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血同源,血能养精,血可化津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8-14 15:42:56

中医认为,津液是津与液的合称,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还有孕妇体内的羊水亦属于津液,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老师,我一直在思考精血同源的理论,可我总觉得有些地方理解不深,您能帮我解惑吗?" 小王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谢老师微微一笑,坐在古朴的椅子上,端详着小王的眼神。"精血同源,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精能化血,血能养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根本。" 谢老师开始为小王详细解说。

小王认真地拿出笔记本,专心记录每一个细节。他聚精会神地听着谢老师的解释,时而点头,时而思考。

精血同源的精能化血

小王坐在谢老师的对面,他的眼睛闪烁着聪明的光芒,专注地听着谢老师的解释。谢老师说道:"首先,水谷之精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

谢老师的语气温和而严谨,继续说道,"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的身体需要的是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而这些都是由食物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脾的主要功能之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脾主运化’。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依赖于这个过程,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脾运化吸收的水谷之精,其精粹部分化为营气,与津液入于脉中,化赤为血。"

小王专注地听着,一边记笔记一边点头示意着继续。" 另外,肾藏精,精髓为化血之源。由于肾为藏精之脏,故肾精化血也很重要。肾之外华为发,肾精化血,荣养头发,故称‘发为血之余’。肾精的亏耗会导致血虚病证,常见有头发枯槁脱落之候。" 谢老师言简意赅地传达着知识。

小王若有所悟地点着头,心中充满了感慨。每一次与谢老师的交流都让他受益匪浅。他深知这些古老的医学理论是中医传承的珍宝。

精血同源的血能养精

"其次,血以养精。血液充养脏腑可化生脏腑之精,血液滋养于肾,使肾精充实。血液充盈则精足,血液虚少则精亏。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相互影响,常表现为头晕眼花、耳聋耳鸣的病证。" 谢老师继续深入浅出地解释。

津血同源的血可化津

"谢老师,关于精血同源的理论,能否也请您为我解惑一下呢?" 小王恭敬地问道。

谢老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语言严谨而富有启发性。"血和津液皆为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皆属于阴,均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同具营养和滋润的功能,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称为‘津血同源’。津血同源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血可化津,二是津能生血。"

小王聪明的大脑迅速吸收这些信息,他思考片刻后再次发问:“那么,谢老师,您刚才提到的血可化津,具体是怎样的情况呢?”

谢老师微笑着示意小王坐下,语气温和地解释:“中医认为,血液由营气和津液构成。血行脉中,血中之津液可渗出脉外而为脉外之津液。”

小王问:“这对于我们诊治有什么提示吗?”

谢老师说:“若失血过多,脉中血少,脉外津液进入脉中以维持血量,可引起脉外津液不足,故失血患者,除表现面白、舌淡等血虚症状外,多见口渴、尿少等津液亏虚的症状。因此,对于失血者应慎用发汗等方法治疗,以防进一步耗伤津液。《灵枢》,‘夺血者无汗’。”

《灵枢·营卫生会篇》。如说:“血者,神气也。故血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意思是,血液耗伤过度的人,不宜再去发汗,汗出过多的人,也不可再损伤其血。

(1)、夺血者无汗:心主血,汗为心之液,汗血皆同源。所以《伤寒论》对于亡血者、失精者、衄者、疮者皆忌重剂发汗之品,就是本“夺血者无汗”之理而来。

(2)、夺汗者无血:是指出汗过多,或者津液耗伤的病人,不要再伤其血分,因津液皆源于血液,否则,必然加重病情。成无己注《金匮》 时说:“水竭则无血。”若汗出过多的病人,再度使用刺血疗法或投以伤血之剂,必然会引起伤津脱液之变。

小王迅速翻开笔记本记录下这段有关血可化津的详细解释。谢老师鼓励地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很好,记得要理解这些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津血同源的津能生血

小王又问:“谢老师,津血同源的津能生血又是为什么呢?”

谢老师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脉外之津液进入脉中则化而为血。若大汗、剧烈吐泻,或严重烧伤,脉外津液不足,则血中之津液渗出于脉外,以补充脉外津液,从而导致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

小王一边认真地做着记录,一边思考着谢老师的话。他觉得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对于学习非常有效,深深感受到了谢老师的严谨和亲切。谢老师又说:“因此,对于大汗、剧烈吐泻等津液耗伤者,应慎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或放血疗法,以防进一步耗伤血液。《灵枢》,‘夺汗者无血’。”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原则与其造成危害的临床表现,在《伤寒论》中阐述的尤为具体,如《太阳篇》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经常鼻衄或其它严重失血,已伤其津,若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经络失养,津液不充而见额上陷,脉紧急,牵引其目故直视而不能转。亡血失津,神无所附,则不得眠。反过来,在病变时,大汗不止耗伤津液也必伤其血,汗出过多津伤,血化源不足,血耗则神不安而心慌,所以《太阳篇》又说:“汗家重发汗,必恍忽心乱”大吐、大泻过甚,则可伤其津液,故汗法皆当禁之。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