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疯了?《明朝那些事儿》图书编辑:我眼中的当年明月

小石头说趣事社会 2025-01-14 19:28:35
《明朝那些事儿》图书编辑:我眼中的当年明月

最近当年明月的话题突然热了。

很多朋友知道我当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文字编辑,纷纷给我转相关消息。

本来不想说啥的,直到刷到了好几个离谱的言论。

被气到了。

好吧,这个号本来是准备分享下孩子教育的。这里就先聊一聊,我眼中的当年明月吧。

01

首先声明一点,虽然做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文字编辑,但这本书的畅销,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方面,确实是这本书写得好,内容过硬,这是决定性的。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佩服当时的老板眼光毒辣,并且下手稳准狠(纯褒义)。

在其他出版机构的编辑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老板直接拍马南下,登门拜访,以极大的诚意和现在看来绝对的白菜价,一举签下了这本书的版权。

当然了,当时谁也没把握这本书会大火,并且一火这么多年。

那个时候的当年明月,至少在出版领域,还是个新人小透明。

新人出书一向不易,所以当时真不算压榨他。再后来,肯定也不是这个条件了。

不过,这都是另一回事儿了。

02

至于我,只是给《明朝那些事儿》做过一部分文字编辑工作,纯粹的案头打杂,无关重轻。

不光是我,当时部门的很多同事也都参与过,只不过他们不说。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分,让我对当年明月这个人有了特别的关注。

越了解,我越感觉到敬佩。

倒不是因为他是什么TOP级的作家。讲真,工作关系,我见过的大牌知名作家还真不少,但是能让我由衷敬佩的,并不多。

03

我敬佩当年明月的第一点,是他坐冷板凳的功夫。

文史类的作品,最怕的就是出现史实性的硬伤。当时网上对当年明月最多的攻击,就是说他的写作过于通俗,有失严谨。

不知道当年明月是否会在意,反正当年我是挺在意的。

我责编过的历史类作品很多。说实话,很多作家,为了赶进度、凑字数,不要说乱引野史了,直接复制粘贴百度百科的情况,我都司空见惯了。

为此,我搜集了大量的明朝史料,比如《明实录》《明史》《明会典》啥的,另外还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历史专家的相关作品,几乎买了个遍。

然后就是拿这些史料,跟书逐句地比对,拿着放大镜挑刺。

一开始的预期,一本书如果只能挑出个位数的硬伤,我觉得就相当了不起了。

最终还是我被打脸了。

整本书比对下来,以我的能力,没挑出来一个硬伤。

有些内容,我以为可能是他瞎写的,但是一翻史料,当年的正史就是这么记载的,就是这么扯淡。

有些观点,多方比照之下,整体上我觉得也是相对公允的。

有意思的是,在比对的过程中,我反倒是发现很多批评者推崇的某些历史学者的作品中,随意引用野史、观点轻率的地方,比比皆是。

做完了这部分工作,对于这本书,我才真正有了底气。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很严谨的历史类作品,比你见到过的绝大多数明史作品都要严谨。

通俗只是它的外壳,它的内核拒绝戏说。

04

《明实录》大概有1600多万字。《明史》应该也有几百万字吧。各种史料,加在一起,2000万字肯定是妥妥的。

这是个什么概念?高中历史课本,一册大概也就五六万字左右。

想一想,三四百本历史教科书摞起来,还是文言文版的,看完,消化,然后信手拈来.....

当年的条件有限,我能找到的史料,大多是那种竖排、毛笔字的版本。很多内容,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真的很难看明白。

当时看的很多史料,就长这样

我自认北大毕业,语文一向不差,古代汉语还是我们的专业基础课,但这些资料,还是看得我头大。

要啃完这些大部头,需要多少时间投入?况且,看完,跟能写出这样流畅的作品之间,还间隔了十万八千里。

当年明月动笔写《明朝那些事儿》时,只有26岁。

一想到这一点,我就头皮发麻。

26岁,很多人也就是研究生刚毕业。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在同龄人拍拖、刷剧、旅游、打游戏的时间,他应该都扑在了这些故纸堆里。

最最关键的是,在当时看来,你研究这些东西,到底有啥用?

你既不是科班出身,又不指望这个吃饭,业余时间上网冲冲浪,不香吗?!

凭这一点,我相信就直接劝退绝大部分人了。

除了发自内心的热爱,我找不出其他理由。

05

我敬佩当年明月的第二点,是他超乎寻常的毅力。

《明朝那些事儿》逾百万字,累计更新了三年多。这期间,每天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几乎很少断更。

很多人说是因为当年明月工作清闲,所以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写文。

先不说他的工作清闲与否,你可以带入自己想想——学生时代,寒暑假够清闲了吧,有多少人能坚持写一个月日记的?

更何况一写就是三年多。

这三年里,当年明月几乎是全年无休,白天上班,晚上回去敲字,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完全是用透支健康甚至生命的方式在创作。

而且他要面对的,还有无数人的催更,编辑的催稿,以及数不清的挑刺、质疑。

这样的压力下,持续肝过哪怕一周的朋友,相信你们都会明白。

那个滋味,是真不好受。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如此,他也从不注水,内容质量从始至终的稳定。

正如在18年前他所说的那样:

“经过这么长时间,我深刻地体会到,出名这种事说到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不过是个写字的人,最重要的事情只是如何把文章写好。

能够领悟这个道理,我感到自己很幸运。”

06

当然了,我知道会有人说,当年明月能坚持,是因为他写作是名利双收的事儿,要是我,我也能坚持。

我觉得这种说法的是有道理的。

因为热爱,坚持做一件看不到什么名利的事儿。又因为名利,去咬牙坚持做一件可能谈不上热爱的事儿,都还是常人能理解的范围。

但接下来我要说的两点,都是他跟名或利过不去的地方,我愿称之为——

境界。

07

我敬佩当年明月的第三点,是他将自己最值钱的文字,全部免费给大家看。

是的,你没看错。整部《明朝那些事儿》,你都可以在当年明月的新浪博客里,一字不落地全部看完。

不用花一分钱。

那是个什么年代?那是个《庆余年》的影视版权差点烂在手里的年代,那是个只需10万块就能拿到《三体》改编权的年代。

更何况《明朝那些事儿》还只是本历史普及读物。除了从出版社拿到一点版税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变现手段,还要接受6个月以上的账期,你才能拿到钱。

一本书从开始写,再到拿到钱,至少要做好两年内一分钱都拿不到的觉悟。

所以一旦得到了市场的验证,100%的情况,出版社和作者都会选择停掉免费更新——

既然你这么喜欢,那就买本纸质书支持下呗,也不贵。

这是最合情合理的做法。

当时不是没有跟当年明月沟通过——既然书这么受大家欢迎,要不就别免费更新了?至少至少,要等书出版后再更新吧。

但当年明月不属于那个100%。

他是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了解那段历史,这是初心。

他说:“爱看就看,不爱看就不看,看了又说不爱看的也行,依然不收费,感谢大家的支持,绝不忘本。”

因为他的坚持,《明朝那些事儿》的纸质书,至少至少,少卖上百万套,而且各种盗版书商盗印就更容易了——他们甚至比正版都快。

这些损失,少说也有上千万。

只需一念转换,原本,他就可以把这笔钱正大光明地装到自己口袋里的。

但他没有。

我自问,我做不到。

07

我敬佩当年明月的第四点,是他的封笔。

有些作家吧,特别喜欢玩儿封笔。只要新作品出来,就会各种明示、暗示——自己要封笔了。

粉丝能怎么办,只能挥泪下单收藏。

再过一段时间,您猜怎么着?人家的新作品,又又又上市了。

别问,问就是受古希腊的缪斯女神感召。

当年明月没有正式宣布过封笔,但他确实封笔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他再没有出版过任何一本作品。

以他的粉丝粘性和知名度,他完全可以继续写《唐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把二十四史都写一个遍,我相信,有相当多的粉丝,一定会买单。

哪怕什么都不写,只需要他点点头,把平时的文章、随笔拿出来,都不需要他动手,自有一堆编辑帮着整理出版,一样能超级畅销。

这些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带着真金白银找他,希望他能够再度出山,随便写点什么。

不要看作家富豪榜上,当年明月是常客。只要他愿意,他本可以轻松地、合理合法地拿到更多。

但都没有,事实就是,面对这些唾手可得的利益,他真的,就此封笔了。

这一封,不知是何年。

08

好友语音闲扯时,又谈起了一些传闻,问我的看法。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我知道的并没有更多。

所以我没有看法。

掉个书袋吧。

天宝三年,43岁的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了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长安,一同被放逐的,还有当年的雄心和抱负。

在路上,他遇到了老友贾淳,自然免不了要喝两杯。酒酣耳热之时,贾淳来了个苏东坡之问——太白,你看这个月亮,又大又圆,它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

同样有几分醉意的李白接过话茬,操觚染翰,一首《把酒问月》,自是挥毫立就: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一别长安三万里。此后,李白再也没有达到他理想中的高度。

但那又如何?诗仙的文字和才情,依然如不废江河,奔流至今。

我看陈凯歌的《妖猫传》,里面最打动我的,是极乐宴上,杨贵妃回眸,对李白说的那句话:

李白,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

也许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站在大历史的角度看,就会发现——

没有新闻。

我相信,有很多事情会变,但有些品质,很难会变。

所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就以《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句,结束全篇吧: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END·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