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的人如何相处

思荐谈星座 2024-07-31 13:10:33

冷暴力是他们学会的,唯一的,跟亲密之人相处的方式。

冷暴力,在心理学上也叫"筑墙逃避”,它有"六不″特征:不看,不管,不问,不理,不关心,不连接。

“家里的窗户都是开的,但屋内的空气仍然像凝固了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安静得让人抓狂”读者小刘说“他根本就把我当空气!”

“被无视”、“被忽略”、“冷漠”是遭遇冷暴力的人的切身感受,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双方通常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冷漠—他对你不再关心,你质问他,他会用各种理由搪塞你;

挽救—他日趋冷淡,你的情绪起伏,歇斯底里,于是试图用分手引起他的注意,他似乎也有所触动,你们略有缓和;

拉锯战—好景不长,他又回归冷漠,甚至变本加厉,当你再次提出分手,他可能只会沉默;

结束—绝望,清醒,你最终选择结束。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冷暴力不是一个人的表演,它是一场双人秀。

俗话说:一个钉子一个眼,冷暴力的背后,实际上是“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强迫性重复的心理机制。

冷暴力的主观故意性表现在潜意识层面,是由于被潜意识中的某些信念控制而发生的,有被虐者也有施虐者。

被虐者有的时候也会变成施虐者,施虐者也会转变成被虐者。

单纯研究施虐者的心理动机没有意义,冷暴力需要从双方角度入手方能善终。

一、施虐者的心理动机

善用,常用冷暴力施虐的人,在婴幼儿时期,通常都被母亲极度忽略,在绝望中不得不产生了对冷暴力的全盘接受。

一方面,这个阶段婴幼儿基本没有“我”的概念,他们与父母是一体的,简单来说,就是父母不管怎样的行为,他们都认为“是对的”,会产生认同,包括父母对自己的忽略。

这种机制的动机是“求生”,一个没有任何主观意识,求生能力的婴幼儿,父母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这么做。

而这样的被忽略,就会产生另一方面的问题,随着婴幼儿的成长,他们会慢慢通过父母的互动和回馈,来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实现与父母的分离,可是,由于长期的被忽略,他们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也谈不上“独立”。

同样是为了安全,为了自我保护,他们选择了自我隔离,就像最初,自己被父母忽略一样。

对于他们来说,忽略=安全。

这样的模式就是他们的潜意识内容,在他们长大之后,就会成为拒绝感受自己,也拒绝感受别人的人,他们感受不到爱,更没有体会过爱的流动,也别谈去体会到亲密关系中的其他人的需要。

冷暴力是他们学会的,唯一的,跟亲密之人相处的方式。

二、受虐者的心理动机

施虐者的行为模式形成于婴幼儿时期,而受虐者的行为模式则形成于童年。

大部分受虐者曾在童年遭遇冷暴力对待,

也许很多家长的冷暴力没有那么极端,

但类似“对小孩理不睬使其屈服”的教育方式也很常见。

这个时期的小孩子已经形成明显的自我观念,他们可以将自己,与父母做出明确的区分,开始感受得到什么是“你”什么是“我”,

而对“你是如此对待我”这种情况做出反应。

前面说到过,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通过父母的互动和回馈,来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的,一旦长期遭受冷暴力,他们会感觉到被忽视,被贬低,从而衍生出“我没有价值”,“我不存在”这样的念头。

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这样的念头带来的表现就是,缺乏自信,对关系过于依赖,

没有自我界限,遇到不公平待遇不敢反抗,

没有安全感......

他们因为深受其害,对冷暴力极为痛恨,却因为早已根深蒂固的念头,不断地重复小时候的模式和创伤。

三、通过自我成长化解冷暴力

每一段冷暴力背后都有两个不被理解的灵魂,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

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爱和连接,在由英国人阿兰.德波顿创立的人生学校,

出版《爱情的真相》一书中这样描述道:

“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而非仅为有待感知的情绪。

对于双方来说,化解冷暴力的方式,是需要学习自我成长,习得爱的能力,并搭建爱流通的通道。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和积极的能力,而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他指出,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而且给予并不意味着丧失和牺牲,而是一种奉献,是个人潜力的最高体现。

因为我是能干和富有的、我的灵魂很丰满,所以才有能力赋予他人爱。

弗洛姆曾经谈及应如何界定“富人”的问题。

他认为富人不是指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他能赋予其他人多少钱财。

感情亦如此。

爱并不意味着个体储存了多少情感,而在于能将多少爱赋予对象,并在给予的过程中,实现自我。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