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一次性交还501具乌军遗体?战损比到底多少?俄乌官方数据悬殊不小

小正知识局 2024-11-20 18:33:00

俄乌双方的战损比到底有多大?

10月18日,俄乌双方在战火纷飞中迎来了自冲突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阵亡军人遗体交还,俄罗斯向乌克兰归还了501具乌军遗体。

这再次让这场战争的战损比引起了热议。

实际上,关于战损,俄乌双方一直是各执一词。

阿夫杰耶夫卡之战的激烈对抗

就拿这次遗体交还的来说,阿夫杰耶夫卡市的战况算得上是双方交锋较为激烈的一战了。

阿夫杰耶夫卡,这座乌克兰东部的小城,原本在国际媒体上少有提及,然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这里成为了双方反复争夺的重要战场。

阿夫杰耶夫卡是顿涅茨克州的重要军事据点,也是乌克兰军队用来牵制俄罗斯军力的一张“王牌”。

作为连接顿涅茨克和其它乌东重镇的咽喉地带,谁掌控了阿夫杰耶夫卡,谁就等于扼住了对方的“要害”。

在2023年初,俄罗斯军队向阿夫杰耶夫卡发起了猛烈进攻,为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双方几乎倾尽全力,战斗惨烈异常。

乌克兰军队试图在这里形成一道防线,阻挡俄军继续向西推进,而俄军则计划利用阿夫杰耶夫卡的地理优势,彻底控制乌东地区。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拉锯,阿夫杰耶夫卡一度易手,最后在今年2月被俄军占领。

可以说,阿夫杰耶夫卡之战的伤亡情况堪称惊人,乌克兰这次收回的501具遗体,多数便是在这里作战牺牲的。

但光是一次遗体交还,其实很难推测出双方具体的战损比。

因此,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在人员伤亡上的官方数据一直模糊不清,甚至悬殊很大。

俄乌阵亡遗体交换比的悬殊

乌克兰方面曾多次公布俄军的损失情况,而俄罗斯则对乌克兰军队的伤亡有所记录,然而双方各执一词,缺乏一个客观的统计。

以乌克兰为例,根据其国防部2023年初的通报,自冲突爆发以来,俄军累计损失人员约18万人,同时摧毁了大量俄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

而俄罗斯方面也不甘示弱,声称乌克兰军队在冲突中损失惨重,据俄国防部2023年中期的统计,乌克兰军队伤亡总数约20万人,还包括大量装备的损失。

双方数据的差距之大,让外界难以确定真实的战损比,而每当有新的战报传出,双方的数据又会随之变化,让人分不清孰真孰假。

这种“战损比之争”不仅限于战报数据,也体现在军事高层的发言上。

乌克兰国防部长曾在一次记者会上称,乌军虽伤亡不小,但俄军在人员与装备损失上更为惨重,乌克兰在战场上仍有优势。

与此同时,俄方则强调乌克兰战斗力已大幅下降,尤其是阿夫杰耶夫卡这样的重点战场,乌克兰军队的伤亡比俄军更高。

战损比瞒报的可能性,以及原因

在战场上,双方不仅在作战中互有隐瞒,对实际战损数据的公开更是谨慎得多。

外界观察到,俄乌双方均有可能在战损统计上有所隐瞒,这并不难理解。

战争中,双方都希望展示己方的胜利成果,借此提升军心士气。

对于具体的战损数据,无论是俄军还是乌军,都会有所保留,以免给敌方提供战场态势的真实信息。

《纽约时报》在2023年8月曾报道,乌克兰方面在巴赫穆特的多次攻防战中承受了相当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然而乌克兰官方仅公布了部分伤亡数字。

报道指出,乌军出于士气和舆论压力考虑,往往会低调处理高伤亡率的数据,这也引发了部分士兵家属对战损数据透明度的质疑。

另一方面,《塔斯社》在2023年10月的报道中提到,俄罗斯在阿夫杰耶夫卡的激烈交战中,曾有一批战斗单位出现了超过40%的人员伤亡,但俄方并未将该数据公布于众。

此外,BBC指出,在赫尔松的战斗中,俄军的实际伤亡比公开数据高出约20%。

而乌方则声称“胜利付出的代价较小”,实际统计上并未包含部分伤员。

这些实例表明,战时信息的传播受到严格控制,双方在发布战损数据时,往往会选择性地展示己方的胜利成果或优势数据,而对高伤亡的数据避而不谈。

在战时,战损比的公布也是双方战略上的较量,所以难以窥见真容也在情理之中。

结语

尽管目前冲突还在继续,战损比例之争仍在发酵,遗体交还的行动让人们看到战争之下的残酷与无奈,也让人们更加渴望和平的到来。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双方能够以和平谈判的方式结束这一冲突,使战场上的生命不再成为冰冷的数字,让未来的遗体交还成为历史,而不再是当前的现实。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