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料才知道:没资格进战犯管理所的郑耀先,在军统算几等特务?

诺言的卿史录 2024-11-18 11:57:00

在电视剧《风筝》里,军统王牌特工郑耀先,是共产党埋伏在军统的“风筝”,向来有“军统六哥”的名号。

他同戴笠还有军统头目毛人凤交情笃厚,彼此称兄道弟,关系显得尤为亲密无间。

那些对历史知之甚少之人,极易误解他与这两位军统巨头地位相当。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的吗?非也。

只要仔细翻看一下史料就知道,郑耀先的级别并不高。

其唯一的公开职务竟是渣滓洞集中营的看守特务,此职毫无权力可言,亦无足轻重。

如此一人,若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境之中,连被纳入战犯管理所的资格都难以具备,甚至可以直接处刑。

那么,郑耀先严格来说算几等特务?毛人凤和戴笠,真的对他的卧底身份一无所知吗?

郑耀先的地位和身份

《风筝》的男主角郑耀先,是一个把“潜伏”二字做到极致的隐蔽战线英雄。

他位居军统“八大金刚”之第六位,众人皆须敬称其为“军统六哥”。

与此同时,亦有人对他的心狠手辣鄙夷至极,给他取了个“鬼子六”的名号。

剧中,“风筝”郑耀先投身军统达十几载,从共产党情报员摇身变为国民党王牌特工,潜伏于危机重重的隐蔽战线,为党和国家的未来殚精竭虑。

历史上,郑耀先是没有具体原型的。

他是众多红色特工的“杂糅”体,代表了每一位活跃在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和无名英雄。

至于剧中的“八大金刚”,历史上也没有这个说法。

在国民党高层里,有八个人被称为“八大金刚”,但这些人跟军统关系不大。

戴笠手下的大将也只有“军统四大金刚”之说,硬凑倒也能凑出八个,但每一个都和郑耀先的情况不符合。

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把郑耀先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他的地位并非剧中演绎得那么高。

从剧情来看,郑耀先的职位是上校,这个职位看着唬人,其实没多少含金量。

军统内部等级森严,最高职务是正局长,这一职位军衔需为中将,甚至有几任局长达到上将军衔的高位。

在正局长之下,诸如毛人凤、戴笠、唐纵、郑介民之辈,皆为高级特务。

其后依次为督察室、八大处,还有各大区以及各省站的站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部门的正职都需要少将军衔。

这些少将与少将又不一样,有嫡庶之分。

历史上,毛人凤也是少将,但你要说他和省站站长的少将地位一样吗?

不可能,对吧。

所以,本部之外的少将被称为“外任上将”,和“本部少将”差了半级。

诚然,并非所有省站站长皆为少将,亦有寥若晨星的上校荣任此职。

浙江站站长章微寒初任新职,少将授衔文书未下,故而仍佩上校军衔。

也就是说,在“少将遍地走”的军统,如果你想打入高层,至少得是一个少将,一个上校还真的不够看。

剧中,郑耀先最后被郑介民授予了少将军衔。

然而,这不过是有名无实的虚衔罢了,既无实质之权柄,亦未得蒋介石的明确首肯。

所以,他的职位撑死了就是一个上校。

所谓的渣滓洞看守特务,或许是副所长,或许是科长,或许甚至是行刑队队长。

远够不到核心圈层,属于一抓一大把的三流特务。

倘若郑耀先并非红色特工,而是实打实的军统特务,一旦被捕,恐怕连功德林都无法踏入。

要知道,能被关进功德林的,文官起码得是厅长级别,而武将至少也得是少将层级。

郑耀先的上校,还真的够不着。

然而,此标准并非对所有人皆适用,仍存例外。上文所述的章微寒,便属唯一的特殊个例。

沈醉曾在回忆录里写道,章微寒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动向共产党投诚的犯错人员。

念在“坦白从宽”的份儿上,共产党愿意为章微寒破例一次,把他送到北京功德林,成为功德林里唯一的上校。

故而,连功德林都无缘的郑耀先,压根不能与毛人凤等量齐观,就连沈醉的级别都在他之上。

从军衔来看,郑耀先是低于中将和少将的三等特务。

若以权力及受信程度来衡量,他尚需降低一至两级,应被划归至四级亦或五级,与权力中心近乎毫无关联。

让他位列“六大金刚”之一,和毛人凤、戴笠等人称兄道弟,只是为剧情服务。

毕竟,如果真用“三等特务”的身份出场,戏剧冲突不够,没啥可看的。

而且,历史上,军统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就那么几个,不可能完全写实。

编剧就只能创造一个角色,这也无可厚非。

更何况,电视剧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毛人凤不能随意杀害郑耀先,就连戴笠也不能。

这是为什么呢?

郑耀先的生存智慧

《风筝》这部剧中,郑耀先的人设是嚣张跋扈的“军统六哥”。

既未拥有吴敬中的左右逢源,也不似程一鸣的含蓄深沉,而是行事高调,乃至狂放不羁,毫无收敛。

这是郑耀先自保的一种方式。

他凭借自身那嚣张的人设,竟成功地吸引了蒋介石的关注,使其将目光投于他的身上。

此外,郑介民频繁于蒋介石跟前为郑耀先美言。这般举动,无疑对郑耀先产生了一定影响。

戴笠向蒋介石报功、汇报的时候,郑耀先的名字也时常出现。

这就说明,郑耀先这个“高级特务”在蒋介石这里是挂了名的。

而一旦被蒋介石知晓有这么个人存在,毛人凤和戴笠想要杀他,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剧中,戴笠与毛人凤已然确认郑耀先为卧底,然而,他们并未将此情况呈报给蒋介石。

更没有公开处决郑耀先,而是不断地试探,挖坑让郑耀先自己跳。

如此大费周章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脑袋。

众所周知,蒋介石这人极好面子,无法容忍队伍里有“内鬼”。

一旦发现军统有卧底,他首先要做的事绝对不是处死卧底,而是找戴笠和毛人凤算账。

沈醉回忆录里,就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曾经,有一位叫张蔚林的共产党员打入了军统无线电总台,还发展了几个下线。

戴笠无意间发现了这几个卧底,将其全部抓获,并将此事上报给蒋介石。

蒋介石最初的反应怒发冲冠,对着戴笠狠狠地斥责,将其骂得颜面尽失、狼狈至极。

“我天天叫你派人打进共产党,一直到今天,连睡在我们身边的重庆共产党许多公开机关你都打不进去。而他们却钻到我们心脏里这么久才无意中被发觉,你还有脸活得下去吗?”

戴笠不仅遭痛斥一番,尚差些许便被撤职审查。

需注意,张蔚林于军统内级别不高,与剧中郑耀先全然不可相较。

这么一个“无名小卒”,都能引起蒋介石如此强烈的怒火,更别提郑耀先这样的高级特务了。

真到了那个地步,戴笠和毛人凤的头都不够砍的。

所以,戴笠和毛人凤在确认了郑耀先的身份后,没有上报给蒋介石,而是打算偷偷“处理”了。

但每一次试探,每一次陷害,都被郑耀先躲过。

或许,这就是主角光环吧。

《风筝》的大结局里,郑耀先功成身退,在天安门看了升旗仪式,最后病逝于北京。

这个结局有点遗憾,却也算最好的结局了。

历史上,很多红色特工都牺牲在隐蔽战线上,连看到五星红旗的机会都没有。

郑耀先的身后,站立着无数为国家独立、民族奋进而英勇捐躯的英雄。

我们可能叫不全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将会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心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