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中国园林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5-23 10:49:49

作者:邱秉钧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简介

邱秉钧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在科学院,文化部,尼日利亚、新西兰、坦桑尼亚使馆工作;曾发表文章数十篇,译著和著作若干,得意之作有《毕加索:成功与失败》《非洲艺术(合著)》。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外国城市都建起了中国园林,如纽约的大都会里有一座小巧玲珑的苏州园林,温哥华的中山公园更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园林。新西兰的城市中至今已有三座中国园林。

1

汉米尔顿公园里的中国花园

新西兰第一座中国园林在汉米尔顿市。汉市与无锡是友好城市,这座园林是90年代初建立的。有一次,我们去那里参加一个活动,参观了中国园林。在异国他乡,能在小桥流水中走一走,或者在亭台楼阁里坐一坐,这种心情之“爽”是无法形容的。

在新西兰第一个中国园林前合影(汉米尔顿)

据新中友协的分会主席说,中国园林和其他比邻的英国园林、日本园林都是建在一个垃圾山上的。我不由得佩服起新西兰人的聪明才智来。新西兰虽然面积不大,但按人口平均计算,她的土地比中国富裕多了,但是,新西兰在土地的利用上还那样“抠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如果没有人告诉我的话,我根本不会相信这几座风景如画的园林是建在垃圾山上的。这种精打细算,这种“化腐朽为神奇”,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2

新西兰第二座中国园林是在南岛的奥马鲁。奥市是南岛东海岸边的中等城市,风景十分优美。中国园林的发起人是以JIM KONG为首的几位农场主,他们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市政厅也出了一部分钱。经过两年的筹备,一座小型典雅的中国公园成型了。

市长邀请大使出席开园仪式,我作为主管文化和友协的官员也有幸随大使前去参加典礼。

我们一行先坐飞机到了达内丁,小住一晚。第二天,华人朋友为我们开车去奥马鲁。一路上,他们带我们观看了新西兰的“名胜古迹”——巨砾。这些直径2-3米的“石丸子”星星点点地像一把珍珠撒落在海滩上。我第一次看见这样大的石球,它们很圆很圆,即使用现代化的仪器测量也找不出什么误差,这一定是千百万年以前大地母亲的杰作。

作者在巨砾处留影。

我看见一个中间有圆洞的石球,于是就钻了进去。在我刚要爬出来的时候,大使秘书范红眼疾手快,偷拍了一个“鬼子投降”的镜头。

奥市的市长身材足有2米高。他红红的脸庞,乍一看很像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果不其然,孔先生告诉我说,他原来是农场主,前不久竞选当了市长。他和孔先生是“哥儿们”,怪不得他对中国园林的事那样热心。市长在市政厅进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然后亲自开车把我们送到下榻的旅馆。

第二天,天高气爽,晴空万里。开园仪式在中国园林大门外举行。当市长开车把我们拉到公园的门口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上千名身着盛装的市民。我们挤过人群,看见了公园的墙和门。我原以为它一定是红墙绿瓦,但眼前却是白色的墙,瓦是棕色的琉璃瓦。

老工艺匠人在用石灰石创作。

原来,奥马鲁盛产一种白色的石灰石,我把它叫做“新西兰汉白玉”。但是,它和汉白玉又不一样。这种石头是千百万年以前海里的贝壳鱼类的遗骨堆积起来,经过长时间的化学物理变化而生成的。

这种石头洁白如玉,而且开采起来很容易,用一般的电锯,像切豆腐块一样切开就可以了。更奇怪的是,这种“豆腐干”居然还是上好的建筑石料,奥克兰的市政厅、惠灵顿的海关大楼、基督城和达内丁的教堂都以其为建筑材料盖起了精美的建筑。因为石头经雨水的冲淋发生化学作用,它变得越来越坚硬。同时,因为含有大量的鱼类骨骼,这种石头还是上等的有机肥料。

看到工人们开采时电锯扬起很大的灰尘,我问他们干这个工作是不是得肺病的机率很高,但得到的回答是“NO”。原来,这种有机的粉尘一点也不危害人的健康。怪不得奥马鲁人自豪地说,“汉白玉”是他们的一“宝”。孔先生告诉我,琉璃瓦是华人出钱在香港定做的。

在第二个中国园林开园仪式上,黄大使在赠送礼品(奥马鲁)。

10时许,开园仪式正式开始。市长披上了红色的绶带,在鞭炮声和欢声笑语中讲了话,大使也发表了贺词。为了表示祝贺,大使把文化处库房里挑选出来的一件“天女散花”贝雕画赠送给中国园林。讲完话,两只活蹦乱跳的“狮子”来到人群中,它们时而向人们摇头摆尾,时而腾空跳跃,真是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

仪式过后,市长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池塘边。池水清澈,浮萍点点,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荡。市长说将来要引种中国荷花,再养些金鱼。

走过小桥,我们来到一个小山包。市长和大使夫妇带头挥锨,种下了一棵“友谊树”。我和范红也为小树培了土。

当天晚上,市长在市体育馆举行晚会,副市长、市政议员和各界名流及市民近千人参加了晚会,华人们更是像过春节一样高兴。会场里到处是彩旗和彩球,市长还请了一个庞大的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在会场里,我最注意的是画在主席台后面墙上的两条巨龙。那天晚上,市长讲话的中心内容就强调了华人对发展当地经济的巨大贡献。

那天晚上我又失眠了,“诗兴大发”,吟得七律一首:

东菊灿烂含苞放,

南山青翠好风光。

海浒巨砾说玄黄,

难道陶令潜此方?

小桥幽篁琉璃墙,

龙腾狮跃鞭炮响。

石头城里宴宾朋,

华园开典日正朗。

3

“桂园”是新西兰第三座中国园林,1996年在霍克斯湾的海斯廷斯建成。桂林市和海斯廷斯市是1981年建立的中新两国第一对友好城市。

由于市长德崴尔是对中国最友好的市长,加上友协分会主席朱复昌先生精明能干,霍克斯湾分会会员最多,双方的交流活动搞得也最出色。我一直把它奉为楷模。

经过几年的筹建,“桂园”于1996年落成。本想在两市结好15周年时正式举行典礼,但是由于中方的原因,桂林市4次推迟访问,弄得海市的市民们对市长都有微词。我知道其中的内情,很替市长“鸣冤叫屈”。

海斯廷斯市的桂园

1997年初,桂林市终于派出友好代表团赴新参加庆祝活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摄制组也随团进行了采访。“桂园”取海斯廷斯CORNWALL公园一角而建,面积虽然不大,但结构布局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林。

一进园,一座月亮门出现在你眼前。圆圆的月亮代表了家庭团圆,象征着这两个友好城市的亲密关系。

走过月亮门,来到“桂园”的主体。这里有一池碧水,池中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水池边是一座亭亭玉立的水榭。园子中有桂花树,还有苍松翠竹。从水榭到对岸是一座曲折小桥,曲曲折折,很美,它似乎象征着两市的友谊,虽然跌宕起伏,但终归圆满美好。

【出处:《魂牵梦绕新西兰》(2000年1月出版)

原标题:《中国园林》

作者:邱秉钧

编辑:《外交官说事儿》凤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