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不婚女性进入养老院,现状印证一个道理:话别说太满,易打脸

苏南流 2024-11-30 15:23:16

“不婚不育”到现在也是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在繁华的大都市,比如说上海,几十年前就已经流行这样的生活方式了,率先坚持不婚不育的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她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新思想,有更多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知识分子女性不再受困于家庭,她们首先想要的是自己,活好当下,摆脱家庭的束缚。

女性想要摆脱家庭的束缚,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婚不育了。

彼时就已经流行“一个人享受生活,不用对孩子负责,不用家庭负责,不好吗?”

独立女性是很容易接受这种思想的,毕竟这种思想的本质就是“利我”,一切以自己为中心。

首批不婚女性进入养老院,真的幸福吗

幸福或者不幸福都是相对的。

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外界影响,那这个人是很容易获得幸福的。

一日三餐只吃馒头的人,同样会感到幸福,每次拿起馒头的时候都会感恩生活。

可是如果有一天他见识了满桌子的山珍海味,了解到别人的一日三餐是如此丰饶的时候,他就很难再保持平静了。

有对比才有伤害。

《变形计》这档节目停播的好,因为这档节目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是荼毒,他们本来安于现状,还有一些幸福感,却被节目组弄到了城市家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对绝大多数贫困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友善的,是很容易让他们绝望的,原来这个世界只有我活的这么悲催。

年轻的时候,精力旺盛,身体状态好,赚钱能力好,工作赚钱然后用来享受生活,当然是乐得自在。

亲戚朋友们都在被家庭所困,被孩子牵累,而不婚不育的人们却可以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为养育孩子发愁,不用为孩子的教育发愁,身心自如,还能省下很多钱。

“教育孩子的钱用在自己身上不好吗?”

年轻的时候挺好的,实话这是。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一起玩的朋友都回归了家庭,年轻的时候尚且有交集,年龄越大交集越小,最后就是有子女的和有子女的在一起,无儿无女的和无儿无女的在一起,因为彼此已经找不到共同话题了。

妈妈们聊孩子,聊育儿,聊教育。

孩子们长大了,聊孩子的学业、家庭、聊家庭矛盾。

不婚不育一身轻松的女性们,一定会绕过这些话题,而且因为没有身在其中,对这些话题也不感兴趣。

慢慢地,年龄越来越大,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到了某个阶段,就进入骤减的程度。

曾经抱怨被家庭所困的人们,如今子女长大了,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而曾经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轻松自在的不婚族,年龄越大越孤独,幸福指数开始下降。

内心强大是无遗憾的基础

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吧,希望个人的内心可以一直支撑下去。

就像著名歌手李健所说:又不是什么稀有动物,必须要繁衍下去。

人类目前依然是地球上最多的种族,的确不是稀有动物,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有人选择丁克,有人不停生孩子,所以总体上来看,真的没有必要操不必要的心。

选择了不婚不育,到了晚年就得全盘接受不婚不育带来的影响。

人生就是轮回,谁也少不了,前期有多轻松,后期就有多孤独。

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坚持生育繁衍的一个基础,就为步入耄耋之年的时候,有一些亲近的美好年轻的生命来靠近自己、安抚自己,以至于走的不会太悲凉。

每个人都有独立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结婚或者是不结婚,生育或者是不生育,想好了,想清楚了,想透彻了,选择了就别遗憾,别抱怨,接受一切命运的安排,承受一切该承受的。

天下绝没有这样的好事:年轻的时候没有经历养育孩子的辛苦,年老以后却能享受到血脉带来的温暖。

所以,接受就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