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治理四川国富民殷远民众生活幸福,为何诸葛亮还批评他暗弱?

兰台说历史 2024-09-30 03:08:38

刘璋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介绍东汉末年最爱民如子,把管辖地区治理的最好的割据势力——益州刘璋。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把目光放在争夺天下的曹操、刘备以及孙权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再不然就是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这些智略无双的谋士身上。

然而,如果我们以“治理地区,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为评价标准,就会发现,东汉末年,真正爱民如子,又把地区治理的“民殷国富”的政治人物是刘璋。

刘璋对益州(今天四川)的治理,可以说是东汉末年最强的,益州也成为东汉末年老百姓生活最富裕的地区。

然而,这样的刘璋居然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01、

刘璋是东汉益州牧、阳城侯刘焉的儿子。

刘焉和刘备一样,都是汉帝国的宗室,但都属于远支;因为他们的祖先都是西汉时期封王的。

不过,刘焉和刘备不同,他的宗室身份早在汉桓帝时期就被正式确认了;刘焉本人还因为宗室身份被直接授予了中郎一职。

到了汉灵帝时期,刘焉干脆成为了协助皇帝管理宗室事务的宗正。(类似于宗人府总管)。

刘焉看到了汉灵帝倒行逆施,知道天下即将大乱,于是向汉灵帝讨要了益州牧这一职务。汉灵帝因为信任刘焉,于是批准了刘焉的请求,并且封刘焉为阳城侯。

也就是说刘焉的益州牧以及阳城侯的爵位都是汉灵帝给的,不是他自己封的。

刘璋本是刘焉的次子,只是因为刘焉的长子刘范因为死于战乱,才被刘焉立为继承人。

刘焉

刘璋的益州牧以及益州刺史都是汉献帝给封的:

兴平元年,癕疽发背而卒。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率衆击刘表。

简言之,刘璋的益州牧是东汉朝廷认可的。

他才是毫无争议的益州最高军政长官。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刘备抢夺益州,在道义上没有任何的正义性可言。

而益州在刘璋治理之下又如何呢?

诸葛亮、庞统与法正都表示刘璋治下的益州“民殷国富”。

民殷国富,指的是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隆中对

民殷国富这个成语就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是诸葛亮评价刘璋治理下的益州。

之后,庞统劝刘备夺取益州时,也再次肯定了刘璋治理下的益州是富强的:

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再然后就是法正劝刘备,同样提到刘璋治下的益州是“殷富”:

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不管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那么多政治人物里,只有刘璋接连获得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人的肯定。

有人说了,史料里不是还说刘璋控制不住东州军,益州人不满东州人对他们的欺凌吗?

刘璋不是很能控制得住东州(从关中进入益州避难的士大夫和平民)人,这不假;但是很显然,这和刘璋治下的益州整体情况相比,只能说是疥癞之患。

不影响刘璋治下益州整体的富裕程度。

刘备

因为《三国志·先主传》里明确提到了,哪怕刘备和刘璋在益州打了三年仗,益州的整体情况依然是“殷盛丰乐”:

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笁、简雍为賔友。

“殷盛丰乐”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岁丰熟,民安乐。亦谓富饶安乐。

出自《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汉·郑玄笺:“喻周邦之民独丰乐者,被其君德教。”

换言之,陈寿在《先主传》里用“殷盛丰乐”来形容已经打了三年仗的益州,这也变相说明刘璋治下益州的富庶。

蜀汉出土的文物

02、

可能有人会说,刘璋治下的益州富庶,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也不能说是刘璋的本事啊。

大家要不要看看刘备治理益州8年后,诸葛亮是怎么评价益州的?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同时期的廖立也是这么评价刘备治理下的益州的:

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可见,并不是“栓一条狗”也能把益州治理的“民殷国富、殷盛丰乐”的。

另外,史料里也有许多细节凸显刘璋的“爱民如子”。

比如在刘璋与刘备作战时,就有大臣提议刘璋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消息传到刘备那里,刘备很担心刘璋会实行这个战术;结果法正表示,刘璋不会用的,放心;结果正如法正所料,刘璋不愿意烧老百姓的房子,把老百姓都赶走,没有采纳该建议: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悬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黜度,不用其计。

而当刘璋被刘备包围在成都城内,有一个督邮朱叔贤想要打开城门放刘备入城,结果事情不机密,被刘璋发现,朱叔贤被处死,朱叔贤的妻子张昭仪被刘璋配给守城的将士为妻,结果这位张昭仪不愿意,自杀了:

昭仪,繁张氏女,广汉朱叔贤妻也。贤为郡督邮。建安十九年,刘主围刘璋于成都,贤坐谋外降诛。璋以昭仪配兵将,见逼,昭仪自杀。三军莫不哀叹。——《华阳国志》

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这件事怎么能说刘璋的仁慈呢?

这是因为按照《汉律》,谋反以及投降敌国的行为,是要杀全族的。

古代囚犯

比如夷陵之战时, 在江北领军的黄权无奈之下投降曹魏,按照《汉律》,黄权留在益州的家人是要被全部处死的,但是刘备却认为黄权投降不怪黄权,没有杀黄权的家人: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看刘璋将张昭仪配给守城的将士为妻的行为,这明显就是不想杀朱叔贤的家人,只是把朱叔贤的家人发给守城将士为妻为奴。

要知道此时刘备大军正围困成都,刘璋面对公然要打开城门投降的朱叔贤,都没有杀他全族,这不是爱民如子是什么呢?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会认为刘璋暗弱呢?

诸葛亮塑像

03、

这其实就是涉及到诸葛亮、庞统这些谋士的价值观了。

在诸葛亮这些人看来,刘璋虽然把益州治理的殷盛丰乐,但是刘璋没有夺取天下的野心,没有一颗“折腾”的心,那么他对老百姓再好、在爱民如子,也是废物。

所以,在诸葛亮这些谋士看来,刘璋就是暗弱。

这完全是评价体系不同造成的。

在诸葛亮看来,对治下老百姓好,在乱世是没有意义的;就是要拼命的扩张,去吞并其他割据势力,最后统一天下,这才是有意义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刘璋就真的暗弱。

事实上,在我看来,刘璋才是东汉末年最值得表扬的政治人物,他是为数不多以老百姓的福祉为念的政治人物。

别看刘备和诸葛亮雄才大略、智计百出,单论治理益州,刘备和诸葛亮都不配给刘璋提鞋。

这是真的。

大家去看史料,自从刘备以及诸葛亮治理益州开始,史料里再也没有说过益州“殷盛丰乐”、“民殷国富”了。

成都武侯祠

哪怕是表扬诸葛亮治理益州的史料里,都没有再说过诸葛亮治下益州老百姓生活富裕: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表扬诸葛亮治理之下,益州仓库的粮食都是足额的、益州武器库里的装备都是精心保养的,益州囤积的物资是充裕的。办公是朴实无华的,民间连一个醉汉也没有。

这里面可完全没有提到益州民间的情况,至于“路无醉人”只能说明诸葛亮法度严格,不能说明诸葛亮治下民众生活是富裕的。

总而言之,诸葛亮评价刘璋暗弱,是完全错误的。刘璋才是东汉末年最仁慈爱民的政治人物。

END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