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在小区广场滑旱冰,孩子在前面放肆跑,我在后面慢慢踱,几个熟悉的爷爷奶奶着急地告诉我:“你这样不行,得跟在孩子后面跑。”我笑笑不说话。
还没等我笑完,就见前面的小家伙一个趔趄,然后就是一个平地大马趴,直惊得几位老人家一叠声的“哎哟哟”,我淡定地看着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得意地告诉我:“妈妈,我没摔着,只是扑了一身灰。”
我看他蹦蹦跳跳啥事没有,又给他检查了一下,确实没事,就继续悠悠地跟着他。倒是几位老人家坐不住了:“你这当妈的怎么不听劝呢?你要是跟紧了孩子,他就不会摔了。”“年轻人,就是大大咧咧不懂事。”走出去好远,还能听到他们的议论。
我这才发现,偌大一个广场,孩子一大群,带娃的爸爸妈妈没几个,爷爷奶奶倒占了3/4,即使孩子们玩闹在一处,也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爸爸妈妈带,哪些是爷爷奶奶领,这双方对比不要太明显。
衣着特征爷爷奶奶带娃讲究舒适性,主打就是一个“奶奶觉得舒适”“奶奶觉得冷”就行。放眼望去,在这个已经回暖的气温已达15℃的春日,那些还穿着羽绒服、棉衣、秋裤的,基本都是奶奶带的娃。
至于低龄的小孩子身上,这个舒适性就更明显了:基本都是一色的灰罩衣、黑护袖、大帽子,恨不得把孩子武装到牙齿。
还有一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孩子们的鞋子,基本上都是深色的运动鞋。
妈妈带娃更注重美观度,重点就是“好看”,对于小男孩,她们倾向于凸显孩子的帅气,衣着大都倾向于卫衣、牛仔裤;女孩们更是小辫子,花裙子,打底裤,再来一双小皮鞋,颜色鲜亮、活力满满,真是孩子喜欢,路人夸奖。
带娃方式那些在广场上疯跑、跳跃,蹦哒得跟个猴子一样,身边却没有什么家长忙前忙后的放养的孩子,大都是爸爸妈妈带出来的。
而那些没走几步就被一叠声叮嘱着“要小心”“慢一点”“当心摔跤”、3步以内必定有一个大人紧张追随着的圈养的孩子,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带着的。
除此之外,从家长身上也能看出哪些孩子是跟着爸妈出来的,哪些孩子是爷爷奶奶照顾的:爸爸妈妈带孩子,只有对不会走的孩子才会亦步亦趋地守护,其他情况下大都选择放任孩子自己去跑跑跳跳,家长只在一边看着,有些还会忙里偷闲瞄一眼手机;爷爷奶奶们可不是,无论孩子有多大,只要她们还有一分力气,都会选择紧紧守在孩子身边。
意外反应小孩子一刻不得闲,跑跑跳跳间,难免会有个磕磕绊绊,面对孩子的意外,奶奶和妈妈的区别也很大。
如果是奶奶,只要孩子摔跤,无论严不严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紧张又心疼地把娃扶起来,嘴里一叠声地:“摔哪了?”“疼不疼?”“心疼死了。”如果孩子哭得严重,她们还可能采取迁怒的方式进行安抚:“都怪这地不平整,明天把它挖了。”
如果是妈妈,只要不严重,比如摔跤、滑倒,妈妈一般都采取“看不见”“不知道”“只要我没看见,他就没机会耍赖”的方式,目的就是一个: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从中吸取教训,下次不会重蹈覆辙。
要是遇上个缺心眼的妈妈,她还会叮嘱一句:“先别爬起来,等我发个朋友圈。”掏出手机拍照留念才是第一要务。
教育方式如果孩子是个胆小内向的娃,在引导孩子和同龄人交流、玩耍的方式上,奶奶和妈妈也大不相同。
奶奶会采取先引导、慢慢来、我给你出头的方式,有时也会采用分零食的方式,请小朋友带着自家孩子一起玩。
和奶奶的温温柔柔慢慢来不同,妈妈的方式更加简单粗暴:“你先告诉我,你想不想去?”“想啊,那你告诉我,你怕什么?是怕他们吃了你吗?”“既然他们不会吃人,你怕什么?我数到三,你还不去我就不客气了。”然后,对准娃的屁股就是一脚。
为什么同样是带娃,妈妈和奶奶会有这些区别呢?从奶奶的角度看
一是,奶奶年龄大了,新陈代谢变慢,对冷的感知比年轻人更敏感,在带娃时,她们也会自然地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因此,总是不自觉地让孩子多添衣物,不知不觉就穿厚了。
二是,奶奶的精力不足了,而再乖巧的孩子也会有闹腾的时候,奶奶们没办法时时刻刻跟着孩子跑前跑后,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只能采用拘束、圈养的方式把孩子留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此外,老人都是从以前的辛苦生活走过来的,即使身体素质已经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节奏,她们的心里仍然满满的都是孩子。因此,即使有时候她们的做法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从她们的角度出发,就能理解她们的想法了。
从妈妈的角度看
一方面,妈妈更年轻,接受的也是新方法,在带娃时,忍不住就会想要试一试,想让孩子自己一步一步长起来,比如,摔倒后被扶起来的孩子,远没有自己爬起来的孩子知道怎样避免再次摔跤。
另一方面,妈妈们也是从小孩子成长起来的,她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奶奶们不一样,她们的思想更先进,懂得尊重孩子,不希望孩子再次经历自己小时候的委屈,所以在和孩子相处时,也愿意听听孩子的想法,帮助他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会成长。
比如,孩子摔倒,妈妈会先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摔疼了吧?真可怜。”然后再教孩子:“以后要记得,转弯处慢一点,就不会摔跤了。”
其实,无论是奶奶还是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只是表达方式各不相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