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元旦,电影《地道战》上映,迅速走红,成为当时的现象级电影,也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难忘回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抗日地道战,不止发生在电影中的冀中平原,在豫东大地同样也是地道战的主战场,而在豫鲁交界处的李官村就有一条鲜有人知的地道。
李馆地道大门
李馆地道,在抗战年代,以河南商丘民权县李馆东村为中心,连接豫鲁10余个村庄。在当时村民的锅台下、牛槽边、旷野里,到处都有地道口,长达25公里,可容纳1.4万人,是一条让日寇头疼的地道,被誉为“地下长城”。
政府为李馆地道立的碑
据《李馆地道战文史资料》记述,1944年冬,日军偷袭驻扎在李馆的八路军时,装备落后的八路军钻进地道后,拉响了预先埋设的地雷,炸死炸伤几十个日伪军。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李馆村群众利用地道作战,共消灭日、伪军300多人。
李馆地道入口
李馆地道内部
李馆村利用地道形式作战还得到了刘伯承、邓小平的认可。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从黄河北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黄河防线,攻鄄城、占郓城、克定陶、破曹县,取得了鲁西南战役的伟大胜利。8月8日中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进驻李馆村赵家大院,刘伯承、邓小平亲自召见李馆武委会主任于步霄,向他询问李馆人民坚持依托地道,开展游击斗争的情况。
历经四季更替,岁月洗礼,曾经25公里的地道如今只剩下一百多米,显得特别弥足珍贵。而李官村的赵庆民和他父亲赵松武却在这里接力义务守护了30余载。
赵庆民站在地道一个出口
赵庆民的父亲赵松武9岁参加挖地道,10岁加入八路军,14岁跟随刘邓大军征战,走时和他的老上司,当时的民兵队长杨朝起约定:谁活着,就要为战死的一方守墓,并且负责看护好这些地道。
1953年,父亲赵松武复员回家,得知杨朝起壮烈牺牲后,他将杨朝起的烈士墓建在地道旁,在旁边搭起简易小屋,卷着铺盖搬了进去。从此开始一个人为杨朝起义务守墓,也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2015年,父亲赵松武去世。临终托付赵庆民,一定要守好墓,看好地道。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不顾家人反对,赵庆民丢下自己本来干的好好的建筑行业,开始一个人修复起地道。
与父亲不同,赵庆民不仅看护着地道不受破坏,还对地道进行建设性保护。为了方便来参观的人看清地道,赵庆民在地道里安装了照明灯。
赵庆民在地道里换灯
每天赵庆民都会到地道里转几圈,外面30多度的气温,地道之内,凉爽如春,墙壁之上像披了一层露珠。一米多的高度,忽大忽小,忽宽忽窄,弯弯曲曲,互相贯通。对于里面的气眼、密室、转盘、卡口、陷阱等,赵庆民如数家珍。
有人来参观了,赵庆民会给人讲解地道故事;地道里有人丢垃圾,赵庆民会捡起;发现有人搞破坏;赵庆民会劝导。这些都是赵庆民守护地道的日常,但还有两件更重要的事,赵庆民从接手看管地道至今一直坚持的。
一个是去村子周边寻找新的可能遗存的地道,6年多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原有地道旁边终于发现了另外200米的地道。这些地道对赵庆民来说,如获至宝。
赵庆民搬砖准备修复地道
而修复地道成了摆在赵庆民问题。作为包工头出生的赵庆民,从方案设定、购买材料、再到具体施工,全部由他一个人完成,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些地道。
还有一个就是搜寻抗战文物。收藏抗战文物源于父亲赵松武想记录历史,提醒后人勿忘历史的想法。赵庆民也将父亲的这个习惯继承了下来。30多年时间里,赵庆民和父亲一件一件从民间淘来了两千多件抗战文物,装满了两件屋子。
赵庆民正在修复地道
修复地道需要花钱,收藏文物也需要花钱,这么多年,赵庆民的妻子在外打工,自己在地道旁边承包起40地,靠着种地钱来补贴守护地道的花销。妻子有怨言,但赵庆民就像田地里的倔牛,始终不肯放弃。
对于赵庆民,6年时间,对地道感情随着眼角的鱼尾纹在加深,早已融入血液,渗入骨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