一
今天上午看了个视频,是介绍黑龙江的一个临沂村的。说那个村比南街村富裕多了,而且霸气多了。南街村是搞了分田到户之后,又重新组织起来的。可人家那个黑龙江的临沂村,却是根本就没有搞分田到户,一直走集体化道路。
人家的发展是将近七十年一贯制,根本不分什么前三十年,后四十年。人家走的路,才是中国农村应该坚持的道路。
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是石破天惊的大消息。我深感自己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竟然还对这个几十年一贯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早就共同富裕了的模范村一无所知。于是,我便在百度上开始搜索关于黑龙江临沂村的消息了。
原来,那个黑龙江的临沂村,实际名字叫兴十四村。那是山东临沂人的移民村。山东人跑到黑龙江,高高地树立起一杆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大旗。
一群临沂人,一下子辉煌了山东和黑龙江两个省份啊!太牛气了!
二
兴十四村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所辖的一个行政村。这个村的群众,并不是黑龙江的土著百姓,而是来自山东临沂的移民。
1956年,国家组织内地省份的一些群众到东北垦荒。山东临沂地区有100户百姓,428口人,来到这个地方安家落户。在这里,这些来自山东的垦荒人扎下了第十四个木桩,于是这个移民村,就叫做兴十四村。
顾名思义,这些山东人民,来到东北黑龙江,就要在这里扎下根,建设边疆,发展经济,使这里兴盛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位于甘南县的偏僻山沟。当年的情况编成顺口溜就是:“沙土地,破皮黄,漏水跑肥不打粮,村子里头常跑狼。”
就是在这样一个穷地方,这些临沂的老乡,凭着老山东人的吃苦耐劳,带上大煎饼,改土造田。具体说就是把40000多立方的河泥,搬到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从而让耕地的土层厚实起来,肥沃起来;把2000多立方米的石头,从50里外的山湾,挪到农田搞基础建设。
这话说得很概括,让我们很难具体地感知当年这些山东老乡改天换地的艰苦劳动。我估计就是那个地方沙坡地居多。他们需要修梯田。修梯田需要垒石堰来防止水土流失。可是他们那里没有石头,于是就从50里外运回来,垒起了石堰。梯田建成了,但是地里的土质不好,不肥沃。于是他们就去挖河泥,运回去,铺垫到地里,改良土壤。
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们可没有什么农业机械,这么巨大的劳动量,全靠这个村里群众的肩膀来完成。428口人,多少孩子,多少老人,能出力干活的壮劳力有多少,掐着指头都能算出来。那么大的工程,那么大的劳动量,他们是怎么干出来的?想想就艰难。这和大寨人大战狼窝掌真的有一比。
这在当今,谁能想象?这些临沂的老乡,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没有退缩,没有抱怨,硬是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这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们?说他们激情燃烧虚假吗?
只不过推崇小岗村十八勇士的那些人们,绝对不会相信的。但这却是历史的真实!
三
兴十四村在那时发展啥样,我没有找到详细资料,但是我却看到了第一代闯关东的临沂人在这里为国家做贡献的部分数据:1976年,人均售爱国粮20000斤,是黑龙江卖粮最多的村。
注意:出售爱国粮和缴公粮不是一回事。缴公粮是给国家缴纳农业税,出售爱国粮实际就是卖余粮,就是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吃不完,作为商品,卖给国家。人均两万斤啊!这数字,谁敢想象?
其实,这完全有可能。1970年,兴十四村的党支部书记付华廷领着大伙,“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自己动手搞配套组装拖拉机。第二年春天就开着拖拉机轰轰隆隆地开垦荒地了。1971年开垦荒地4000多亩。到了1976年,积存的粮食太多,只能卖掉。
到了1979年,兴十四村在全省率先实行农业机械化了。社员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173元,人均占有粮食5483斤,基本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丰衣足食的程度了。到1982年的时候,兴十四村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了。
1982年,我们这里只有个别机关单位有电视,还是黑白电视。我家是在1987年才买的14寸黑白电视。从这里你就能看出兴十四村领先全国多少年。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改革政策来了,甘南县全面推行大包干,周围的村子都包产到户了。兴十四村人发愁了,如果分田到户,农业机械怎么分?村办工厂怎么分?万亩松林怎么分?分开了有病有灾怎么办?老弱病残怎么办?一时间,大家人心惶惶。村党支部组织群众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兴十四村不能分,一分集体的优势没有了,好多事情办不成了。最后党支部决定,请示上级,坚决不分,继续坚持集体化道路,走共同富裕道路,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人掉队。
据说,为此,村支书付华廷还承受很大压力。不过,付书记硬是凭着“老山东人”的倔强,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仰,找到某个省委领导,才让这个村逆流而上,坚持近七十年一成不变的走集体化道路。
四
有人这样总结兴十四村的发展:一是靠带头人付华廷的运筹谋划,二是靠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三是靠坚持集体化道路不动摇,四是靠不断创新拓宽发展道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十四村就开启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用农业机械化解放劳动力。之后,用兴办乡村工业,消化剩余劳动力。在兴办乡村工业的问题上,他们立足开发本地资源,建乳品厂,建甜蜜素厂,建柠檬酸厂、节粮饲料厂等等,形成了饲料畜牧产业链。
到了1992年,村里把全部产业组合成富华集团,引进浙江万向集团,组建“华冠科技”,并于2002年成功上市,使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集体化道路,共同富裕的追求,是兴十四村几十年不变的坚守。那么,现在兴十四村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呢?我看到官方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基本实现了耕地机械化,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农业节水喷灌,粮食生产不再靠天等雨了;作物良种化种植,能够保证每年播下的都是优良品种了;土地集约化经营,从根本上上摆脱小农经济的局限了;牧业专业化养殖,让马牛羊牲畜的饲养变得科学化了;林业生态化建设,绿水青山优美环境成为现实了。
全村1.68万亩耕地,由18人承包经营;仅有2%的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98%的劳动力成为二三产业工人。这个村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农林牧业高度结合了。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8万多。
村里建了136栋单体花园式村民别墅,和其它形式的居民住宅。还建了村小学、村中学、卫生所、三星级宾馆、村史展览馆和休闲广场。每位村民都享受米面油等22项福利待遇,和吃水、上学等12项免费待遇。2020年开始,实现村民口粮免费供应。村民实行65岁退休制,退休后每年免费供应200斤大米,100斤面粉,每月120元生活补贴。
五
兴十四村和南街村不同的是,南街村官方媒体报道的很少,而兴十四村可是官方媒体大力宣传的。这个村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受国家、省、市、县各级表彰100多次。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还先后受到十七届中央高层领导的接见。
兴十四村获得的荣誉那是一大堆。国务院嘉奖、全国文明村,全国十大特色村,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生态文明村,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遗憾的是,该村在全国的知名度没有南街村高。其中原因是什么,我弄不清楚。
我希望,在今日头条上,在普通老百姓接触相对比较多的传媒平台上,多报道这些坚持走集体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模范村。
有人说,把喜欢走集体化道路的人集中起来,让他们去搞大集体。意思是大集体搞不成。其实,在南街村,在兴十四村,在华西村,在周庄人民公社等走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经济的地方,希望脱离大集体,自己独自去发家致富的好像并不是很多。否则,他们的村集体怎么搞起来的呢?
看起来,只要有好带头人,有坚强的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出于公心,实实在在地发展集体经济,去谋求共同富裕,还真的是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资料搜集的仓促,对兴十四村的介绍,可能挂一漏万,或者有些信息不准确,敬请包涵。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大家都去网上搜索关注兴十四村,更多的了解走集体道路成功的村庄有哪些,坚定大家走集体化道路的信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