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阴挤阳标本析春秋阴线特征(附高清微距对比)

睫毛上说风尘 2024-08-03 01:22:17

从双阴挤阳标本析春秋阴线特征(附高清微距对比)

西周之后,礼崩乐坏,自春秋开始弱化至战国崩溃,玉器工艺也是如此,春秋玉器造型和阴线远较战汉阴线严谨庄重 ,以这件春秋早期双阴挤阳标本为例(标本已经缺米换大饼了,勿询),分析一下春秋砣具阴线的特征:

一是宽深比,从阴线的宽深比来看,砣的宽度和深度基本在1:1左右(砣腹部接砣腹部的做法,线条体现的宽度几乎就是砣的宽度)。

二是沟底,呈U型,砣砣相接为梭型砣痕的腹部与腹部相接,保证了线条几乎宽深一致的观感,但可见明显叠砣的叠压痕……在显微镜下像水波一样起伏不平,古代砣碾导致沟底出现陈启贤老师说过的“晶团状凸脊与凹槽”“长条状凸脊与凹槽”同时并存的现象。

三是阳线,砣碾导致两条阴线挤出的阳线必然出现手工误差,阳线会有明显粗细不均、时正时歪的不匀感,偶有歧出导致的断续感。

四是沟边,会有略微向外挤压扩张形成的弧线,弧度不大,且两侧对称。在阴线拐弯处能见砣峰的歧出,在拐弯阴线内侧能观察到一砣的长度,以及直线找圆相接的棱角。

我们通过观察每条每类阴线基本锁定之后,鉴别真伪需要看的就是沟底沟边的状态。

1.砣痕在沟边沟底不能有原地转弯的情况;

2.砣痕不能有长距离拉丝的情况;

3.沟边沟底的碾磨要凸点凹窝同时存在;

4.砣砣相续方式要一致;

5.修磨精致歧出的拐弯位置,有密集的砣痕存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