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霜降:什么是霜降?有何讲究?天气如何?

君君阿博 2024-10-30 03:33:48

霜降,这个名字听起来仿佛是秋天的最后一次低语,它标志着秋日的终曲和冬季的序章。每年10月23日左右,当太阳抵达黄经210度时,霜降便悄然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霜降不仅仅是气候的转折点,更是文化的承载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提及:“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这道出了霜降的神秘力量——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由白露化为寒露,最终凝结成白霜。霜,这一自然现象,曾被古人视为上天的肃杀之力。霜降背后不仅有自然的交响,也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霜降的三候——豺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每一候都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意义和自然现象。

在霜降的初始阶段,豺狼捕猎频繁,猎物多得甚至来不及食用,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祭祀。豺与狼、狗同属犬科,但豺更具神秘色彩。古代文献中,豺狼常象征着乱世的恐怖与无情。然而在当今和平年代,这些景象已成为过去的阴影,不再侵扰我们的生活。随着秋风渐起,天气转凉,草木逐渐枯黄凋落。曹丕曾在诗中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句诗生动地捕捉了秋天的萧瑟与凄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诗歌中蕴含的雄健深沉,使得这景象更显壮美,仿佛在冷风中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霜降的最后阶段,土中蛰伏的虫子进入冬眠,不再进食。古诗“岁寒昆虫蛰,日暮飞鸟还”描绘了这一自然现象。这不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更是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这些小虫将在土壤中度过漫长的冬季,直到来年春雷响起,才得以再次苏醒。霜降节气不仅影响自然界,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与习俗。古人对霜降的重视,使得这个节气充满了丰富的民俗活动。

据《周礼》记载,古代大司马在出征前会对旗纛进行祭祀,这被称为军牙六纛之神。自唐朝起,各个朝代均有旗纛祭祀的传统。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与武官全副武装,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仪式庄严,百姓争相观礼,场面宏大而壮观。《春秋感精符》提到:“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古人顺应秋季的肃杀之气,在此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自汉代以来,季秋之月的武事操练已成为惯例,这不仅是军事训练,也是士兵检阅和激励的时机。

在霜降时节,吃柿子成为一种有趣的习俗。俗语道:“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能预防感冒。实际上,柿子在霜降前后成熟,果肉鲜美,因而形成了这一习俗。福建闽南地区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强调了霜降时节进补的重要性。广东高明地区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送芋鬼。在霜降时节,人们用瓦片堆砌成塔,塔内放入干柴点燃,火势越旺越好,直到瓦片烧红。然后将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炙芋头,最后将瓦片丢到村外。这种方式被用来祛凶迎祥,祈求平安。

霜降时节,木芙蓉正是怒放的时刻。因其在冰霜中开出,被称为“拒霜花”。木芙蓉虽花期短暂,但能在一天内变换三种颜色:早晨粉白,中午艳红,傍晚紫红,犹如美人醉酒。人生虽短,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绽放,便无憾无悔。“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树叶被秋霜染成红黄,如同铺满山野的锦绣。秋菊也在此时绽放,人们举办菊花会,赏菊饮酒,享受着秋日的惬意。俗话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人们相信,霜降那天若能见霜,来年便会五谷丰登。

在霜降时节,气候多变,冷空气频繁侵袭。根据气象数据,北方许多地区在寒露或更早时已进入冬季,北京通常在霜降时节步入冬天,而长江中下游城市多在小雪节气才真正入冬。对于华南地区,如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福建的厦门等地,霜降期间才迈入秋天的怀抱。

霜降时节,东北地区雨雪频繁,南方多地气温创下新低。23日,我国降水逐渐减少,雨雪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降温明显。24日早晨,南方多地最低气温可能创下立秋后的新低。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和东南部、吉林东部、西藏东部和北部、青海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黑龙江东部、吉林东北部、云南西北部、台湾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气象部门提醒,东北地区今天雨雪频繁,公众出行需留意交通安全,黑龙江局地降雪较强,需警惕积雪对农业设施等的不利影响。

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西部山区、西藏北部、青海中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云南西北部、台湾大部有中到大雨。气温方面,昨天受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降温明显,大城市如长春、沈阳最高气温在14至16℃左右,今天最高气温降至10℃以下。明天,东北气温将再次回升,沈阳24日最高气温可达19℃。冷空气南下后,长江流域最低气温也会大幅下降。24日早晨,合肥、南京、杭州、上海、南昌等地最低气温可能创下立秋后新低,部分地区昼夜温差超过10℃。

霜降,这个充满诗意与文化内涵的节气,不仅是季节更替的标志,更是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无论是自然现象的变化,还是民俗习惯的传承,都使得这个节气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