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学弟、学妹,千万别学我。”
“我现在就是个普通人,是一个反面教材。”
当高中老师想让她上荣誉墙勉励学弟、学妹时,北大毕业的她却回了这样的两句话。
在班主任眼里,“她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作文和英文演讲,还拿过全国的金奖。是我带过这么多届,最优秀的学生,没有之一。”
她自己却说:
“现在我没有工作,只靠在西塘开的小店为生,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像我这种‘反面案例’就不用上墙了。”
得知她情况后,老师们在办公室哗然:
“以前那么优秀,怎么越活越普通了?”
“北大毕业怎么去开店呢,学那么多有什么用哦。”
看着这些唏嘘、感叹的语言,似乎我们很难接受做一个普通人?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努力成为“不普通”:
上学时要做最优秀的那个;
工作时要做最突出的那个;
结婚时要做最幸福的那个;
甚至就连死亡,都想着:活到最后才是赢家,熬死他们!
鹤立鸡群,一飞冲天,好像是我们毕生所求。
如果做不到,就会陷入拧巴、撕裂的痛苦中。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能坦然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才是真的脱胎换骨。
它要求你勇敢地向内打破,打破认知,打破父母和社会对你的各种构建,最终活出你自己。
破期待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接受这样的教育:
宁做生前生后都是栋梁之材的大树,也不做任人随意践踏的小草。
为了满足这种父母和社会的期待,我们一个个成了上紧的发条,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但长期在这样的“高压锅”里煮,内心很容易就被“炸开”了。
之前在新西兰散心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上海姑娘雪梨。
她是典型的那种大都市精英,在复旦读金融,又去了美国留学,一毕业就拿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麦肯锡offer。
后来她回国工作,月薪是从6万起步的。
这样体面的精英生活,后来她全部放弃,却跑到新西兰在一家西餐厅做服务员。
很多人都很好奇,问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她说,
“以前,我有很多钱,但是我却失去了让自己快乐的能力。生活就像一个深潭,仿佛永远都不会有爬上来的时候。
每天,活得像行尸走肉。
但终于有时间去晒太阳,爬雪山,在湖边喂鸭子了……我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你看,做一个普通人多好。”
很多时候,我们好像都成为了游戏中的NPC,一出生就被设定好了“程序”:
你一定要上清华北大。
你一定要成为人上人。
你一定要做社会精英。
我们耐受着压力、焦虑,允许生活的边界持续被破,过度使用身体,就连睡觉时都绷紧着肌肉,不分昼夜、竭尽全力地打怪升级。
可是,哪怕如雪梨般打到很高的级别,系统最终还是出了故障。
为什么?
因为那套关于成功的“程序”,是被别人设定好,而非我们自己长出来的。
这样一来,无论我们在社会中取的怎样的成功,都会陷入到一种精神内耗里。
作为一个主体的人,已经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我们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从头到尾,活着只是一个傀儡,在执行他者的意志而已。
所以,如果你要调整拧巴的状态,第一层要破掉这个外在社会的期待,松解外在的价值标准对我们的绑架,允许自己去做一个普通人。
作家伍尔夫说: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要允许自己听从内在真实的声音,去独立组织自己的生活。
要允许自己去探索,你的兴趣是什么?擅长什么?做什么是让自己欢喜的?
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和笔,让头脑清空,然后自由书写这些问题。
不需要评判,也不需要思考。
当你越来越能听从自己去探索兴趣、爱好、个性,你也越能成为一个主体,有尊严地活着,并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热情。
而对生命的热情,不止停留在头脑中美好的构建,更是在行动中实践出来的,一切真实的快乐,都是在真实行为之上的。
所以,丢掉别人的期待以后,我们就需要破自己的幻想。
破幻想
“我会成为全世界女性的榜样”
“我也会像比尔盖茨一样有钱”
“我一定会遇到我的灵魂伴侣”
......
相信每个人在努力拼搏时,会为自己这样打气。
这样美好的幻想本无可厚非,但当我们认真后却实现不了时,就会陷入幻想破灭的痛苦。
所以幻想非常美好,但我们却需要对此保持觉察。
像来访者小常,她走进咨询室,就是因为自己公考“又”失败了。
说又,是因为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五年考公失败了。
这五年的时间,她辞掉了工作,一门心思在家备考。
从早到晚地复习、刷题,行测,申论,也不出去社交,把自己活成个苦行僧。
小常的家境并不富裕,而且因为长期不工作手头也没有存款,她就用信用卡刷了好几万去省城报班。
孤注一掷之后,她仍然没有上岸。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以后会当官,而且会当大官。我不相信我自己做不到。”
见面时,小常低着头一直喃喃自语。
她的神情,让我感到心疼。
事实上,很多朋友也如小常那般,幻想自己可以拥有权力,可以收入千万,可以拿大女主的剧本,可以在同学会扬眉吐气。
确实,沉浸在这种感觉中,你会体验到自我是美好的,独特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这样的幻想,往往经不起现实的检验。
对于芸芸众生来讲,成为一个占有权力、金钱、人脉圈子、社会资源的人,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绝大部分的我们,都只是一个普通人。
换句话说,做到这些是偶然,做不到才是正常的。
如果非要将幻想当做现实,那不仅是违法这个世界的概率原则,也会导致你丧失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与具象化。
因为过高的要求本身,就是为了自我攻击做准备的。
所以,内心成长的第二层,就需要破除掉这种内心的夸大幻想,意识到幻想本身是源于一种婴儿的自恋残余,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人。
以为自己的心念一动,母亲的乳汁就会送到自己的口中,整个世界都会围绕着自己运转,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这是婴儿,不是成年人。
真正的成长,需要不断地检验自己的现实能力,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弹性的人格。
弹性,意味着你可以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允许自己去试错,允许自己所有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
高考失败、公考失败、婚姻失败、赚不到大钱……
那些,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就像心电图般高低起伏,是让你人生更丰富的礼物。
不过,当你的这份幻想,一直有外界的某些标签“喂养”、“加持”时,会导致你很难看见真正的自己。
所以,你还需要再进一步破除身上的标签。
破标签
校花彭高唱,就是这样一个“天之娇女”。
她从小顺风顺水,被一路保送到北大,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的精英。”
17岁,她就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主持开幕音乐会。
一毕业就任职顶尖4A广告公司奥美集团,再后来获亚洲小姐网络票选冠军,跨界进入演艺圈,主演《女心理师》等电视剧。
教人羡慕嫉妒恨。
但后来,你绝想不到她居然不干演员,反而回到老家长沙去卖臭豆腐了。
“这不是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越混越普通了吗?”
很多网友这样评论她。
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
当“别人家的孩子”标签被撕下,作为当事者本人或者旁观者,你的内心会产生什么样的动荡呢?
有的朋友说,“我有一丝不安和焦虑,好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那是因为,标签也是一种权力体系。
当你被贴上那些非普通人的标签时,这也暗示着你可能会在这个社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
标签也意味着这是社会中很多人选择的路,当你认同它时,会得到内心的安全感。
但这样的代价,就是你的生命力会被限制住,甚至丧失掉更多的可能性。
精明的投资人都知道,想要从竞争中胜出,那就要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另辟蹊径,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比如,很多人都想进名校,都想做演员,都要做所谓的精英工作……那竞争自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时如果你能撕掉标签,允许自己做一个卖臭豆腐的普通人,那跑赢的概率就大得多。
彭高唱的餐饮店很快实现了盈利,如今作为2023年最有潜力餐饮品牌受邀参加中国餐饮品牌节,彭高唱本人也入选“亚太青年领袖”,就印证了她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
所以,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人,第三层路径,就是要撕下限制住你的标签,去寻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并把它做到极致,成为你的长板。
无论它是收纳,做手工,养宠物,还是其它……
这个时候,身体也许会累,但却不会内耗,整体的状态是积极向上的。
因为整个过程中,你是柔软的,允许一切发生,最好的,最坏的。
敢于放下精英的光环,敢于面对舆论的嘲讽,就如彭高唱所说:我敢大胆做别人没有勇气做的事。
那么你也走在一条幸运的路径上:
让你的独特性发挥,让你充分成为你自己的一条路径。
我建议你参与卢翊翎老师的亲授课程《勇敢做自己》,因为你需要通过学习,积攒上路的勇气。
这样,你才有足够的力量与耐力,去面对破除不执行他人期待的恐惧;
去发展弹性的人格、不把自己局限于对生活的某一幻想;
去撕掉限制住自己的标签、活出多维的自己。
结语
回到开头,当北大女生成为一个普通人,我相信它并不是反面教材,而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幸运的地方在于:
首先,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人,我们会更不容易被外在的期待绑架,可以让自己拥有更自由的内心空间,更独立地组织自己的生活。
其次,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人,破除掉内心夸大的幻想和婴儿自恋的残余,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更匹配的现实能力,发展出更弹性的人格水平。
最后,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人,破除掉贴在身上的标签,我们也更容易会探索到自己的独特性,并沿着自己的优势不断发光。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说,“我的孩子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而我们也同样如此。
去松绑,探索,试错,锚定,深耕。
愿你我都能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最后活成自我——一个普通又绝不普通的人。
*本文由无限延伸的三角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