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为何早期英明果敢,但由于痴迷佛教,导致昏聩无道

真益谈谈历史 2024-09-07 19:32:38

南朝四代宋齐梁陈,其中南梁立国55年,仅次于刘宋的59年,南梁最为特殊的地方在于因为基本就一代,同一个人开国,同一个人亡国。

提及南梁武帝萧衍,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晚年过于迷信佛教,为此不惜四次舍身同泰寺,当然有人说是为了敛财,晚年又极为昏聩,因侯景之乱而困死台城。开国皇帝死的如此窝囊,算是独一份了。但梁武帝萧衍的前半生也非常“精彩”。

萧衍自诩兰陵萧氏之后,当时兰陵萧氏虽然也是世家大族,但根本无法与当时的顶级豪门王、庾、桓、谢等大族相提并论。真正促使兰陵萧氏真正声名鹊起的恰恰萧衍称帝之后,萧衍还扯大旗拉虎皮,说自己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这基本上就是瞎掰,乱认祖宗。

萧衍,字叔达,萧衍能够快速步入仕途,也主要是得益于其父萧顺之。当初,萧道成弑杀幼帝刘准,继而又篡权夺位,建立南齐政权,萧顺之也在这一过程中颇有功绩,出力很多,因此做到了丹阳尹这样的地方大员,为萧衍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萧衍是南朝四位开国皇帝,他应该是唯一的一个文官出身的。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尤为出色,是当时最有名的文学大咖,是当时“竟陵八友”之一。

永明十一年,萧道成之子齐武帝萧赜驾崩,皇长孙萧昭业继位,萧鸾以尚书令的身份辅政,他是萧道成的侄子,始安贞王萧道生的次子。这一年,萧衍三十岁,正是而立之年。是随王、镇西将军萧子隆的咨议参军。

萧昭业继位后荒淫、挥霍无度。而萧衍见朝政大权被萧鸾所掌控,于是投靠了萧鸾,倾心襄助于萧鸾,在萧衍的一再鼓动之下,萧鸾如狗添翼,在永明十二年弑杀萧昭业,改立了萧昭文,随后又逼迫萧昭文禅位给自己,萧鸾就成为南齐的第五位皇帝,史称齐明帝。可以说,萧鸾完全是在萧衍撺掇下篡位登基的,为此,萧衍以“定策勋”受封建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萧鸾登基第二年,萧衍出任司州刺史,次年又出镇石头城。建武四年秋,萧鸾让萧衍出任雍州刺史,这是一次重要的人事任命,萧衍成为一方镇重军事主将,同时手握整个西北地区军政大权,六天后萧鸾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形下突然驾崩。

萧鸾驾崩后,16岁的太子萧宝卷继位,这是南朝齐第六任皇帝,史称东昏侯,徐孝嗣、陈显达为首席辅政的大臣。虽然萧宝卷有一众辅政大臣辅佐但依旧昏聩无能,萧衍出任雍州刺史后开始在暗中积蓄实力,逐渐发展壮大,不久之后,就具备了与建康抗衡的资本。随着萧衍的人实力不断壮大,引发了萧宝卷极度不安,并开始把矛头指向了襄阳的萧衍,在多次调萧衍回建康不果的情况下,还派出刺客刺杀萧衍。

在这种情况下,萧衍开始起兵攻讨萧宝卷的计划。 但萧衍拒绝部下劝己称帝的建议,与占据荆州的宗室萧颖胄联合以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形势起兵造反。

永元三年三月,萧衍与萧颖胄二人正式拥立萧宝融为帝,史称齐和帝。也是南齐末帝,萧衍率领大军一路南下,一路之上所向披靡,唯独在攻打郢州的时候遇到麻烦,郢州之战耗时三个月才成功攻克,此役后对建康形成压倒性优势。十月围攻建康城,十二月初六夜,萧宝卷被城内守将斩杀,台城随即陷落,萧宝卷的首级被呈送至萧衍面前。

攻占建康之后,萧衍的盟友萧颖胄就暴卒了,显然是萧衍所杀,于是萧衍改朝换代的最大拦路虎没有了。随后萧衍篡逼迫萧宝融禅位,而后萧宝融吞金而亡。中兴二年四月三十日,萧衍正式登基称帝,国号梁,改元天监,史称梁太祖,南梁王朝自此建立。此时萧衍38岁。

北魏孝文帝都对萧衍印象不错,他说:“闻萧衍善用兵,勿与争锋,待吾至;若能禽此人,则江东吾有也。”东魏权臣枭雄高欢就曾经对麾下大将高敖曹说过:“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萧衍为帝的时候,注重门阀,高门豪族。但也注重寒门的人才,一代神将陈庆之就是寒门出身。在早期,萧衍用人还是很有一套的,在军事方面,颇有见地,北魏孝文帝几次入侵梁朝都被萧衍杀的大败,公元507年,北魏再次入侵钟离。梁景宗在萧衍的指挥下火焚魏军,被烧死十多万人。

南朝宋齐梁陈,仅就文化发达而言,南梁无疑位居第一,因为萧衍本人的文化素养很高,他能和当世名儒并列“竟陵八友”就是明证。除了文学方面的才能之外,萧衍还通晓阴阳、术数、历法、占卜、尺牍、围棋、骑射、书法、音律等诸多领域。萧衍的才华不仅在南北朝诸帝中是独一份。

萧梁尊崇佛教成为其最鲜明的历史形象标签。这一点尤其让人费解,早年萧衍并不信佛,侯景之乱导致南梁也就此走上衰亡之路,后世之人便把萧衍崇佛和萧梁亡国关联在一起,认为是萧衍佞佛导致了南梁亡国。

实际上,当时佛教只是个别上层统治阶层和士大夫的信仰而已,广大民众对佛教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正式由于萧衍统治时期,导致南朝佛教迎来高速发展,萧衍信佛很大程度上,是想通过佛教来促使社会安定。

由于萧衍本人笃信佛教,促使许多王公朝贵也都信奉佛教。萧衍公开批判范缜的《神灭论》,在大通五年二月,萧衍在同泰寺开无遮大会,参加大会的僧俗就多达三十一万九千六百四十二人。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僧尼数量的激增,以及大量人口隐匿于寺院。这些人不从事社会生产,享有免税和服役等优待,并占有大量土地,这些人侵害着国家财政,耗费了大量社会财富,这些都在无形中削减着国家财政。这种现象在南朝和北朝都很普遍,所以北朝才会出现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之事。

在南北对峙时代,这种不计投入举国崇佛的活动持续了数十年,这无疑在极大地消耗着国家财富,为萧梁后来由盛转衰埋下了隐患。

萧衍醉心佛事已经到了痴迷不理朝臣政的地步。这时候北魏已经亡国分裂,东魏权臣高欢去世,东魏司徒,河南道行台侯景与高欢之子高澄不睦,心中不安,于是以河南之地为见面礼投降萧衍。萧衍大喜,立即加封候景为湖河南王,督河南,河北诸军事,供应粮草三万石。

东魏大将慕容绍宗得知侯景造反,立即起兵攻击叛臣候景,候景不敌慕容绍宗,只好退兵,带领八百军卒逃亡建康。候景面对如此失败也是惶恐不安,但寿阳刺史韦黯见候景可怜,便暂时把这头恶狼接近进寿阳,而候景也真对得起韦黯,一进寿阳,就把韦黯擒拿斩杀,占据寿阳。

随后候景此时也上书萧衍,假惺惺地认罪,萧衍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于是加封候景为豫州刺史,朝臣数次劝阻都没有成功。这时。高澄此时致信萧衍,希望双方罢兵,为此愿意把萧渊明等被俘的梁军将领以及侯景的家属无条件释放。

侯景对此候景强烈反对双方议和,因为一旦议和,他的价值就没有了。侯景为了探知萧衍的真实意图,派心腹假扮东魏使臣携带国书(这种事都能蒙混过关)拜见萧衍,意思就是说萧渊明回回归南朝,必须拿候景来换。萧衍同意,侍中傅启强烈反对,大声道:候景一代勇将,一旦事败,后果不堪设想,再说如此做法,于国不祥”。

萧衍真的是老糊涂了,立即回信给东魏使臣(实际上是候景的使臣)意思是,东魏早晨把我侄子萧渊明释放,当晚候景就会出现在邺城。侯景看到这封信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候景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开始积极四处征兵,寿阳附近的官员纷纷报告梁武帝说侯景要造反。萧衍自然不信。公元549年九月,侯景以诛灭奸佞朱毅为名,起兵造反。 萧衍得知消息之后,立即让宗室南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萧正表为东道都督,柳中礼为西道都督,裴之高为东道都督,由宗室劭陵王统一节制四道都督讨伐侯景。

侯景兵法大家,自高欢死后,就武功而言,再也无人是他的对手,侯景带领大军声东击西,克谯城,取历阳,直逼建康。此时,萧衍委派萧正德总督京师诸军事,但谁也想不到,萧正德是最大的内奸。正在积极准备政变,自己当皇帝。

候景不既仅有内应,还有好运气,候景迅速掌控建康外围台城,陈兵于台城四州周,旌旗密布,放火焚烧,老将羊侃拼死抵抗,总算守住台城,叛军见无法攻克台城,便四处纵兵劫掠,太子宫,各个府衙都被乱兵焚毁,太子宫的宫女也被叛军奸淫取乐。

侯景于公元548年12月拥立萧正德为帝,萧正德称帝后,立萧见礼为太子,此时建康守军大将羊侃活活累死在城楼上,时年54岁。这个时候,侯景致信要求谈和,萧衍掷信于地,大骂道:绝不求和”,太子萧刚希望和谈看看,萧衍长叹一声道:你看着办吧。萧刚为了表示和谈诚意,萧刚让自己的儿子萧大款(真有时代感啊),而侯景送回萧大款,说资格不够,要让宣城王为人质,但被拒。

侯景大怒,发檄文痛斥萧衍种种失误和昏聩无能,萧衍梁武帝看后又羞愧又害怕。萧衍于是只能天天去佛庙祷告,希望侯景快死,这啥用没有,此时侯景掘昼夜不惜进攻,终于攻克台城,带兵直入皇宫,萧衍道:“天下因我而得,因我而失”。

当二人见面的时候,萧衍还算镇静,侯景见萧衍也是汗流浃背,可见萧衍也是有些帝王威仪。但再大威仪现在屁也不是。侯景断绝梁武帝膳食,公元549年五月,想喝蜂蜜水都没有的萧衍驾崩。梁武帝萧衍,南朝开国之君,居然活活饿死,也是太过凄惨。萧衍39岁登基为帝,在位位48年,死时86岁。

南朝历代开国之君都是篡位得位,得位不正,自身又残暴不仁,后代有样学样,南朝宋齐梁陈四国有为之君几乎没有,昏君比比皆是,可谓中国古代的昏君时代。种种失误和昏聩无能,可谓中国古代的昏君时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