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中,刘备的作用其实很关键,但史书中写得很隐晦。
民间三国经常是刘备不突出,这里就不讲了。所以《三国志平话》里,直接就跳过了袁绍、曹操的官渡大决战。
《三国演义》则是,先写曹操破刘备,擒关羽,然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又逃回刘备身边;再写孙策之死;然后写袁绍得知孙策死了,于是起大军七十万,来进攻曹操。
这种写法,给人感觉是几件事是先后发生的。实际上不是这样,这些事同时发生,关羽、刘备、孙策的活动,都可以看作官渡之战的一部分。
也就是官渡之战是一场多线程的复杂战争,《三国演义》把支线踢出去,变成单独的故事。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这么做当然也是合理的,古代小说的受众,不像今天的我们,看惯了蒙太奇手法的影视作品。不同场景高速切换,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根本不是事,古代读小说的人,可能消化不过来。
要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官渡之战,比较便捷的办法,是看《资治通鉴》的“汉纪五十五”,这一卷讲建安四年、五年的事,编年体的写法,哪些事是同时发生的,表现得很清楚,事件和事件的关系,也就显露出来了。
当然,更深入地研究,还是要看《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还有《后汉书》。以写曹操的《武帝纪》为主线,再搜集其余相关人等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如何,各种信息都拼起来。实际上当初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是做的这个工作,不过他虽然做得已经很出色,但还是有遗漏。
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官渡之战的前因后果。
曹操的C选项曹操本是在袁绍的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势力。这一层,《三国志》边边角角的地方,该说的还是都说了。比如《程昱传》里,程昱把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比作韩信和刘邦的关系,那你想,韩信和刘邦是什么关系?
随着曹操势力的发展,袁绍和曹操翻脸乃至最终决战,就是时间问题。
建安四年上半年的某个时间,曹操和刘备没有青梅煮酒,但曹操确实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这意思是,想拉着刘备打袁绍。
不久后,曹操派刘备去徐州讨伐日暮途穷的袁术。
这个行为,后来被证明是曹操纵虎归山了。是曹操没看出刘备是英雄,所以大意了吗?
不是,刘备是英雄,当时已经得到公认了。对于曹操来说,难题就是怎样处理刘备这个英雄。
A选项:直接把刘备杀掉?那就像鸿门宴项羽杀掉刘邦一样,会给人你根本不能容人的印象,是不可以的。
B选项:对刘备严格监控限制使用?那就意味着,刘备所能够动员的力量,曹操也就没有办法利用了。还有,刘备这么强的活动能力,能不能限制得住也是个问题。许县城里本来就危机四伏,董承他们想有所动作,曹操大概多少是知道的,董承联系过刘备,曹操也未必不知道。董承的力量,绝不像《三国演义》写的那么弱,人家是西凉军阀出身,《后汉书》还记录了建安四年对董承的一个任命:由卫将军升任车骑将军。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身边后,把最高军职大将军让给了袁绍,自己想做车骑将军,一直没好意思,所以是“行车骑将军”,就是代理车骑将军,这时候,突然把这个职务的正式任命,给了董承了。所以,尽管史书中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记录,但是可以想象当时董承给曹操制造的压力有多大。那么,如果刘备心怀不满,和董承勾结,会是一个多大的威胁?
C选项:重用刘备,希望以真心换真心。这很冒险,但如果成了,收益最大。
曹操是决定赌一把,选了C。当然曹操也有算计,因为这次他是安排刘备去打袁术,而这时候打袁术,和之前打袁术,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了。
一系列失败之后,袁术向一向是死对头的哥哥袁绍认输了。打算从淮南北上,投奔袁绍,并且袁术还给袁绍写了信,大意是我袁家是该有人做皇帝的,然而不是我,现在我要尊你为皇帝。对弟弟这个表态,袁绍很赞赏,所以派儿子袁谭,在青州接应袁术。
从淮南到青州,要经过徐州。刘备带着兵堵在徐州的下邳,袁术就过不去了。所以这次打袁术,变成了是以袁绍为敌。
刘备本来和袁绍关系不错,但这一仗一打,你就没法再做袁绍的人了,以后就好好跟着我混吧。
所以,曹操也把打好这一仗,看作刘备交给自己的一份投名状。
值得注意一个时间信息:刘备堵在下邳,把袁术憋屈死,是在建安四年六月。然后刘备没有回许县去,到建安五年正月,曹操攻打刘备。这中间有半年的时间差。也就是说,一开始刘备没回去,不等于就是宣布反对曹操了,曹操对刘备不回来,也是认可的。所以,刘备可能给过曹操一些说辞,比如我如果不守在这里,袁绍可能南下,孙策可能北上,徐州就保不住了,曹操也就同意了。
然后在这个时间里,袁绍下了一着棋,让陈琳写了那篇著名的檄文。
这篇檄文,要看《昭明文选》的版本。因为《三国志》裴注和《后汉书》的版本不全,少了几个关键信息。陈琳这篇檄文的抬头,写的是:“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
是左将军,又领豫州刺史的,不是别人,就是刘备。这篇檄文,首先是写给刘备看的,然后才是给各地的地方官看的。
袁绍号召大家跟着自己一起打曹操,一起做非常之人,干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而且一上来就和刘备说,当然也就是对刘备表态,你把我弟憋屈死那事儿,不是事儿,咱们还是自己人。
于是刘备就宣布起兵反对曹操了。而且,刘备真的是非常有号召力,“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刘备一起兵,很多地方就都跟着起兵,说我们支持刘备,以后不跟着曹操了。
所以对曹操来说,自己对刘备,是真心换绝情了。这事是把曹操真伤到了的,后来曹操应该还经常在家里念叨这事,刘备对不起我。很久很久以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方面一边组织军事反击,一边也要在舆论上把蜀汉批倒批臭,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发布的诏书,第一句就是:“刘备背恩。”刘备对不起我爷爷对他的恩情。
曹操打刘备,刘备投袁绍事后复盘,袁绍这着棋下得有点早了。
如果说,先让刘备安安静静在徐州待着,等到官渡之战袁绍猛攻曹操的阶段,袁绍再给刘备消息,你可以跟着我一起打曹操。那时候刘备再从侧翼发动进攻,曹操恐怕真没办法应对了。
现在袁绍自己全面进攻曹操的准备还没有做好,就让刘备起兵,这就给了曹操先解决刘备,再来和自己决战的时间。
建安四年的下半年到建安五年初,也就是刘备重新占着徐州的这半年多,曹操的行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风驰电掣。
建安四年八月,曹操就发起过一次对袁绍的进攻,但是没成功,九月撤回。
十月,南阳的张绣归顺曹操;十一月,庐江太守刘勋归顺曹操。南阳郡在曹操势力的南面,张绣归顺,意味着南面了,而且张绣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多了一支生力军;庐江在曹操势力的东南,刘勋归降,曹操的后方,安全系数有所提升。
有人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哪个地方势力都没听曹操的令,这是不对的。而是不听令的都给人印象深刻,听令的存在感弱,读史书的时候就一不留神滑过去了。
建安四年十二月,曹操的大军已经在官渡集结;建安五年正月,曹操铲除了董承集团,也就是说,曹操又解决了心脏部位的威胁。
这个时候,曹操决定对徐州的刘备动手了。
刘备宣布起兵响应袁绍后,曹操派过手下将领,去攻打刘备。结果证明,刘备收拾一般水平的武将,还是没有问题的。打了胜仗后,刘备还放了句很嚣张的话:“像你们这样的,来一百个,拿我也没办法;曹公自己来,未可知耳。”
刘备敢这么说话,是因为刘备的认知里,曹操绝不可能自己来,袁绍已经大军压境了,你怎么可能抽身到东边来?
不但刘备这么想,曹操手下的众将也是这么想,咱们要集中精力对付袁绍啊。
可是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实际上曹操已经考虑到了前面说的那个问题,如果是和袁绍决战,僵持不下的时候,刘备从东侧发动进攻,曹操是没有力量再应对的,所以应该乘着决战还没开始,解决了刘备再说。
于是曹操东征刘备,这次刘备起兵有多声势浩大,在曹操面前就有多不堪一击。
一向还是比较给刘备留面子的曹魏官方史王沈的《魏书》,这次是把刘备的脸踩地上摩擦了:刘备根本就没想到曹操会来,探马来报,说曹操来了,刘备大惊,但还是不信,亲自带着几十个骑兵去看,看见曹操的大旗,刘备吓得抛下自己的军队,直接投奔袁绍去了。
《三国志》里刘备没这么挫,就是被曹操打败了。但不管怎么说,刘备肯定败得非常快,然后曹操的军队就一路向前推,关羽没来得及跟刘备逃走,向曹操投降。那些响应刘备的地方势力,也被曹操击破。然后曹操回军官渡。《三国志》的时间,写得也不太清楚,大致是曹操正月出兵,可能当月就回到官渡了,扣除掉路上的时间,刘备方面真的是一触即溃。
所以说,刘备向袁绍求救,袁绍因为儿子生病,不愿意发兵那个情节,虽然史书上有记载,但不必太当真。实在是刘备败得太快了。军队大规模调度,是需要时间的,刘备没有为自己赢得这个时间。
刘备这么不经打,声望有没有一落千丈呢?还真没有,刘备逃到袁绍那边,受到隆重接待。“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什么意思,刘备奔袁绍那里去,走一段路,就会遇到一个袁绍的将领:“在此恭候刘豫州多时了。”一路就这待遇,袁绍亲自出邺城两百里,来迎接刘备。《三国演义》一贯喜欢夸张正史里的数字,比如官渡之战袁绍的军队十一万,他要说七十万,赤壁之战时曹操大概十几万人,他要说八十三万,等等。但这里,《三国演义》也觉得太夸张了,所以强行把二百里缩短为二十里。
四个月里发生了什么建安五年正月,曹操闪电战击败了刘备。二月,袁绍的军队开始向曹操发动猛攻,
对袁绍来说,他骑兵有优势,强弩部队也有优势,最大的难题,是过黄河。
(地图引自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四月,袁绍的军队从白马渡黄河,白马是渡口的名字。曹操率军阻截。荀攸给曹操出主意,袁绍兵多,是挡不住的,我军应该假装要从延津口到河北,袭击袁绍的后方,袁绍一定会分兵阻止我们渡河。我军再派遣一支快速部队,突袭白马。
曹操照计而行,于是在白马渡口,有了关羽的神奇一刺,万军之中,关羽一个冲刺,刺死了颜良,然后斩下颜良的首级,全身而退。
曹操带着白马的居民,向西往延津渡口撤退,袁绍大军过河追击。曹操在延津南边的山坡下,丢下大量辎重,吸引袁绍的追兵去抢辎重。然后曹操的骑兵突然反击,又斩杀了文丑。谁杀的文丑,史书上没有提。
也就是说,连续斩杀颜良文丑这事,看《三国演义》是关羽出风头,看史书的表面文章,是曹操出大风头,关羽出小风头。但你仔细琢磨下这段历史记载,会发现另外一个问题。
这时,袁绍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大军过河。曹操的战略目的是什么?阻止袁绍大军过河。这一战的结果是什么?袁绍大军过河。
荀攸给曹操出的主意是,袁绍要从白马到河南,我们就假装想从延津到河北,吸引袁绍的主力,然后我们再突袭袁绍在白马过河的先头部队。做假动作晃晕他,结果袁绍没有上当,主力还是从白马过河了。袁绍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颜良文丑之死,只不过是不那么重要的两个插曲罢了。史书上重点写这件事,本来是想给曹操一块遮羞布,结果后来民间文学变成了送给关羽的两面锦旗,真是阴差阳错。
这之后,关羽就回到了刘备身边,就是从曹操大营到袁绍大营,几步路的事,没有千里走单骑。
接下来,就是曹操的大军和袁绍的大军在官渡对峙。《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当时“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释,到这里就起了疑心,曹操这些年来一路发展,兵力不可能这么少,《三国志》是想“以少见奇”,把曹操的兵力写得越少,就显得曹操的胜利越神奇,越伟大。
这是一种很合理的解释。但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袁绍过河是建安五年四月,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是建安五年八月,中间差着四个月。这四个月里发生了什么?史书上一个字也没有。
所以也存在一种可能:这四个月里,曹操连续战败,损兵折将;而且正因为曹操是袁绍扶植起来的,所以他手下很多军队本来就是袁绍支援给他的,袁绍的檄文里也说了,反正只要大家还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还追随我,既往不咎。所以关羽的那次逃亡,甚至有可能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当时曹操手下有很多人,都跑到袁绍那边去了。
当然这只是猜测,可以肯定的只是:史书这个地方,有四个月的空白,如果这四个月里曹操的表现很英明神武,大概就不会是空白。
总之,这个时候曹操局势非常不利,有点像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的时候,要说区别,就是曹操的局势比刘邦要更糟糕。
刘邦身后,有萧何帮他坐镇关中,项羽没有办法在关中地区给刘邦制造麻烦。
曹操身后,荀彧当然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但是关中地区像个封闭的堡垒,制造麻烦本来就很麻烦。曹操背后是辽阔的大平原。可以进攻曹操的地方,多了。
一个想到对曹操偷家的,是孙策。孙家名声太臭,所以孙策也特别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攻下许县,把汉献帝接到自己身边来,然后就可以宣布我才是大汉忠臣。当时孙策的攻势非常的猛,但是,天助曹操,孙策被刺杀了。
刘备在东边骚扰曹操不能指望孙策了,袁绍又丢出了另外一张牌:刘备。
汉献帝在许县,许县属于颍川郡;袁绍的老家是汝南郡;曹操的老家谯县,属于沛国。颍川、汝南、沛国,都属于豫州。
刘备是豫州牧。
虽然刘备领豫州的时候,就缩在小沛一个地方,但刘备一向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充分利用手里的一点人事权,几年下来,举荐了不少人才,树立了很好的名声。可以把刘备丢到豫州去,发挥他的影响力了。
刘备到了豫州之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呢?“自许以南,吏民不安”(《曹仁传》)。“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赵俨传》),只有一个阳安郡没有受影响,别的都或明或暗地支持袁绍了。
顺带说一下,这次行动,还解决了张飞的婚事问题。刘备的军队打到曹操老家了,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渊,有个侄女,才十三四岁,外出砍柴的时候,被张飞抓到了,然后张飞就娶作妻子。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嫁给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就是刘禅的张皇后。
但是,袁绍也并不真正信任刘备,所以他派刘备去豫州,把一支自己的军队,给刘备指挥,却把刘备嫡系部队给扣下来了。这个弱点,就被曹操的大将曹仁看出来了,曹仁说:“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刘备刚指挥袁绍的兵,用不顺手,我可以把他击败。于是曹仁带着一支骑兵部队,迅速打败了刘备。
但问题是,刘备逃跑的技能是天下无双的,刘备又跑回到袁绍那里去了,两件事:第一,把我的兵给我,我再去汝南帮你接着打;第二,我去帮你联络刘表,一起打曹操。
于是,刘备拿到了自己的兵。还有,刘备在袁绍那里的时候,晚上是和赵云睡在一起的,刘备让赵云给自己悄悄招募部队,于是赵云又额外帮刘备招募了几百人。
虽然《三国志》说,这时刘备已经打算投奔刘表了,但是刘备对袁绍还算仗义,袁绍正面战场失败之前,刘备一直没有停止在曹操后方搞破坏。这时曹操的局势已经非常不利了,他没有办法再分精锐部队让曹仁去打刘备了,只好派了一个叫蔡杨的去,蔡杨不是刘备对手,被刘备杀了。
刘备这样在曹操的后方不停策反郡县,不停扫荡,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曹操缺粮了。
很多历史书都说,曹操采用了屯田制度,收益有多么多么高。曹操人还少,袁绍兵多,袁绍补给线还更长。怎么反而是曹操这边的粮食先吃完了?这不是不合理吗?
一来,屯田制度其实收益远远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高;二来,就是官渡之战的过程里,曹操的后方始终有个刘备在捣蛋,各种物资集中起来运到前线,实在太难了。
所以,如果把官渡之战比作一场球赛的话,那真是90分钟的比赛,有80分钟袁绍在压着曹操打,几次击中门框,就差临门一脚。
许攸投奔,钟繇送马曹操的反击,就是断袁绍的粮道,烧袁绍的粮食,我没饭吃,我要让你也没饭吃。
一直到冬季十月份,曹操等来了转机。
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就是众所周知的袁绍那边,许攸来投奔了,告诉曹操,乌巢那里,有袁绍的军粮。
不过和《三国演义》不一样的地方是,乌巢不是一个固定的囤粮地点,而只是一个距离袁绍大军军营四十里的临时宿营地。显然,第二天这些粮食就会被运进大营,出击乌巢的时机稍纵即逝。
当时很多信息都不明朗,这有没有可能是诱敌之计?很大可能。但是再耗下去曹操基本上输定了,曹操决定赌上一把。
第二个有利因素来自西边的关中地区。
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是钟会的父亲,大书法家钟繇。钟繇在《三国演义》中偶尔露一小脸,还被毛宗岗嘲笑为“只会写字,那里会厮杀?我有笔如刀,不若别人怀宝剑。”实际上,颍川名士钟繇的笔,价值当然远远胜过刀剑。钟繇帮助曹操和马腾、韩遂这些人搞好关系,所以曹操和袁绍决战的时候,西线才是安全的。而在官渡之战相持最艰苦的时刻,钟繇还为曹操送来了两千匹战马,这让曹操骑兵突击的能力,取得了飞跃式的提升。
于是,曹操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五千人,深夜出击。
在乌巢看守军粮的淳于琼,倒也没有像小说中那样喝得烂醉,他手下看守军粮的军队人数是曹军的两倍,所以他先试图与曹操对攻,发现根本不是对手,想转而防守,可已经守不住了。袁绍得到情报后,立刻派骑兵救援乌巢。这时候,曹操赌徒玩命的气质彻底爆发:说不管后面的骑兵,进攻进攻再进攻。
显然,曹操赌的是只要在袁绍的骑兵杀到之前的一刹那点燃粮车,袁军就会自行崩溃。如果抢不到这一刹那,即使回身击败这些骑兵,也终究是满盘皆输而已。
终于,乌巢的火光冲天而起。
袁营的高览、张郃被派去攻击曹军大营,得知乌巢的消息,就转而选择向曹操投降。袁绍的军队崩溃,袁绍带着儿子抛弃大军,逃回了黄河北岸。
官渡大决战,以曹操最后关头的绝杀,实现了逆转。
《三国志》为了强调官渡之战对曹操的意义,引述了一个神秘的预言。汉桓帝的时候,有个精通天文的人物根据星象预言:五十年后将会有“真人”出现。官渡之战距离那时刚好是五十年。从此,曹操“天下莫敌矣”。
以上,是官渡之战的过程梳理,最后的问题是,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是像荀彧、郭嘉滔滔不绝分析的那样,曹操在智慧、仁德、勇武等等方面胜过了袁绍吗?
曹操的制胜密码:敢赌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击败了袁绍。这次胜利是决定性的,当然,此后彻底平定袁绍的地盘,还需要很长时间。袁绍在不久后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上演了为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的经典戏码。袁绍手下的重臣也分为两派。即使有这么多有利因素,曹操扫平河北仍然断断续续拖了六七年的时间,等曹操远征乌桓回来,归途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时候,已经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了。
我们不再详细介绍这些后续事件,讨论一个经典问题:为什么曹操能够成功,袁绍会失败。
首先要说明的是,并不存在什么曹操必胜,袁绍必败。
我们看体育比赛就知道,一场比赛,胜负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两支实力相近的球队可以比赛多次,所以我们很容易意识到一次胜负有偶然性。战争由于对失败的一方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所以每一次战争都是不可重复的,因此往往容易让人幻觉胜负有必然。实际上,一场几十万人的大战,又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变量比体育比赛不知道多多少,偶然性当然是很大的。
史书当中,曹操阵营和袁绍阵营的谋士,都有很多曹操必胜、袁绍必败的论证。这些论证有的是宣传需要,有的是发泄情绪,有的甚至可能根本是事后追加的,总体上来说,说服力都不见得很强。
当然我们可以大体说,袁绍和曹操的指挥风格是不一样的:袁绍比较求稳,曹操比较敢赌。
当然这也不能说哪个策略更正确,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优势一方比较求稳,劣势一方比较敢赌。哪怕是高考呢,我们知道,各种高考题型,作文的分数,偶然性是比较大的。于是如果孩子各科成绩都很好,写作文时就倾向于写一篇四平八稳的,这样至少会有个中上水平;如果其他成绩不怎么样,作文就可能求险求怪,这样也许会不及格,也许碰到个看顺眼了的老师,就给你来个满分。
赌就有输有赢,比如曹操让刘备去徐州,就是赌刘备能支持自己,结果曹操赌输了。但曹操总体上还是个赌运特别好的人,比如官渡之战最吃紧的时候,孙策要攻许县,抢走汉献帝,郭嘉断言,孙策一定会遇刺而死。这个说法有很多阴谋论的设想,但我更倾向于认为:当时曹操已经没有实力分兵去抵御孙策了,只能先撂这么一句话出来给将士们打气。结果孙策真的遇刺身亡,这就是运气。
求稳和敢赌还带来一个差异:袁绍喜欢运筹帷幄之中,曹操总是身先士卒。这对基层将校的作战状态影响是很大的。
比如最后火烧乌巢的时候,曹操如果不是亲自带兵,而是派一个武将去,最后攻了两下没攻下来,背后袁绍的援兵也杀到了,也许就撤兵。回来之后曹操也很难说人家不对,我在本职范围内,我已经尽力了。但曹操是亲自带兵,可以当即拍板,敌人到屁股后面了再跟我说这事。终于把乌巢袁绍的军粮点着了,然后袁绍方面从上到下心态都崩了。当然身先士卒的风险就是,也许身先士卒的时候人家一箭就把你射死了。像长平之战的时候,赵括突围的时候不是第一轮冲锋就被秦军射死了么?那崩了的,就是曹操一方了。
所以就是,曹操敢赌,赌运又特别好,这种成功,不可复制。
袁绍喜欢下大棋,曹操重视小集团当然,曹操作为起点明显低于袁绍、实力一直弱于袁绍的一方,能够赢得上赌桌和袁绍博输赢的赌本,这个绝不可能是靠运气。但是,曹操真正的优势,并不在荀彧、郭嘉冠冕堂皇的宣传语言里,或者说,他们的有些话,需要换一个角度理解,才知道关联到的事实是什么。
曹操和袁绍相比的第一个优势是:袁绍喜欢下大棋,曹操重视小集团。
袁绍布局很大,行动力不足,效率不高,郭嘉批评袁绍的话:“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好为虚势,不知兵要”,说的其实是这个问题。
官渡之战前,袁绍宣布要讨伐曹操的时候,把当时的势力图画出来,真是会觉得曹操危机四伏。
曹操身边,除了董承是肘腋之患,袁绍还收买了一批刺客。
曹操东边,刘备宣布支持袁绍,然后一大批人群起响应。
曹操的东南方,汝南郡有很多袁家的门生故吏和黄巾余党,都随时会响应袁绍。再远一点,还有孙策。
曹操的南方,首先是南阳的张绣,和曹操有杀子之仇,再往南是刘表,和袁绍是老朋友。
曹操的西边,是已经占据了关中军,他们虽然看起来和曹操关系还行,但也不是一条心。
这时袁绍很容易觉得,你哪儿哪儿都是威胁,我再从北方以泰山压顶之势正面强攻,你曹操如何抵挡?
所以袁绍选这个时间点,发动对曹操的进攻,是没有问题的。相反一直拖下去,等曹操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对袁绍反而不利。
那问题来了,袁绍的谋士沮授、田丰,不是都坚决反对袁绍对曹操开战吗?《三国演义》是这么写的,史书上也有啊。
我们可以不看他们说了什么,换个角度观察他们。袁绍手下,最主要分两派:一个是冀州的当地势力,所谓河北名士;一个是袁绍到河北之前,多年来培养的势力。
当时,支持袁绍对曹操开战的,大半都是袁绍的老班底,像郭图、荀谌、淳于琼是颍川人,逢纪、许攸是南阳人……消灭了曹操,不是一般的成功立业,而且是衣锦还乡,汉献帝在许县,许县就是属于颍川郡的。你想想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家乡,那感觉多爽。
而沮授和田丰,都是河北本地人,对曹操开战,我们就要出人、出钱,体验并不那么好,打胜了固然很好,不打仗也没什么不好啊。而只要你认定了对曹操开战不好,都是文化人,还愁讲不出一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道理吗?
因为袁绍最终失败了,所以他们反对袁绍开战的言论,就被追认为高瞻远瞩了。但前面说了,袁绍失败是有偶然性的,如果袁绍胜利了,他们就鼠目寸光了。值得强调的倒是,这种派系斗争,事实上极大地降低了袁绍的获胜概率。比如官渡之战决胜的阶段,审配迫害许攸,许攸叛逃到曹操阵营,给曹操带去了军粮在乌巢的关键情报。
下大棋,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看起来是必胜万全之策,实际上是各种势力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小算盘,然后产生各种不可控因素和无休止的内耗。更强大的一方,失败于喜欢下大棋,这种事例古今中外实在太多了。
曹操这边,固然危机四伏,其实核心势力反而比较单纯。主要军事力量就掌握在曹家、夏侯家的人手里,荀彧帮曹操拉起来的文官系统,核心则就是颍川人。曹操早期发展,看起来是采用了一个非常目光短浅的策略,就是把重要的军事、经济资源,都集中在一个很小范围里,由极少数人掌控。稍微边缘一点的人和地方,都非常衰弱。但这样的好处是,你就是叛变了我,你也威胁不到我。
我们都知道那个著名的细节:曹操打败袁绍之后,从袁绍军营里搜出很多书信,发现自己这边很多人都给袁绍写过信。曹操说,那时候我都无法自保,何况这些人呢。就把信都烧了。
这个细节在《三国志·武帝纪》的醒目位置,《三国演义》也照着写了,但《三国演义》没有注意史料中另外一个细节:当时袁绍势力很大,曹操这边很多人都向袁绍表示归顺,阳安郡的太守李通也想给袁绍写信,一个叫赵俨的,劝阻了李通。后来曹操检查袁绍那边的信件,发现没有李通的信,于是说,这一定是赵俨劝他不要写的。
这说明什么?一是,信,曹操是看过才烧的,烧是表示不计较,已经看过了是表示我心里有数,这个行为是恩威并举,还是很有震慑力的;二是发现没有谁的信,竟然能引起特别注意,说明写信的人实在太多了,但是边缘的叛变已经普遍到这个地步了,对曹操都没有构成致命伤,也说明核心之外的力量,已经被曹操削弱到什么地步了。
袁绍比较宽厚,曹操极力榨取曹操与袁绍相比的第二个优势是,袁绍比较宽厚,曹操对世家大族和民众的榨取,要凶狠和有效得多。
史书当中,曹操的屠城记录极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记录下来的,远远少于没有记录的。因为《魏书》里记述程昱的光辉事迹的时候提到,曹操出征讨伐马超的时候,留守邺城的曹丕平定了一次叛乱,讨论该如何处置投降者的时候,众人都认为按老规矩办,也就是全部杀掉。但程昱说,现在天下大致安定了,太残酷的法令,可以废止了,后来就没有杀这些人。
据此推论,曹军这次没有屠城,才是值得一写的;在此之前,曹军今天屠城了,是走流程的事,往往不必留痕了。只有屠杀规模特别大,才会被记录。
我们知道,古代人头就是税基,屠杀这么凶狠,人口损失这么大,能够纳粮服徭役的人就少了。当然,压在活下来的人身上的赋税徭役,也就特别沉重了。
这里,就要说一下著名的曹操的屯田制度。四十多年前,高敏先生的一篇论文《关于曹魏屯田制的几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把关键问题都讲清楚了:所谓“屯田”,在汉朝是有传统的,并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创意,曹操之外,当时如公孙瓒这种人,也采用了屯田制。屯田制度的特点,是对农民的人身束缚特别严厉,剥削特别沉重。所以《三国志》里经常写到,一听说曹操要屯田,农民就大量逃亡,农民一逃亡,主管官吏就加强惩罚和管控,于是农民的生活就更惨了。
所以短期看,屯田制的好处是政府获益非常高;长期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然会因为负担太沉重而受到打击,对政府也不利。但是,屯田制这种严格的人身控制,至少可以做到我把生产力拢在自己手里,我固然发展得不好,但我做到了让你更加发展不起来。官渡之战的前哨战,关羽刺颜良的白马之战,曹操要把白马的人口都接走,不让他们落到袁绍手里,就是这个原因。
有一种叫《献帝春秋》的书说,袁绍死后,冀州人都非常思念袁绍,哭得好像失去亲人了一样。这个很可能是夸张的。不过《三国志》记载,曹操拿下袁绍的冀州后,检查户籍,发现还可以征发三十万人。而袁绍父子和曹操作战时,却没有能够利用这三十万人。这说明袁家人剥削百姓的能力,确实比曹操差远了。郭嘉比较曹操和袁绍的优劣的时候,说曹操“治胜”,曹操比袁绍更会治理,其实就是曹操比袁绍更会敲骨吸髓地汲取民众的血汗;又说曹操“仁胜”,曹操比袁绍仁义,因为“恩之所加,皆过其望”,就是曹操汲取到手的财富,用于奖赏自己的小集团成员,确实特别大气。
所以从人心常态上来讲,冀州百姓在袁绍的统治下,未必觉得袁绍好,但轮到曹操统治了,他们回忆起袁绍来,忍不住要流眼泪,那真是可能的。因此郭嘉说的是对的,《献帝春秋》说的也是事实,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理解问题了。
不管怎么说,河北士民尽管相比曹操更喜欢袁绍,但他们作为代价,最终为曹操所做的贡献,却远远大于为袁绍所做的贡献。
这就是乱世的战争逻辑,和和平时期的发展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国演义》的天真之处最后说下《三国演义》。号称丑化曹操的《三国演义》,写曹操和袁绍的战争,完全无意表现曹操对民众的残暴。《三国演义》的作者群,是有点天真的儒家理想主义的小知识分子,他们不大能面对真实历史的残酷,更愿意相信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教训。既然曹操是那段历史的胜利者,所以他们就觉得,曹操虽然对于皇帝来说是奸臣,对百姓还是好的,所以《三国演义》尤其是嘉靖本,甚至虚构了一些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曹操爱民的情节。
可以比较一段正史记载和《三国演义》的描述:
初讨谭时,民亡椎冰,令不得降。顷之,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民垂泣而去;后竟捕得。(《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三国演义》三十三回)
《三国演义》基本是把正史记载改写成了较为浅近的文言,唯独遗漏了“后竟捕得”四个字。
曹操对百姓说“你们小心躲藏,不要被我的军吏抓住”的时候,难道不知道他们根本是逃不掉的吗?他就是要说两句宽仁的话,但还是让下面干事的人继续动手,可谓虚伪到极点。《三国演义》省略掉了关键的四个字,却仿佛给人一种百姓逃出魔爪的错觉。
把一段黑暗的历史封印起来,让读者觉得并不是毫无正义可言,所谓文学的造梦功能,这大概就是一种表现。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