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知名皇帝之一,这四人每个都被称为千古一帝,但也都多多少少做过一些错事,留下过恶名。
其中赵匡胤最大的恶名就是通过背刺旧主上位,这才得以建国。正常来说,新朝皇帝一般都会对前朝皇室展开清洗,以绝后患,但是赵匡胤不一样,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对待前朝子嗣的?
赵氏与柴氏的恩怨情仇赵匡胤出身一官宦家庭,祖上基本都在唐朝做过官,虽然算不上多显贵的大官,但也远比一般家庭要强的多。
据《宋史·太祖本纪》记录:“赵匡胤相貌雄伟,仪表堂堂,气度非凡,豁达开朗。”赵匡胤自幼就不是一般人,看到他的人都会说上一句,这人将来肯定有出息。
长大成年后,赵匡胤选择了外出打拼,这段时间可谓吃尽了苦头,尝遍了人间冷暖,体验了世态炎凉,后来他选择了从军,做了郭威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
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凭借出众的能力,过人的头脑,赵匡胤很快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被当时的军中首脑郭威所赏识,一路提拔,逐渐也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
后来这个郭威反了,他的部下不知道从哪给弄了个黄袍,给郭威披上了,就这样郭威反汉建周,自立为主了,赵匡胤也因为参与了此事,被郭威赏赐了一番。
这件事在赵匡胤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后来也发动了“陈桥兵变”,被部下以黄袍加了身。因此郭威此举可谓是影响了赵匡胤的一生,同时也让自己建立的后周,被赵匡胤以同样的方式夺了过去。
因为郭威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就由他的义子柴荣继位。虽说换了皇帝,但赵匡胤又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了柴荣的赏识,这个新主对赵匡胤也颇为看重,将他招到了自己的身边,掌管着皇城的一部兵马。
在此期间,赵匡胤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深得柴荣信任。随后率领禁军跟着柴荣一路南征北战,尤其是在高平一战中,大发神威,打得敌军落荒而逃,赵匡胤因此也一战成名。
以至于后来柴荣担心手握大权的张永贵造反,于是就找个借口把张永贵撤换掉,取而代之的就是赵匡胤。
自此赵匡胤就成了后周位于权势最顶端的几个人之一,在此期间赵匡胤拉帮结派,和其他禁军将领结成了异姓兄弟,后来也是这群人扶持他上的位。
除此外,他还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在禁军各处,可以说禁军完全在赵匡胤的掌控下。柴氏殊不知此举乃是送走了狼,又迎来了虎。
后来柴氏因病去世,临终前把自己的幼子托付给了赵匡胤,成为托孤大臣的赵匡胤权势更甚了,于此同时,后周国内各地方节度使听闻柴荣去世的消息后纷纷割据,敌国也虎视眈眈。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想到了自己之前跟随郭威时的场景,于是又一出“黄袍加身”的事情重现了。赵匡胤先是派人假传敌军来袭的消息。奉旨前去平叛的途中直接发动了兵变,宣布自立为帝,随后带兵返回皇位,逼迫柴氏幼主退位,自此建立了大宋。
那么他成为皇帝后,对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是怎么处置的呢?
对其子嗣的处置自古新王朝对前朝的皇室都是赶尽杀绝的,但是由于赵匡胤和柴氏的关系,赵匡胤并没有下死手。
据史料记载,柴荣一生有七个儿子,三大四小,其中三个大的在郭威宣布反叛、柴氏作为义子跟随的时候,就被后汉的统治者下令处死了。也就是说在赵匡胤夺取柴氏江山的时候就只剩下四个年纪尚小的了。
首先就是幼帝柴宗训,赵匡胤发动兵变,逼迫其退位的时候他只有七岁。对这种国仇家恨的意识还不是很深切,赵匡胤自然也就没有痛下杀手,毕竟他也算看着柴宗训长大的,多少有点感情,同时对于夺了属于他的皇位,也有点于心不忍。
最终也只是将其封为王爵,封地在一个稍微偏远,但也不算太差的地方,准许其闲云野鹤过着富家翁的生活。但是柴宗训没那个好命,没过几年,就因病去世了,至于是真的因病,还是说另有隐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其他儿子的下落正史没有过多记载,但是野史中,却对这几个孩子有过描述。
据说柴荣的第五子柴熙让,就在赵匡胤发动兵变,带兵入都城前,被人乔装打扮送出了京城,而赵匡胤知道后,也派人找寻过其的踪迹,但是都一无所有,就这样柴熙让下落不明。
第六子柴熙瑾和柴熙诲,当时还只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赵匡胤于心不忍,于是就问大臣们怎么处理,众人显然都不想参与这个事,毕竟谁也不想在历史上留下嗜主的恶名。
但是开国功臣潘美和卢琰看出了赵匡胤的心思,于是就主动申请将其代为收养。因为就是由他们看着教导,才不会让其产生别的想法,一定会对大宋忠心耿耿。
赵匡胤对此大喜,此举正好他的心意,他也不想留下篡位又嗜主的骂名,于是对潘、卢大肆封赏一番,准许其带回家收养。
老六柴熙谨被潘仁带回了家,收为义子,改为潘姓,自己平稳度过一生。老七柴熙诲被卢琰收为义子,改为卢姓,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可谓是人生赢家。
就这样柴荣的儿子,死的死,逃的逃,改姓的改姓,这也就导致柴氏爵位无人继承,赵匡胤于心不忍,最终决定从旁系过继一人来继承柴氏爵位。
后来还曾给赵氏子孙留下一个祖训,那就是柴氏不管日后做什么都不能治罪,哪怕是造反,你也不能下令处死,只能将其囚禁或者流放,还不能牵连其他族人。这也算是赵匡胤对柴氏的补偿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赵匡胤之所以没有斩草除根,永诀后患,反而令下祖训保柴氏,个人觉得是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是注重名声。此时的赵匡胤已经是一国之君了,这时候什么权势、金钱、美人等对他来说,都算不得什么,他现在唯一注重的就是名声。他有野心,不然就不会造反自立,因此他想做千古一帝,做秦皇、汉武、唐宗那样的千古一帝,想和他们这些人齐名。
而要想千古留名,除了有巨大贡献外,还要注重自己的名声,因此他不想再背负嗜主的骂名,为此才会如此对待柴氏子孙.
其二是顾及旧情。他之所以能从一个大头兵做到大宋皇帝,除了自己的能力外,最重要的离不开两个人的信任和提拔,那就是郭威和柴荣,如果没有他们的提拔,那赵匡胤连个大将军都当不上,更别提举兵造反,称帝建国了。
尤其是柴荣对其极为信任,不仅把最重要的禁军交给他,同时还把七岁的幼主托付给他,这已经是极重的恩情了,何况小皇帝柴宗训还是他看着长大的,多少有些感情,如此看来,他对柴氏子孙好一些也情有可原。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当时年纪尚小,没有什么羽翼和拥护者,自己大局已定,他们翻不起什么浪花。当时最大的只有七岁,小的还在婴幼儿,而且小皇帝上位的时候没什么人支持,自己起兵独立的时候也没什么人反对。
这就说了他们对赵氏的江山没有威胁,既然没有威胁何不成全他们,给自己也留个好名声,二者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尽管赵匡胤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上位,固然他不是一个好臣子,但是一定是一位好皇帝,因为即使当初赵匡胤不起兵自立,以当时后周的国力也不足以抵抗别国。
正所谓不破不立,正是因为赵匡胤的果决,才平定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最终完成统一,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大宋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不愧千古一帝之名!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1]刘俊昌.北宋的建立——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J].初中生辅导,2008,(Z2):73-75.
中国知网 [1]朱丽,贺笃照.赵匡胤成长历程考略[J].人生与伴侣,2024,(02):61-63.
中国知网 [1]李裕民.周世宗皇子失踪之谜——赵匡胤政治权谋揭秘[J].浙江学刊,2013,(04):27-32.DOI:10.16235/j.cnki.33-1005/c.2013.04.010.
《宋史》
百度百科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每天辛苦写稿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因此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几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您的理解就是最大的动力!作者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