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有一位杰出的大学问家,他就是研易神人江永 ,他精通天文、数学、乐律和经学,尤其精通卜筮之学,著有《周易释义》十六卷流传于世。
江永(1681年—1762年),字慎修,又字慎斋,安徽省婺源县人。江永生于书香门第,6岁能写下数千言日记,读私塾时遍求当地藏书之家,诵读了十三经的正文和注疏。他学而不厌,过目能诵,21岁考取秀才,之后便无心博取功名,27岁开始以教书为业。
江永曾经在乡里某个富人家中做过三年教书先生,平日总是在书房中正襟端坐,读书撰文,喜怒不形于色,起居说是定数,饮食也说是定数,整天把“定数”挂在嘴上。时间长了,富人渐渐厌烦,借故将他辞退。江永并不在意,欣然离去。第二年九月九重阳节,富人设“茱萸会”大宴宾客。江永恰巧从门前经过,富人也把他邀请入席。江永喝了三杯酒,吃了两个馒头,就起身告辞。
富人挽留,江永说:“这是定数。”江永随后拉着富人来到书房,在书橱后面贴着一张寸许的纸条,上面写着一首诗:“三年宾主欢,一日遽分手。尚有未了缘,明年九月九。邀我赏芙萸,酌我三杯酒。数定且归休,只啖两馒头。”在座的宾客看到这一切都非常惊讶。
江永平生不轻易交友,唯独和同村的程翁关系亲密。程翁也精于奇门术。一天,两人在酒馆喝酒,喝醉后一起回家。半路上,程翁说:“月色如此优美,我们何不乘兴进城走一走?”
江永说:“夜已二更天了,到城里还有十多里路,恐怕今晚回不来了,怎么办?”
程翁顺手指着路旁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今夜也将要到城中去,难道我们还不如石头走得快吗?”
江永笑着说:“的确如此,只是这块石头明天中午才能返回。”过路人听到二人对话,非常惊奇,有人就守在石头旁边想看个究竟。过了一会儿,有个担酒的人走了过来,因为担子前重后轻,行走不便,担酒人停下来,搬起这块石头压在担子后面,挑起进城去了。第二天中午,担酒人返回,果然又把石头担了回来,丢弃在原处。此事在村民中传开,人们惊叹不已,都认为江永是活神仙。
有个叫戴震的青年,才华出众,读书能过目不忘。他听到江永大名,十分羡慕,背着行李去江永那里投门拜师。谁知江永恰巧不在家中。戴震迫不及待,径直闯进江永的书房,坐在书案前,拿起书就读了起来,三天读完了江永所有的藏书。
江永回来,戴震见面就恭敬地行拜师礼,江永也不推辞,询问这里的书他读完没有,戴震自负地说全已烂熟于心。
江永又问:“会运用了吗?”
戴正答道:“还没有尝试。”
有一天,师徒二人在田埂上散步,看见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抵仗,江永问戴震:“哪一头牛会胜?”
戴震说:“黄为土,黑为水,土克水,黄牛应当胜利。”
江永说:“不对,现在时令为初冬,今天干支是壬子,水旺土衰,易理不能拘泥于一格,而学易最贵于融会贯通。”不久黑牛果然胜了黄牛。戴震一下子明白了,学业日渐长进,名气渐渐赶上了老师。
后来,戴震居家撰写多部著作。乾隆十九年(1754年),避难入京。入秦蕙田幕编撰《五礼通考》,名扬京城,后中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学术成就显著,特命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为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年),61岁的江永开始充当贡生。但他绝意仕进,终身未踏仕途。 乾隆二十七年(1762)夏历三月十三日,81岁高龄的江永病逝于家乡江湾村。
参考文献:
〔民国〕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明事理明伦理明物理
要是同一时令,不止两只牛打斗呢?
你是说世界杯吗[吃瓜]
明清秀才有痒生/监生/贡生,这里面按待遇和时间又可划分邑痒生,生监,国子监生,岁贡,例贡等等,贡生就是秀才的最高等级,监生贡生都可以授一些低品级官,一般以教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