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粘人说文化 2024-08-08 15:55:0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诗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故都的浓浓思念之情。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定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在政治上失误较多,最后导致国被北宋灭亡,自己也被俘。李煜虽然不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但却是一位具有非凡才华的艺术家,精通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现存40多首,最为著名的有《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词。

“春花秋月”指春秋时令的美好景物,这里喻指南唐故宫的繁华生活;“小楼”是后主被俘后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居之楼。从词中“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诸句看,大约写于李煜归宋第三年的春天。词人身为阶下囚,备受亡国之痛,这种深沉的、锥心的悲哀是一个懦夫弱女和庸碌之辈所无法感受到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

李煜生活在一个弱小的国家里,这个国度叫做南唐。南唐的国土非常小,只有三十州那么大。南唐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是因为当时中国大分裂,连年战乱。北方的契丹、金、辽等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战争不断,而五代十国的汉族内部也是四分五裂,你打我,我打你,所以像南唐这样不起眼的小国家才能够获得生存的机会。

南唐的地盘虽小,资源也不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是五代十国中最高的。南唐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君主就是南唐烈祖李昪和后主李煜。南唐烈祖李昪给李煜留下来一个巨大的国库财产,足以支持他成立一个国家。但到了李煜的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李煜从未想过要富国强兵或者打败天下,收复失土,他只关心艺术。

在李煜二十五岁那年,其父去世了。李煜在南京登基,当上了皇帝。因为轻信谗言,李煜错杀了几位忠心耿耿的老臣。直到半年以后他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李煜的一位皇后名叫周娥皇,史称大周后,她是李煜父亲为他娶进宫的。周娥皇比李煜大一岁,是个非常灵秀的女人,史书上说她“有国色”,她深谙琵琶,而且能够作曲。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作了一支邀醉舞破调,让李煜十分高兴。周娥皇不但容貌出众,才艺双全,而且很有情趣,尤其擅长运用自己的一双美目,曾发明为含娇邀宠的“淫媚外射法”。

李煜当国时,江南无战争,社会较安定。后来宋灭南汉,李煜为了表示自己作为藩王对皇帝的忠心,也为了避免宋兵找借口进犯南唐,便主动削去唐号,奏请让自己的府邸降格,改称为南都。公元九七一年十一月,宋太祖诏命李煜去开封朝见。李煜怕去了就被扣留,借故推脱不去。宋太祖特命曹彬领一万兵马自荆南征讨南唐,很快就打下了池州。李煜赶紧上表求和,说四年之内愿发兵来协助宋朝作战,被拒绝。宋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江南。

公元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宋军攻占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这一年他三十九岁。三年后他在开封大醉后写下一首词:“四十年来家国,八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词写得十分伤感。李煜降宋以后,还时常怀念金陵的宫阙。宋太宗即位后封李煜为陇西郡公。李煜在家里整天纵情歌舞。两年以后,他终于因为写了一篇《虞美人》而被宋太宗赐死。这首《虞美人》便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十国·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