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有人把《沁园春·雪》改了1个字,毛主席连连夸赞:好,很好

江湖上的历史录 2024-08-07 22:25:02

1957年初春,臧克家和袁水拍接到中南海的邀请,让他们来一趟颐年堂。当他们站在那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前,臧克家仍有些难以置信,这次见面竟然是毛主席亲自安排的。

这次邀请的目的,除了了解《诗刊》的出版进展外,更重要的是与两位诗人就诗词创作进行深度交流。臧克家虽有些忐忑,但也带着几分期待。他一直对毛主席的诗作敬仰有加,尤其对《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腊象”一词,心中有些疑惑。于是,臧克家大胆地向毛主席请教:“主席,‘腊’字在这里的意思是?”

毛主席笑而不答,反倒问道:“你觉得呢?”

臧克家沉吟片刻,答道:“我猜‘腊’可能指的是古代柬埔寨,那里出产白象。不过,或许‘蜡象’这个说法会更贴近大众的理解,更通俗一些。”

毛主席听后,面露赞许之色,连连点头:“好,很好!就按你说的改。” 就这样,臧克家修改的版本后来在《诗刊》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传颂一时的经典之作。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被誉为毛主席巅峰之作的诗词,曾因臧克家的一字之改,更添了几分大众化的魅力。

臧克家与毛主席的初识可以追溯到1945年,那一年他与其他爱国文人一起参加了重庆谈判期间的一场招待会。当时,毛主席作为中共的代表前来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双方试图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寻找一条出路。在那次招待会上,臧克家见到了毛主席,那个初次见面的印象至今仍在他心中清晰如昨——毛主席高大威猛、精神抖擞,但却平易近人,与在场的每个人都一一握手交流。

那一晚,臧克家对毛主席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回到住处后,他写下了一首诗,赞美毛主席的领袖风范。这首诗后来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表态无疑需要莫大的勇气。正是这次相遇,埋下了他与毛主席日后深厚友情的种子。

而《沁园春·雪》这一首诗作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红军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终于在陕北吴起镇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毛主席站在陕北的土地上,望着被白雪覆盖的广袤大地,心中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词。

然而,这首诗直到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将其赠予著名诗人柳亚子时,才第一次为外界所知。柳亚子深感震撼,他不仅为毛主席的才华所折服,更对诗中所展现的广阔胸怀赞叹不已。尽管毛主席最初并不愿将此诗公开发表,但柳亚子却在自己的展览会上将手稿展示了出来。此举迅速引起了文艺界的热议,《沁园春·雪》瞬间成为焦点。然而,国民党方面却对此大为不满,指责《新民报》私自发表此诗,并动用舆论抨击这首诗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的诗作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1956年,臧克家负责创办《诗刊》,他希望能在创刊号上刊登毛主席的诗作,以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在几位作协同志的支持下,他们联名给毛主席写信,期待能获得诗作授权。然而,信寄出后,大家却迟迟未见回音。

终于,在一片焦虑中,一封来自中南海的重要信件送到了《诗刊》编辑部。信中,毛主席不仅同意发表诗作,还附上了十八首自己创作的诗词。这个消息令臧克家和同仁们欣喜若狂。果然,《诗刊》一经面世,立即引发了全国性的学习热潮。

不久后,臧克家受邀来到毛主席家中,也就是那次见面,他提出将《沁园春·雪》中的“腊”字改为“蜡”。毛主席在那次与臧克家畅聊两个多小时的会面中,完全认可了他的修改建议。此后,毛主席开始频繁地将新作寄给臧克家,请他提出修改意见。

1962年,毛主席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词六首》,臧克家读后提出了一个小建议,将“于1929-1931年,于马背上……”中的第一个“于”字去掉。毛主席看了臧克家的建议后,立即回信表示感谢,并完全采纳了他的意见。

在与毛主席多年的交往中,臧克家始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毛主席诗词的研究中。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臧克家感到深切的悲痛,他决定将毕生的精力用来研究、整理和编纂毛主席的诗作。1989年,他接受了出版社的邀请,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尽管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他仍然坚持亲自审阅每一篇稿件。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