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70后”入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年龄最小42岁

红星深度 2019-08-01 19:20:38

8月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红星新闻梳理发现,在181名初步候选人中,数学物理学部29人、化学部28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地学部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6人、技术科学部39人。其中,年龄最小的42岁。

根据中科院今年1月发布的通知,2019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1名,这意味着在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最终只有不到四成脱颖而出者,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悉,在71名增选总名额中,除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5个特别名额须待特推小组评审推荐后再划归相关学部使用外,其余66个分配如下:数学物理学部11名、化学部11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名、地学部11名、信息技术科学部8名、技术科学部12名。

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16位“70后”入围,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据中国科学院官网公布的数据,目前中科院共有院士777人,平均年龄为73岁,其中80岁以上所占比例最大,达42%;60岁以下院士占比24%;60-80岁之间的占比34%。

红星新闻梳理发现,在此次院士增选的181名初步候选人中,50-60岁占比最高,达132人,大于60岁的3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68岁,为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刘吉平;年龄最小的42岁,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孙斌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院士增选中,有16位“70后”入围,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鲜血液”。

事实上,院士年轻化已成为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趋势。2003年,时年37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成为院士候选人,并最终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他和同龄的中科院材料科学专家卢柯一起,成为当年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2007年,时年37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建伟成当年最年轻的候选人。这也是在院士评选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上世纪70年代生人的院士候选人。

据悉,院士增选偏向“年轻人”已成为一项制度性要求,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以增选年4月30日实足年龄为限);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据悉,上一次院士增选工作时,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加强了对新兴和交叉学科以及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支持,建立新兴和交叉学科特别推荐机制,成立国防和国家安全特别推荐小组,并特别增加名额用于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继续加强对新兴和交叉学科以及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支持,特别增加相关名额,其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6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5名。

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

据了解,中科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院士候选人由院士和学术团体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每位院士最多推荐3名候选人,院士受常委会委托推荐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不占院士个人推荐名额。被推荐人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此外,中科院还明确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凡连续3次均为有效候选人而未能当选者,停止1次候选人资格(获得6位或6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者不受此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增选中科院下发的通知中强调,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严格把好院士的“入口关”,在增选工作中要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同时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增选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编辑 汪垠涛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