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我们不止有真实的存在,还有构思出来的虚假。我们在真实和虚假二者之中享受这个世界。
我们有时候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需要的两个方面。物质文明在今天已经相当满足了,这是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精神文明的追求也成为更大的愿望,小时候有每月一次放电影,晚饭后大家端着小凳聚集在村部门口的大场坪,后来电视机出来了,一个村子有十几个组,但是能购买电视机的家庭少之又少,要么家里海外有亲戚接济的,要么家里出了大学生,要么家里有人当兵在部队,攒了一些钱,买个电视机享受享受。
孩童时代的记忆还是很深刻的,那个时候《西游记》放了一遍又一遍,每到农村“双抢”的时候,晚上七点多天还没黑,但小孩子们就等着去看电视剧了。而那个时候武侠小说拍成的港剧相当吸引人,像《霍元甲》《陈真》等等,不仅让武侠片激起了大家对传统武术的热爱,而且饱含在电视剧当中的爱国情怀也让大家兴奋不已。
大家的爱国情怀从来不会缺少。那个时期的影视作品宣扬的都是令人振奋的内容,积极的、向上的,而且能够为大家所共鸣。包括后来爱情片也是一样,宣扬的都是人类的真善美,比如《爱的代价》《情义无价》等等作品。
同时我们也看到,那时候的演员是融入在作品当中的,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演技和道德都是学习的样貌,而且那个时候演员是一个真正的职业,当演员是一个理想,演出好的作品是演员的初衷,而不是金钱方面的考虑。
美好的初衷带来了美好的作品,现在重新看一遍过去的影视作品,依然会让人感触良多。相对于今天的一些粗制滥造、低俗劣质,不可同日而语。
而我们需要的影视作品首先考虑的是丰富我们的精神。在真实的生活和作品的虚构当中,我们是为了求得一种平衡,或许缓解真实生活带来的压力苦闷,或许延伸真实的更加美好描述,或许在虚构中满足一时的欢愉,或许通过假想创造未来的方向,这是和谐的,真实和虚构是一对矛盾,但是我们的生活不怕这种矛盾,无论何种矛盾,在一定阶段都是会转化的,在某个时刻也都会消失的,这符合唯物辩证思想。
精神生活不能是空白,更重要的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心态决定了很多东西,比如健康,无论生理的健康还是心理的健康。这类案例很多,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好的心态,做起事来可能风风火火,活力四射,而由此也更容易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整天愁眉不展,是很难做成事的,历史上这类故事很多很多,比如大诗人杜甫,忧患思想伴随其一生,在没有实现抱负的一生当中,只能颠沛流离、失望一生。
而充满积极向上的人身上却为之相反。无论战火纷飞还是备受打压,在坚定和韧劲的加持下,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现实正确预判,走过低谷,见得光芒。我们现实生活中,也真的感觉到有些人就是自带光芒,引领着我们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