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有代价,最优的结果是让效果和代价匹配,而不是不计代价地达成目标”
—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了解中国政府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于我们理解经济政策的落地和发展动力至关重要。《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不仅是一本深入分析中国政府与市场互动的书籍,它还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洞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路径。
6月28日,以“置身事内,领略非凡视角”为主题的2024年丰熙投资读书会第四期活动圆满落幕。在公司领导及同事的热烈支持下,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与解读这本《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本次读书会上,书友们首先探讨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主要是从权力和财政两大维度进行了分享。其中财政权力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中详细讨论了从财政包干制度到分税制改革的转变,这一改革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通过调整达到的一种最佳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不仅保证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还为应对后来的经济危机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并为后续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理论和经验的支持。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随着改革和经济创新的时间推移,逐渐发展成为土地金融。在分享中,书友们通过书中成都宽窄巷子的案例,梳理了地方政府在项目发展借助土地金融的案例,这可以看作是地方政府利用土地金融发展当地经济的一个缩影。此外,城投债和影子银行等话题也引起了热烈讨论。城投债曾作为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产品,受到了众多投资者,包括一些私募机构的追捧。
土地金融的发展与GDP紧密相关。在讨论中,书友们对GDP考核提出了多种看法和建议,大家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也有书友提出是否可以改用人口增长考核,就其可行性,各位书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回顾分税制改革时,大家感慨当年朱总理与地方政府的谈判和博弈过程,觉得改革不仅需要政策,更需要很好地执行和落实,认为改革的益处是大于弊端的,尽管改革本身并非易事。
在讨论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时,房价问题成为了焦点。书友们普遍认为,与民生相关的建设的投资更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方向。而高房价将导致居民负债率上升,反而会加剧贫富差距。
有书友回顾了70年代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指出一部分敢于冒险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迅速积累了财富,这对后来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年轻一代由于和父母辈奋斗形成的财富差距,导致他们在生活、财富和价值观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消费方式。
在经济不景气时,富人的资产虽然波动较大,但对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穷人由于抗风险能力较低,债务在经济低迷期上升,收入预期下降,可能成为巨大的负担,削弱了消费能力。
书中还讨论了我国的债务和风险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风险,这与个人债务管理有着相似之处,合理的资源分配至关重要。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面临着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挑战,消费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过剩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可能会打破国际贸易的平衡。同样,刺激消费也成为近年来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然而,增加民众收入或使民众资产增值,或改变未来的收入预期等是书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在投资方面,上述问题都会影响大家的信心,如果信心得到恢复,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刺激,下半年可能会迎来一波新的机遇。
与前几期相比,这次的书籍没有涉及专业的投资理念和技巧,而是带领大家深入回顾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引发的讨论和交流是历届读书会中最热烈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