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问题还是教育问题?

新川杂谈 2024-11-19 12:46:27
今年的就业市场有多冷清?

就拿比亚迪举例吧,今年的招聘会直接少了一半。

从前,比亚迪的校招现场像演唱会,摊开几千个岗位,招人简直像捞鱼。而今年,他们的招聘名额只有去年的一半。

和比亚迪同样收手的,还有互联网大厂、新能源企业和房地产公司。岗位少了,大学生却越来越多,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222万,比去年多出43万。这意味着明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我常听到身边人抱怨:“为啥大学生这么难找工作?学历这么高,咋就不好使了呢?”说白了,这是市场供需错配,加上教育和实际需求的脱节,让大学生们卡在了一个奇怪的位置:本科生被嫌弃学历不够高,硕士博士又被嫌弃太贵,结果这帮年轻人干脆扎堆去考公考编或抢国企。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超六成大学生简历都投向了央国企,但,央国企的岗位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却连20%都不到。你说这能不卷吗?

大学生为什么卷?归根到底是人多岗少。

2000年时,我国大学生才95万人。而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222万,是当时的13倍。还没完,这只是开始。四年前的高考报名人数是1071万,今年是1342万,明年预计超过1400万。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大学生数量会继续增加,而就业竞争只会更激烈。

而市场上能提供的岗位有那么多吗?显然没有。尤其是过去十年的经济模式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始终疲软,真正能吸纳劳动力的行业却在减少。

曾经互联网、教育、房地产是校招三巨头,撑起了大半的就业市场。现在呢?互联网遭遇反垄断,教育行业被双减,房地产更是连翻车声都听不到了。连比亚迪这样的新巨头,也因为不需要人海战术,校招人数锐减。

不仅如此,现有的稳就业政策实际效果有限。比如国家要求校招不得限定985、211背景,这固然是好政策,可企业完全可以变通,比如通过笔试题目设置门槛、简历筛选更严苛,政策监管很难真正到位。于是,大学生发现自己的简历依然无人问津,而那些勉强拿到offer的,也发现薪资和岗位的含金量远不如预期。最扎心的,是非双一流高校的硕博毕业生,根据智联招聘数据,他们的offer获得率仅为33%,比普通本科毕业生还低近11%。学历越高,失望越大,这种学历倒挂现象无疑是对寒窗十年的一记重击。

市场的错配,离不开教育的助攻。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但现实呢?教育产业化的本质,让很多家长误以为学历高=命运好。

于是,拼命让孩子考研、读博,期待学历能成为改变命运的万能钥匙。然而,随着高学历人群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企业的需求却没有同步增长,反而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更扎心的是,高校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也让问题雪上加霜。很多专业课程内容早已过时,比如有人学的编程语言在企业根本用不上,学术型的硕士毕业生,更是缺乏实战经验,面试时经常一问三不知。结果呢?企业嫌弃毕业生光会做题不会干活,学生却觉得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完全被浪费了。

而,更剧残酷的是我国发展的实在太快,有句话说的好,我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100年的路,这话固然好,但在另一方面,也表示了我国的变化实在太快,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所吃香的专业,在4年后未必吃香。

就拿大家都知道芯片和新能源来说,谁敢保证4年后,这两个专业还会是香饽饽专业呢?

那么,这真的是无解的吗?

其实未必。历史早就给过我们答案。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也深受影响,出口下滑、制造业过剩,数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怎么办?

当时国家靠了一波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包括推动国企改制、鼓励市场化就业,并在A股市场掀起了一波融资热潮,帮助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这一波操作虽然不完美,但的确在危机中找到了出路。

眼下的情况和那时有些相似,但复杂程度却更高。外部环境日益恶化,全球供应链重组;内部经济转型困难,内需依然拉不动。

面对这样的局面,国家的确已经开始行动,比如加强技能型教育、鼓励创新创业等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但短期内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么,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

说实话,作为个体,我们没办法改变市场,也没法重新设计教育。但可以做的,是尽量避免被潮流裹挟。在这个学历越来越贬值的时代,与其盲目跟风考研,不如更多地关注实际技能的积累;与其扎堆投递国企,不如试着去挖掘那些潜力行业,比如新兴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

更重要的是,苟住。大环境不好不是谁的错,但唯有活下来,才有机会迎来更好的转机。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冬天的漫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放弃了等待春天的勇气。”所以,苟住,才是胜利;熬住,才能翻盘。

全文完,都看到这里了,不如点个赞再走吧,感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1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