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1999年的事儿瞒不住了。”
1999年,一个叫陈虞文的小朋友把自己积攒的零用钱140余元,捐给解放军总装备部,专门用于造航母,没想到20多年后,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一下子被大众所熟知。
图|总装备部将陈虞文的捐款退回并送上一张新年贺卡更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后来事情发展,还真的找到了这个叫陈虞文的小朋友。
时隔多年以后,陈虞文还在网上公开回应了这件事,并谈到自己当年的心路历程。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年幼的陈虞文看到了国人的愤怒,回到家后天真的问:
“是不是我们造出航母了,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从那时开始,陈虞文便有了捐款建航母的想法,家里的父母也都很支持他的决定,为此他们一家特地跑了四趟邮局,将140元钱分四次寄给了解放军总装备部。
“后来我才知道,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在我不知道的地方,许多人正在为了人民军队向着成为世界一流强军的目标奋力奔跑着。”
其实捐款的不仅仅只有陈虞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后,海军参事室。报社便陆续收到了少年儿童从各地寄来的捐款。
据海军政治部编研室原主任吴殿卿说:
“当时参事室、海军报社收到若干少年儿童的捐款,支持我们海军买航母。还有孩子把存钱罐里的钱都寄来了,非常感动。”
图|萧劲光之所以海军会收到这些捐款,是因为在1987年,原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在《海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明确提到了一个观点:
“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航母。”
几乎与此同时,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也向中央汇报了发展航母的必要性。
因一条电视新闻,萧劲光发了火1980年,萧劲光卸任海军司令员。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担任海军司令员最长的人,萧劲光经历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尽管中国的海军力量一日千里的发展着,但老将军的心里始终还是牵挂着。
离开工作岗位五年后,萧劲光给老首长邓小平写了封信,在分析了世界海军和我国海军的整体情况后,萧劲光直接建议:
“为了应对未来发展,应该建造航母。”
不过,信递上去以后,邓小平考虑再三,最终回复了一句:
“目前还不到时机。”
图|1959年10月,萧劲光在中南海和毛泽东一起对萧劲光的建议,邓小平是非常赞同的,但在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将全部的经历都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尽管经过了几年已经小有建树,但各方面经费仍然不是很充裕,不过在回信中,邓小平也明确表示:
“待经济腾飞之日,便是航母建造之时。”
萧劲光也始终为此期待着。
从1985年开始,萧劲光在写完回忆录后,因身体不适被送医,结果被确诊为癌症,病情缠绵了几年,身体一直不是很好。
1987年3月上旬,萧劲光住院治疗期间,偶然从报刊、新闻上听说了一个消息:
“总参一位领导与外宾谈到中国海军建设时说,中国海军的战略是近海防御,中国不需要、也不准备搞航空母舰。”
萧劲光一听,一下子就着了急,据他的秘书傅启东回忆:
“那天,我陪首长看电视新闻。听了那条消息后,他轻轻地重复了一句:‘中国不需要搞航母?’说着看了我一眼,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语地说:‘这个问题要研究,不知刘司令怎么考虑?我的印象中,他是主张搞航母的。’”
萧劲光口中的刘司令员,其实就是刘华清。
刘华清是1982年8月接替叶飞出任海军司令员的,更重要的是,在五十年代,刘华清是萧劲光亲自点名调到海军来工作的,期间曾两进两出海军,他上任之初,邓小平就明确告诉他:
“海军问题有不少,要整顿。”
刘华清当时显然也注意到了电视新闻里的情况,立即马不停蹄的赶往萧劲光那里。
“1979年叶飞来海军,先任政委后改任司令员。当时,我还在三0一住院,交班是在总医院的病房里进行的,装备建设没谈多少……”
萧劲光聊得却很远,使得刘华清也不由自主回想起了那个难忘的年代。
新中国的海军建设,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
俗话说“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尽管百年海军的提法是源于大航海时代,木质船所用的材料需经过百年成长,但后来通常都用来形容海军建设消耗巨大。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始于晚清时期,因为历经战乱,始终未能成型,而新中国建立以后,又赶上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时空军的作用很明显要比海军更大,所以只好优先陆军、空军建设,海军建设只能从牙缝中挤出为数不多的经费来建造。
这一切,许多曾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海军建设者印象很深刻。
图|1957年8月4日萧劲光陪同周恩来总理海上阅兵大家不是不明白海军建设的重要性,只是手中确实缺乏各方面的资源。
萧劲光与刘华清聊时,曾提到了中国的近海防御战略,实际上也是建立在海军装备基础上提出的。
“毛主席讲的积极防御,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永远不称霸。需要清楚的是,近海防御,仗怎么打?中外战争史上,在战略退却中组织进攻,在战略进攻中组织退却,是常有的事。近海防御战略,实际上是以近海作战为主,绝非不要中远海作战。事实上,单纯的近海作战是防御不了近海的。”
作为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对萧劲光所说的话十分赞同:
“我们这样一个濒海大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面临的海上威胁与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仅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不成。积极防御,当然包括战略退却中的进攻,没有航母,不能远距离作战,仗打起来只能望洋兴叹。”
“没有航空母舰是不行的”航母是航空母舰的简称,是一种大型的水面舰艇。
其实发展到了今天,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知道航母在未来海军建设中的重要性。
海军在起源之初,主要的发展方向一开始不在航母上,而是在战列舰上。
在飞机尚未诞生的时代,战列舰就是海上的霸主,这种坚船利炮在海面上横冲直撞,能够快速的反应作战,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风帆战列舰被铁甲战列舰所取代,使得战列舰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不过随着飞机的出现,海上作战实现了时代跨越,因为有了更灵活的飞机出现以后,海上庞大的战列舰就相当于是活靶子。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就开始探索,如何能使飞机在船上起降。
这样一来,航空母舰便应运而生。
有意思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签署了《华盛顿海军条约》,严格控制了战列舰的建造,却没有对航母做出规定,那时的人们局限于眼界,认为重炮巨舰仍然是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而航母只是舰队的辅助力量。
一直到在二战中,航母在海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后,各国才意识到,航母是能够改变传统海战的利器。
航母出现之前,海上作战取决于双方舰艇数量,吨位以及重炮,双方面对面交火,有了航母以后,双方不需要照面,只需要派出飞机轰炸对面的舰艇、港口。
1941年12月7日,日军出动6艘航母,354架飞机,袭击美国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结果就是,除了航母以外,美军太平洋舰队损失了全部的舰艇,而日军只损失了29架飞机。
这种新的海战形式,一直影响到了今天。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航母,特别是有了核动力以后,航母的续航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在远离本土的环境下作战,虽然战争结束以后,世界各国都削减了航母的数量,但性能和攻击力却都大幅度提升了。
航母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身为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自然深知航母的重要性。
图|刘华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刘华清从国防科委调回海军,接到了有关部门的通知:
“提出有关建造航空母舰的初步意见。”
之前在舰艇研究院(国防部第七研究院)从事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研究时,刘华清就关注过航母的问题,在得到中央命令后,刘华清欣喜若狂,立即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刘华清主持形成了《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初稿。
在递交给中央时,刘华清还特别附函说明:
“我获悉中央首长关于建造航空母舰的指示后,受到极大的鼓舞。建造航空母舰是一项非常重大、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这是建立强大海军的重要战略措施。我根据领导小组办公会议决定,召集七院、六院有关人员进行了两次讨论,七院又组成专门小组进行了探讨,现提出初步意见。”
不过很遗憾,建造航母的意愿虽然很浓,却忽略了客观现实,当然这也与当时的国情有很明显的关系,总而言之,方案虽然制定出,却明显的偏离了实际,使得这一项目还未开工,便宣布落马。
就这样兜兜转转,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
尽管屡受打击,刘华清却从来没有放弃建造航母的想法。
1980年5月,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陪同军委副秘书长耿飚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美。
期间刘华清率团参观了美国的“小鹰号”航母、“突击者号”航母。
也就有了我们看到的那张辛酸的照片。
不少配图文字说明都称,美国人当年虽然允许让中国人参观航母,但却只许看不许摸,因此刘华清将军只能踮着脚去看。
可实际上,中美当时关系不错,刘华清将军参观航母时,从里到外基本上都看了个遍,摸了个遍,还坐在舰载直升机的驾驶室上,其实真要保守什么秘密,美国人大可以不同意去参观,就算是看一下、摸一下,也带不走什么机密。
这次出访大涨了刘华清将军的见识,也促使他推动中国的航母建造。
1982年8月,刘华清接替萧劲光出任海军司令员,从上任那天开始,就不断的推动航母建造提上议事日程。
1987年1月,刘华清在海军装备技术会议上,着重讲了航母研制的问题:
“再过30年、50年、半个世纪以后,海上常规战争怎么打?武器装备发展到那时是个什么状况?这就涉及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势问题……10年不搞10年之后再搞,也还有困难。因此,要早论证。不能等到一切都具备了,那样就太晚了,没有主动权。要及早立项、论证,早点把相关问题研究透。”
从这些发言不难看出,刘华清将军对于航母建造有一个细致的过程,即就算不马上建造,也要提前展开预研工作。
几个月后,总参的一位领导在会见外宾时,坦言中国海军的战略是近海防御,中国不需要,也不准备搞航空母舰。不仅引起了萧劲光的注意,还引起了刘华清的注意。
“是这位领导个人的意见还是总部乃至军委首长的意见?是即席发言还是经过研究的决策?如即席这样明确表态是欠妥的;如系既定意见.则值得认真研究。”
刘华清身为海军司令员,决定就此情况向中央军委做个汇报,为表慎重,刘华清在事前还特意找了萧劲光,询问他的看法。
萧劲光看了新闻以后,心情无疑很是沉重,他也有太多的话想说,作为一个当了三十年的海军司令员,他深知航母的重要性,在这件事上,他与刘华清是不谋而合。
刘华清谈了自己对航母预研工作的准备,萧劲光连连点头:
“是这个意思。你这些想法,可以向军委、总部首长作个汇报。”
回去以后,刘华清便将这一想法向中央做了汇报,与此同时,他还请求萧劲光把这些观点写成一篇文章发表,作为对建军60周年的纪念。
图|1965年9月26日,萧劲光接见在海南岛上空击落入侵美军F-104C型战斗机的功臣高翔、黄凤生等1987年8月,萧劲光的这篇文章在《海军杂志》上公开发表。
萧劲光、刘华清的坚持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引起少年儿童捐款给海军报社造航母的热潮。
刘华清:我对祖国航母建设尽了一些责任不过很遗憾,萧劲光、刘华清将军没能看到我国航母下水。
1989年3月,萧劲光大将患肝癌,肿瘤已经严重压迫了脾脏。3月20日,医院就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即便是到了生命最后时刻,萧劲光仍然注意收听新闻,并让秘书给他读报读文件。几天后,秘书告诉萧劲光:
“中央同意海军意见,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日期。”
饱受病痛折磨的萧劲光笑了笑:
“海军40年,风风雨雨,不易,该好好庆祝。你们给我准备一篇稿子,我有话说。”
很遗憾,萧劲光将军没能撑到那一天。
图|萧劲光将军与家人合影1989年3月29日,萧劲光病逝。4月1日,在海军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宣读了萧劲光的遗稿《致纪念人民海军诞生40周年大会的贺词》,无数海军官兵听闻,顿时忍不住落泪。
萧劲光最大的遗愿是,没能看到海军的强大,他在临终前对家人说:
“1949年底,毛主席当面向我交代,要我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我在海军任上30年,毛主席去世十几年了,海军还谈不上强大。我在海军任上有一个任务是解放台湾,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这一任务撤销。以后,我的骨灰就撒在东海,随着时间推移,我会看到海军越来越强大,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对推动航母工程的推动,刘华清将军也付出了很大心血。不过将军心里也很清楚,他大概率是没办法在任期间,亲眼看到祖国的航母下水了。
从1988年初,刘华清调离海军,出任军委副秘书长,几年后又出任了军委副主席,期间仍然为推动航母的建造做了大量的工作。
退出领导岗位以后,刘华清将军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今天,我已经退出工作岗位。欣慰的是,对于我国的航空母舰发展,我尽了一些谋划的责任。”
2005年2月3日,时任海军司令员张定发、政委胡彦林将军到刘华清将军家中拜访,并向老首长报告:
“刘副主席啊,您的愿望就要实现啦!中央已经正式决定要研制航空母舰了。”
刘华清听闻喜讯,高兴的连说了三声:
“好!好!好!”
图|刘华清将军如今,我们的海军日益强大,离不开老一辈儿人的努力,如果萧劲光、刘华清将军泉下有知,也必然会感到无限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