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在农村,每次回去坐火车只能坐到县城,剩下的几十里路需坐公交车或是打车。
老家亲戚多,每次回去都是大包小裹的往回带东西,少了谁的都会让人家挑理的,俗话说:宁落一屯,别落一人。
前两天回去看老妈,我左手一个包,右手一个包,背上还背着一个双肩包,晃晃荡荡地但还算平衡,我步履维艰一步一挪挤出火车站,还好,提前预约好的司机刘师傅已经在站口那等我了。我和这个刘师傅很熟悉,他家离我老妈家的村子不算太远,我坐他车老妈也安心。
刘师傅热情的接过我手里的两个包,我也实在是没精力和他客气了,师傅笑着说:你这俩包可还挺沉?看你哪次回来都不少买东西,真是个有心人啊!
我说好几家呢,大伙分吧分吧就没了,总不能到村里的小卖店去买,那样人家会嫌你没诚意的。
刘师傅笑着说:是啊,农村人其实穷讲究挺多的,一些礼呀节的比城里人都看重。
上了师傅的车,我赶紧把双肩包放在座位上,好好甩了两下胳膊,总算歇歇了。刘师傅的车开的又稳又快,愣会神的功夫车就转出了县城开往乡间土路了,我问他接完我这单还去县里接活不?刘师傅说:不接了,俺们村里今早有人放炮上了,我给你送回家就过去吃席。
我问他是什么喜事啊?师傅挠了一下头说:也不知道啊,反正只要听到村子里哪户人家鞭炮响起了,我就过去随礼吃席,别的我也不问。
我听刘师傅说完,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刘师傅回头看了我一眼,赶紧转过头去盯着方向盘说:现在农村礼特别多,除了正常的婚丧嫁娶,祝寿升学添丁进口啥的,什么盖个仓房买个二手车啊都要请客,最有意思的是记得那年猪肉贵,我们那有一家新添了12个猪崽子,那都放了20多个麻雷子,摆了好几桌酒席,全村人都过去给贺喜了[捂脸]
刘师傅说的这些我相信,老妈每年随出的份子钱比我这个住在城市的年轻人都多。农村就这样,住在一个村拐弯抹角的算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你家有事我去,我家有事你也得来。你买车接礼,那我家上房梁也得收礼,你父母过66请客了,我父母也得过。你家母猪生小猪你若请客,那我家生个小牛犊也得回请你一把。结果这种情况是愈演愈烈,农村的收入本来就有限,平时生活都是比较节俭的,可吃请上都造成了铺张浪费,给生活也带来了负担,得不偿失啊[我想静静]
我每次回娘家,必须得给七大姑八大姨的礼品都买到,这次给买了下次少了谁都会挑理的。他们家的儿女也都经常去探望我老妈,农村主打的就是一个人情味,没了人情味可不中。
其实搞这些宴请谁家也赚不着,里外里那些钱都搭在吃食上了。农村现在办席几乎都是吃两天,头一天先宴请部分关系比较亲近的人,第二天才是正席,几乎全村老老少少只要有空闲的都过来吃饭。都这样想,也都这样做,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也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但提高了低俗的攀比之风,而且劳民伤财。
其实这种事只要从我做起,稍加抵制,不随波逐流,认为没有必要的宴请,就不去捧他场,这种现象自然就会得到遏制。
老妈今年就70了,我和哥哥商量着领老妈出去旅游一圈就当是给她老人家祝寿了,不准备摆席请客。从我做起,一切从简,抵制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