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没有“发动机”,郑和是怎么横穿印度洋,跑到非洲?别被骗了

哄动这史记 2024-03-08 12:02:35

公元十五世纪,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朱元璋之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地将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让自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颇有威名的“永乐大帝”。

迁都北京后,他立即着手寻找朱允炆下落,于是便大造船只,派遣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功绩的郑和担任正使太监,于公元1405年初夏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开启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远洋计划。

郑和下西洋时,西方工业革命尚未开始,中国更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阶段,因此,郑和的船队必然没有发动机的装备,那么,面对波涛汹涌,变幻无穷的茫茫大海,郑和船队依靠什么为动力,竟能能够横穿印度洋,甚至到达非洲了呢?

赋予重任,扬帆出海

郑和生活的大明永乐年间,当时的中国依然保持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对一切外来事物极为排斥,朱元璋甚至颁布严令:一片木板都不许出海。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禁令持续三十年,暗中海上贸易却屡有发生。为此,到了朱棣当政后,他便索性解禁,打造一支超级强大的“无敌舰队”,向海外彰显大明国威。同时,也顺道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下落,毕竟,自靖难后,这个问题便始终让他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至于为何选择郑和作为正使太监,是因为除了他在靖难有功外,还在于他的家族早已有出访海外的经历。郑和原本姓马,他的祖父与父亲皆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曾多次前往圣地麦加进行朝圣。

郑和虽未跟随,但对两位长辈的海外经历,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于远洋旅行的相关经验烂熟于心。此外,自从他跟随朱棣后,就受和尚姚广孝的感化,从一名伊斯兰教徒转变为对佛教的虔诚推崇,遂养成了谦和大度,善良仁义的性格。

郑和虽被净身,但与大多数太监有所不同的是,他身处魁梧,孔武有力,而且处事机警,随机应变,深得朱棣赏识。朱棣曾经问过身边很多大臣,派郑和出使西洋各国到底合不合适?得到的答案都是清一色的统一:合适!

于是,在1405年微风不燥的初夏,郑和率领六十二艘大型宝船,以及其他类型船只共计两百余艘,在江苏太仓浏河镇,扬帆出发!

七下西洋,功绩赫赫

郑和所统率的战船皆为木制结构,其中六十二艘宝船的长度达到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船上可容纳一千余人,按照今天1丈等于3.33米计算,这些船有146米长,60米宽。要知道,目前我国十万吨的航母也只有三百米,而在六百年前的明代,这样的庞然大物无疑是海上“巨无霸”!

然而,这样的奇迹被财力强大的大明王朝仅用十四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工期之短,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郑和首次率领舰队出海,便到达了位于今天东南亚地带的苏门答腊、锡兰、古里诸国,沿途威风凛凛,阵容强大,东南亚诸国从未见过如此威武慑人的气势,纷纷顶礼膜拜,俯首称臣。

由于郑和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教徒,所以对于那些卑微弱小的异国番邦,他并没有恃强凌弱,反而表现出谦和大度的一面,他将从大明带来的大量珠宝、珍奇、小麦种子等全都赠与各国,也从诸国手中获得一些东南亚地带所独有的特产。

当然,身处异域他乡,随时也有灾祸发生。在经过爪哇时,恰逢爪哇内战,船队上的人在采购物资时,被一派误认为是另一派的援军,因此,遭到了袭击,一场战役下来,郑和舰队一百七十余人壮烈牺牲。

事后,郑和并没有依仗强大的武力进行疯狂报复,而是极其冷静地通过谈判磋商,让事态得到了和平解决。

在行至三佛齐旧港时,郑和受到了华侨施进卿的热情接待,并从他的口中得知,海盗陈祖义在此地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多次抢劫侨民财物,嚣张至极!

郑和闻悉后,当即派人劝谕,不曾想,陈祖义却乘着诈降之机,对郑和舰队悍然动手。对此郑和早有防范,马上集中兵力,剿灭悍匪。一场战役下来,匪贼五千余人被杀,十艘贼船被烧毁,匪首陈祖义被郑和活捉。

1407年10月,经历整整十六个月的首次航海以郑和顺利回国,并献俘陈祖义而宣告结束,不久,陈祖义被斩杀,郑和因剿贼有功而受到封赏!

郑和回国不久后,便马不停蹄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航海,此次他率领船队到达锡兰,抱着一腔对佛祖的赤诚,郑和在锡兰山佛寺立碑铸文,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三种文字分别表达了他对三大宗教的敬意。

此后十多年间,郑和又先后五次率领船队出访西洋,其中第三次因锡兰国王“负固不恭,谋害舟师”,郑和遂率领两千官兵,趁夜突袭锡兰王宫,活捉国王其家属,灭其国。

在第四次航行中,郑和舰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到达东非大陆。在返程途中,郑和舰队再次经过苏门答腊,正逢当地地方武装犯上作乱,郑和当即联合苏门答腊政府,活捉匪首,并于北京献俘。

事后,苏门答腊为了感谢大明相助,特意遣使前往北京进贡“麒麟”祥瑞,朱棣龙颜大悦。其实,所谓的“麒麟”,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长颈鹿。

此后的五、六次航行,郑和都是遵照朱棣的旨意,担任“司机”的角色,护送来华访问的诸国使臣来回往返。

随后,随着朱棣的薨逝,郑和的航海事业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被认为是劳民伤财的暴政,因此,规模空前的“下西洋”运动戛然而止。

直到1430年,明仁宗朱高炽因朝贡的日益减少,才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然而,这次远航,郑和再也没有回到他深深眷恋着的祖国。

在最后一次航行中,郑和足足率领了两万七千五百人的庞大队伍,自南京下关启航,顺风而下,但当到达位于印度西海岸的古里时,已是花甲之年的郑和却在途中溘然长逝。

虽然,有许多人认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铺张浪费,耗尽国库,但他却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与造船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当时那个时代,这是独一无二的伟大壮举!

那么,在当时那个没有“发动机”的年代,郑和船队到底凭借何种“神力”,克服海上风浪与各种各样潜在的风险,先后七次扬帆远航,并让船队抵达东非大陆的呢?

罗盘定向,借风远航

众所周知,早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便造巨大龙舟,顺着大运河一路南下,游历江南各地。而到了宋元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

明朝永乐年间,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更是依据宋元渐进成熟的造船经验,对船舶进行了大范围的提升与改进,乃至能形成霸气威武的郑和船队。

而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航海途中,依据指南针改进的罗盘则成为了把握航海方向的“神器”。除此之外,明朝时期流行的“过洋牵星术”,也成为了郑和船队把握航向的重要依据,简单地说,就是依靠观察星星的位置,来辨别方位,掌握航向。

那么,郑和船队的动力到底来自哪儿呢?自古就有古诗言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没错!郑和船队正是凭借风力,来作为船队的核心动力的。

每当航行时,郑和船队总会选择顺风而下,凭借海上季风与洋流自身运动的规律,依靠风帆使船“自动行驶”。此外,船上千余名“工作人员”也会同时用桨划动航船,向前行驶!

如此顺风又顺水,七下西洋的壮举就在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郑和的勇敢坚毅下,奇迹般地实现了!让我国十五世纪的历史画上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

郑和死后,仅隔六十九年,葡萄牙也缔造出了“无敌舰队”,舰队长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征服锡兰王国,并开启了印度的殖民时代。

假若明王朝能继续保持郑和的成果,东西方两国的商贸、文化交流,势必会在海上展开,其影响也必将深远重大。

尽管郑和船队并没有完成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命,但他依然是那个时代下最璀璨的明星,其所创造的伟大壮举,也将被永载史册,被人传唱!

参考资料:

《明史》

《中国科普博览网:郑和七下西洋》

1 阅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