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沙漠公路上,隔四公里建一口水井,每个井房都住着一对夫妻

阿智通鉴 2024-10-10 20:30:39

新疆,塔里木沙漠深处,一条宽阔的公路横在此处。

更吸引人注意的是,每走四公里,你就能看到一所红顶蓝墙的水井房。

而在这些水井房中,住着的都是一对夫妻。

为什么他们要在茫茫大漠中守着水井?这些夫妻身上又有什么故事?

塔里木沙漠概况

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个不可被忽略的存在。

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占据了塔里木盆地的中心位置,被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脉环抱。

这片浩瀚的沙漠南北展开达400公里,东西蜿蜒更是有1000公里。

它的身躯覆盖了3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大地上铺展开来。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数千年来,这里见证了无数文明的兴衰。

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这片沙漠,曾经繁华的楼兰古国也曾在此繁衍生息。

然而,随着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曾经辉煌的文明都被黄沙掩埋,只留下零星的遗迹供后人追忆。

炎热的夏季,地表温度可高达70℃,烈日当头,寸草不生。即便是适应力极强的梭梭树,在这里也难以存活。

昼夜温差更是巨大,可达40℃以上。

更为严峻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旱程度。这里年均降水量几乎都不到100毫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蒸发量高达2500至3400毫米。干旱的气候导致这里的植被稀疏,大部分地区都是裸露的沙丘。

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其独特的地貌特征闻名于世。这里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约85%的面积被流动沙丘覆盖。

这些沙丘有的甚至高达200至300米。站在沙丘顶端眺望,黄沙起伏如海浪翻滚,一望无际,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体验。

然而,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命依然顽强地存在。一些动物和植物通过长期进化,适应了这里的极端气候。

例如,一些动物为了躲避酷暑,会进入"夏眠"状态。在沙漠边缘和绿洲地带,也有一些耐旱植物顽强生长。

人类活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从未停止。考古学家在这片神秘土地上揭开了历史的面纱,发掘出一座座文明宝藏。

精美绝伦的壁画、色彩斑斓的织锦、庄严肃穆的佛像,这些珍贵文物如同时光的使者,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曾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璀璨舞台。

今天,科研人员和探险者仍在不断探索这片神秘的沙漠,揭示它的秘密。

塔里木沙漠公路的修建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全长56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穿越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的建设始于1993年。当时,为了开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决定修建这条横贯沙漠南北的公路。

然而,在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中修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防止流沙掩埋公路。为此,建设者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他们采取了多重防沙措施,在公路两侧部署了芦苇沙障和草方格固沙网。

这些设施形成了一道有效的屏障,显著降低了沙粒的移动速度,有力地保护了公路免受沙漠侵蚀。

同时,还在公路两旁种植了耐旱耐碱的沙生植物,如梭梭、红柳等,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战,1995年10月4日,塔里木沙漠公路终于全线贯通并正式通车。

这条公路的建成,不仅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还大大缩短了新疆南北之间的交通距离,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为了更好的发展,2003年,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开始启动了。

为了保护公路,工程团队在道路两侧建立了一道绿色屏障。他们精心规划并种植了宽达70多米的防护林带,覆盖总面积高达4.8万亩。

在这片广阔的绿色区域内,他们选择性地栽种了2000多万株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这些植物都具有强大的抗旱和耐碱能力。

为了确保这些植物能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存活,建设者们沿着公路每隔4公里就设置了一座水井房,总共109座。

这些水井房承担着为防护林供水的重要任务,每座水井房都配备了抽水设备和滴灌系统。

工作人员通过抽取地下水,然后通过滴灌管道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这样既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又确保了植物的存活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里木沙漠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已经形成了一道绵延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廊。

一些野生动物开始在防护林中安家,为这片荒凉的沙漠带来了生机。

如今,塔里木沙漠公路已成为新疆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条绿色长廊,见证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的勇气和智慧,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水井房夫妻:大漠深处的守绿人

在这片绿色长廊中,每隔四公里就矗立着一座红顶蓝墙的水井房,水井房不仅是灌溉系统的核心,也是守护这片绿色长廊的"前哨站"。

每座水井房都有一对夫妻值守,他们被称为"沙漠守井人"。

他们是这片沙漠中最特殊的居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绿洲。

有这样一对夫妻。十六年前,他们从遥远的内地来到这里,成为了108号水井房的主人。

刚到这里时,四周除了黄沙还是黄沙,连一棵像样的树都看不到。如今,他们守护的防护林已经郁郁葱葱,树冠高过了房顶。

每天起床后,他们要巡视四公里范围内的20万棵树木,检查滴灌系统是否正常运转,有无管道破损漏水。

中午时分,烈日当头,他们顶着40多度的高温继续工作,为树木施肥除草。傍晚时分,夫妻俩还要再巡视一遍,确保一切正常。

在这片寂寞的沙漠中,夫妻俩面临着诸多挑战。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与外界的隔绝。去最近的县城,单程就要三个小时。

平日里,他们只能通过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与远方的亲人联系。女儿正在上高中,儿子在城里工作,一家人难得团聚。

每逢节假日,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孩子们视频通话,看看他们的近况。

生活条件的艰苦也是一大考验。早年间,水井房里没有通电,晚上只能点蜡烛。

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都要节省着用,一周才500公斤的定量让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风刺骨,但他们却无法享受空调和暖气的舒适。

最令人畏惧的是不期而至的沙尘暴。狂风呼啸,黄沙漫天,能见度不足一米。

有时候夫妻俩外出巡查时遇到沙尘暴,只能躲在树下或防护林里,等待风暴过去。这样的日子,一年能遇到十几次。

尽管如此,王他们却从未想过放弃。十六年来,夫妻俩见证了沙漠的巨大变化。当初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长到了五六米高。

防护林里不仅有了鸟儿栖息,还时常能看到野兔和狐狸的踪影。以前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一滴雨,现在每年能下好几场雨了。这里的生态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

2022年,塔里木沙漠公路又迎来了一次重要升级。为了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公路沿线安装了大量太阳能光伏板。

这些光伏板不仅为水井房提供电力,还为灌溉系统供能,使得整条公路实现了"零碳"运营。

塔里木沙漠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时间推移,水井房的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如今已经通了电,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夫妻俩有了电视机、冰箱,甚至还装上了空调。

虽然信号还是时有时无,但总算能和外界有了更多联系。

尽管生活艰苦,工作单调,但水井房的夫妻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维护这条生命线的重要性。每一天的坚持,都是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片绿洲中,王大勇和李小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这些树,更是守护着这条重要的交通命脉。

虽然工作平凡,但很有意义。看着绿树成荫,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

如今,塔里木沙漠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已经绵延436公里,宽达70多米。这条绿色长廊不仅保护了公路,也改善了沙漠的生态环境。

而这一切,离不开守绿人。他们用汗水浇灌绿洲,用坚守诠释责任,在荒凉的大漠中书写着动人的故事。

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夫妻,他们默默无闻,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他们是沙漠中的守护者,是绿洲的缔造者,更是这片土地上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故事,是中国生态建设的缩影,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

在这片曾经被认为不可能有生命的土地上,他们用坚持和努力创造了奇迹,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力量。

这些水井房夫妻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晓和铭记。他们是平凡中的伟大,是寂寞中的坚守,更是荒漠中的希望。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绿色传奇。

参考资料

潮声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08个“夫妻水井房”——探访生命禁区的守绿者——浙江日报,2023年6月17日发布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