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与冷知识(2)

左史淘沙 2024-08-27 16:15:07

1、“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您知道这里的伯仁是谁,他又是如何死的吗?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出自《晋书·周顗(yǐ)传》,原句是“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东晋时期,王导的堂兄王敦起兵反叛,王导因此受到牵连,他感到十分的忧惧,谋反可是要诛九族的!他带着子弟来到宫门处请罪。此时周顗恰巧进宫办事,周顗是他的好朋友,字伯仁他请求周顗在皇帝面前帮自己说情,周顗看都没有看他,径自进入宫内。入宫后,周顗在晋元帝面前替王导辩白,他的请求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当周顗离开的时候,王导还跪在宫门口。他喊着周顗的名字,但是周顗还是没有理他。回到住处,周顗又上书替王导求情。

周顗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告诉王导,王导并不知情。王导认为周顗辜负了朋友之谊。而周顗认为自己做的事情,为公不为私,也没有必要让朋友感念自己的好。误会就这样产生了。

王敦攻入建康后,他询问王导,周顗能否位列三司,王导没有说话,他又问周顗能否担任尚书令或尚书仆射这样的次一级官职,王导还是没有说话。王导的沉默对王敦产生了错误的影响,最后王敦说要杀掉周顗,王导依旧无动于衷。王导的沉默宣判了周顗的死刑。

事后王导在处理中书省遗留事项时,发现了周顗替自己辩白的表章,恳切的言辞,像钢鞭一样,一字一句拷问着他的良心,他拿着表章痛哭不已,“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是他发自肺腑的自责与愧疚!

周顗图片

2、您知道“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中“阳关”指的哪里吗?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个耳熟能详的俗语,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意思是关系决裂,分道扬镳。那您知道阳关指的是哪里吗?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而阳关道即阳关大道,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阳关大道出自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而阳关名称的由来,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阳关因其在玉门关之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面,所以阳关由此而来。

阳关的初次设置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据《史记·西域传》记载,西汉元狩二年(即前121年),青年才俊霍去病在第二次河西之战中重创匈奴。之后,汉朝先后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并分别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完成了“列四郡,据两关”的布局。

它与玉门关一南一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两大咽喉,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

它更因为王维的另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享誉海内外。

它见证了历史,也被历史所见证,很遗憾我还没有机会去过,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去倾听一下历史的回响,聆听一下来自血脉的共鸣!

阳关故址

3、您知道“偷香”偷的什么香吗?

据《晋书》记载,贾充是西晋开国元勋,深得司马氏信任。他有四个女儿,大女儿贾褒嫁给了齐王司马攸;二女儿在史书上没有交代;三女儿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的老婆—贾南风;小女儿则是本故事女主角贾午。

男主角是韩寿,南阳人。他是魏国司徒韩暨曾孙,也算是世家贵族的后代子孙。他容貌英俊,举止优雅“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bì,征召)其为司空掾(yuàn 属员)。

贾充每次宴请宾客幕僚的时候,贾午都会通过屏风的缝隙偷偷观看,怀春少女偏是多情。她被韩寿的丰采所吸引。她问身边丫鬟是否认识?一名女婢告诉她,这人是韩寿,是她以前的主人。

贾午因爱生痴,因痴常常在睡觉的时候梦到韩寿,女婢了解贾午的心思,她帮贾午跟韩寿暗通款曲,韩寿是聪明人,这种机会他是决不会轻易放过的,身手灵敏的他,翻墙私会贾午。贾午的家人都不知情,贾充只是觉察到自己的小女儿比以前异常的开心舒畅。

当时西域进贡了一种奇香,只要附着到身上,数月香味都不散,皇帝认为这种香特别珍贵,所以只赐给了他的两位宠臣贾充和陈蹇。

贾午深爱着韩寿,想要把最好的东西送给他,为此贾午偷出了这种珍贵的香,送给了韩寿。因为这种香的香味特殊,持久,很快此事传到了贾充耳朵里,他意识到了女儿跟韩寿私通的秘密,为了不让丑事败扬,只得将错就错,把贾午嫁给了韩寿。

这就是贾午给韩寿偷香的故事,意思是女子爱悦男子,或比喻男女暗中通情。

韩寿偷香

4、晋惠帝司马衷为何会说“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司马衷被普遍认为是一位“智障”的皇帝,而“智障”的主要表现就是“何不食肉糜”的不当言论,在他的统治下,皇后贾南风谋害杨骏家族,掌握实际大权,从而导致八王之乱,大大缩短了西晋的统治时间。

据《晋书·惠帝纪》中记载,“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翻译过来就是:在天下发生饥荒,百姓饿死的情况下,晋惠帝竟然发出为什么不吃肉糜的疑问。他的无知和蒙蔽都体现在这类事情上。这句话不仅反映出晋惠帝司马衷的愚蠢,还反映了因经验而决定的偏见。

贵为皇帝的司马衷,从小锦衣玉食,饮食肯定丰盛无比,而肉糜可能是司马衷能够想到的最普遍、最低等的食物。所以他凭借经验认为老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可以吃最“低等”的“肉糜”,这是经验对于他认知的一种困囿。而他说“肉糜”,没有说其他的山珍海味,说明司马衷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不仅贫穷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富有也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

古代帝王生活在奢靡之中,‌对百姓的困苦生活普遍缺乏了解和同情,‌提出不切实际、‌荒谬可笑的建议在所难免,‌追根究底,这种荒谬的背后的根源其实是一种认知偏见,而这种认知偏见跟经验有着很大的关系。

晋朝文物

阅读是减少认知偏见的最佳方法,当然我们必须知道偏见是无法消除的只能减少。

5、您知道“温柔乡”的由来吗?

这个故事跟大名鼎鼎的赵飞燕虽然有些联系,但是女主角却不是她,而是她的妹妹赵合德。

赵合德是赵飞燕的妹妹,‌因赵飞燕舞姿动人、‌样貌出众而被微服出行的汉成帝发现并带入皇宫,‌封为婕妤。‌赵飞燕得宠后,‌感觉自己在宫中的地位需要巩固,‌于是向汉成帝推荐了自己的妹妹赵合德。‌

赵飞燕图像

赵合德不仅姿容出色,‌肌肤雪白,‌体态丰满,‌而且性情温柔,‌与赵飞燕的纤瘦柔弱形成鲜明对比。‌汉成帝觉得她全身上下都非常柔软,所以称其为温柔乡。汉成帝对赵合德说:“我宁愿死在你的温柔乡里,‌也不愿像汉武帝那样追求长生不老。‌”很快赵合德也被封为婕妤。‌

这个故事出自汉·伶玄的宫闱秘史《飞燕外传》,在正史上没有记载。

后德懿计,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谓懿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

据《汉书》记载: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青年时喜好经书,宽博谨慎。

在位期间他大封外戚,为王莽篡汉提供了土壤。

执政初期,他还算勤政。

从鸿嘉元年开始,他微服出行;卖官鬻爵;宠幸男宠张放;将赵飞燕带回宫中,夜夜临幸;废许皇后。

上始为微行出。

三年夏四月,赦天下。令吏民得买爵,贾级千钱。

鸿嘉中,上欲遵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放以公主子开敏得幸。

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

冬十一月甲寅,皇后许氏废。

后又把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召入宫中,宠幸。

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汉书》很明确地记载了赵飞燕姐妹被宠幸的经过,但是并没有提及“温柔乡”,可能宫闱之事比较私密,所以汉成帝到底有没有说过“温柔乡”的言论,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温柔乡”已经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这个词不贬不褒,指女色迷人,令人沉醉的境地。也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如有不同意见,评论区一起讨论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