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又是一年新开学,刚经历了幼升小的家长们一定是没少对比和挑选好几个学校,以便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和自己都轻松一些。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如果无法选择理想学校,怎么办呢?
几个个朋友的真实经历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
01
小学这个新环境,
一定会是“火药包”?
必须提前说明:以下情况纯属个例,不代表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的情况。
我只希望家长可以从以下事例中得到一些适合自己情况的解决方法。
好友孩子由于熟人推荐,进入了全级最好的班,但好友还没来得及高兴,很快就发现全家人不是进了安乐窝,而是掉进了炸药包。
孩子的老师很负责,在开学时就强调:不能全指望老师管孩子,家长也要管。
中午,好友把孩子接回家吃饭,小孩子一到家自然是玩,玩到最后一刻才回学校,但这样一来下午犯困,被老师批评。
几次下来,老师私信好友:你们家长怎么中午不让孩子睡觉?可是,好友让孩子中午睡会儿,孩子就是不睡。跟她讲中午不睡下午犯困的道理,孩子不听。
老师有时在班级群发任务,希望家长协助孩子完成。
比如,有一次,老师让周末和孩子一起制作诗配画,结果好友给忘记了。周一,老师在班级群说:
周五我布置了诗配画的作业,相信家长们都看到了。但是周一只有部分同学上交了,一小半同学没交。我布置这个作业,是让孩子充分理解古诗。低年级孩子理解能力弱,所以需要用多种方式让孩子加强理解。
完成作业是孩子的责任,但是低年级孩子比较小需要家长督促。试问你们家长监督了吗?你们这是对孩子负责吗?
好友看完这段话很生气:烦人的老师,她觉得家长不配合,有本事少布置任务,做诗配画至少两个小时啊。
这一件件事让朋友很上火:
当初是打听到这个学校相当不错才决定花大价钱买房的,又因为熟人推荐才进这个班的,但是没想到自己经常让被老师批评,很多时候她觉得自己又当了一次小学生。
比起好友的孩子,我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经常不愿意学习,但因为课业压力又不得不学习,所以我们经常跟她发生冲突。
上学要做题的,学前我们让孩子也做过一些题,但是入学后每天有数学课,每天都要做题。
这让孩子有些懵,看着满篇的叉,孩子很受打击。
于是我们在家让她多认字,这样到学校写题容易一些,但她又不干:我都辛苦一天了,能不能让我歇会儿?
但不多认认字,她到学校又惧怕做题,到了学校又得获得满篇的叉……这真是一个无解的循环。
孩子拼音不过关,我们在家帮孩子复习,老师有时也会针对孩子的情况单独补。
老师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但孩子觉得心理不平衡:为什么别人课间在玩,我在学习?
孩子作业写得慢,老师让其他同学去催促她写快点,别的同学写完了都在玩。孩子看着很委屈:别人都玩,为什么我还得继续写作业?
我们只好给她支招:老师布置完作业你赶紧写,如果怕写不完,课间也写几行。
但是,她有时还是到放学写不完。
我们继续支招:你回家把字练练,这样在学校写作业就快了。
她不干:我回家还得玩呢!这也要练,那也要练,我啥时候玩?
虽然我们经常跟孩子讲:每个人是不同的,你想跟上同学,得多学习会儿。
但是孩子并不理解:我都累死了,还要学习。
有时也不是老师故意给家长加压,而是没有办法。
比如,下大雪上网课,孩子需要会一些基本的平板操作,有些老人不会协助孩子,只能是年轻的父母请假在家陪着孩子上网课。但是领导就不愿意了:你孩子都小学了,你怎么还老请假?
我们的老师很负责,从来不会给家长加压,但是孩子觉得老师要求高,在学校压力太大,回来难免烦躁,甚至有时不想上学。
而为了帮孩子减压,我们每天也是黔驴技穷。
02
如何给孩子选学校?
好友孩子的学校和我孩子的学校在片区虽然是普小,但口碑都还可以,那为什么还是会让家长疲惫不堪呢?是不是我们选错了学校呢?
1.学校的软环境比学校口碑更重要
在选学校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逻辑:选学校是选环境,也就是给孩子找一个环境让他生活下去。孩子是否能适应学校比学校本身的口碑还要重要。
这个环境是和家庭环境完全不同的,没有家人的庇佑,孩子要独自面对。
在这个大环境中,孩子每天需要要应对各种情况,有关学业的,有关人际关系的,有关课间活动的。
课业是否过多、课间活动是否自由、午休是否自由、课业要求是否过高、午餐是否符合口味,这些都是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环境。
细节决定成败。
学校中发生的每件事、每个小的细节,都是孩子的生活环境。
所以,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心理舒适度。
而学校每天发生的每件事都会让孩子对学校这个基本环境有一个认知:这个环境对我友好还是不友好?
比如:
别人都会做这道题我怎么就不会?
别人都默写对了,我怎么就记不住生字?
我都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为什么还不如别人?
为什么老师老表扬某某某,从来不表扬我?
为什么小学没滑梯,幼儿园就有?
为什么我们每天就是上课、上课、做题做题?
为什么课间时间那么短?
为什么整天都是上课,玩耍的时间那么少?
2. 课间和测试要注意
有两个因素特别影响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课间和测试。
进入小学后,课间是有纪律的,纪律过于严格,会让本该放松的时间变成紧张时间。
考试也是影响孩子适应学校的一个因素,考试会让孩子神经紧绷,进而讨厌学校这个环境。
孩子与成人相比,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没有那么强,所以他们需要生活在相对友好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所以,在我们评估学校的口碑时,需要注意学校所能提供的整体软环境是否适合孩子。
3.家长是否能适应学校的节奏
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家长是否能适应学校的节奏。
比如,老师有时会布置一些需要家长协助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本身是为了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但也往往因为孩子无法独立完成,而需要家长大量协助,从而会给家长带来些许负担。
身为家长,在做任务之前要明白:我们是在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知识,是让她在学校更轻松一些,这样便不会产生额外的心理负担和内耗。
当然,对于家长来说,学校的环境是我们改变不了的。
如果孩子在学校处于一种竞争和对比的环境之中,身为家长就要着重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课业测试的评价。
同时,家长也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学业测试,明白测试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03
如何为孩子提供支持系统?
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之中,孩子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能,更多的是要体验环境、适应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能保持自我,能让自己的需求不被大环境的纪律给压制,让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能自我调整,不会产生内耗。
家长只有明白这点,才不会频频与学校和老师处于一种剑拔弩张、互相拉扯的状态。
所以,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还是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抓手或者支持系统。
1. 让孩子学会沟通需求
家长不可能预估孩子在学校遇到的所有困难,但可以让孩子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学会把控情势,学会主动向老师求助,勇于跟老师沟通需求。
在家里,家长就要培养孩子有问题勇于沟通、能清楚沟通的能力。
比如,让孩子学会描述具体情况:什么事情,怎么发生的,过程是什么,你的感受怎样。
让孩子明白:不能光表达情绪,还要表达具体是什么事情引发了情绪。
让孩子明白:老师的职责是什么,老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老师的底线是什么。
让孩子明白:老师的严厉不等于不能沟通,该沟通还是要沟通。
2.无条件支持孩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事情孩子都能跟老师沟通,这时就需要家长替代孩子去跟老师沟通,以便创造更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环境。
那么,家长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如果觉得自己社恐,不想去麻烦老师,结果往往会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受到伤害,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让孩子明白舒服和规则的关系
我的另外一位好友的孩子进了理想学校,这个学校不仅是顶尖牛小,而且老师有爱,下雪天会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打雪仗,还经常跟孩子们讲学习方法,跟家长沟通不要太逼孩子,这种风格对敏感胆小的孩子来说非常适合。
但是,好友又发现: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每天上课坐得笔直笔直,回到家又和家长吐槽上课太累。
好友劝孩子坐累了课间可以适当放松,孩子回答不可以。这让好友哭笑不得。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就需要引导孩子学会灵活应变,逐渐让孩子明白:在有限的环境中让自己心里更舒服,比默默忍受,再回家跟家长吐槽更有用。
04
如何在日常中支持孩子
当然是,在家庭中,我们就要时常给孩子减压,让孩子的精神能从学校紧张有序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好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1.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
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温暖和抱持的环境。如果孩子在学校本身已经很疲惫,家长就不要在孩子回家再施加过多的压力,比如批评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给孩子布置过多的妈妈牌作业,会让孩子再度进入紧张状态。
2. 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家庭宽松的环境中会放下戒备,释放情绪,不可避免会吐槽对学校的种种不满。这时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家长的接纳会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3.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
除了减压,还要让她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有能力应对富有挑战的环境。
祝愿每个孩子都升入了理想的学校,也祝愿每个家长在身份转变后能更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
同时,家长们也一定要明确,不要把孩子完全抛给学校。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爱上思考,爱上学习,自律自驱,这才是从进入学校开始,最关键的底层能力。
而这些,往往需要家长付出更多努力。怎么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并真正的爱上学习呢?
在童行的共学营,可以体验四大通识思维核心课程。
作为学科学习的辅助和补充,既能拓宽孩子的眼界,又能培养孩子正确高效的学习方式,还充满趣味,让孩子在玩乐中牢记各种知识,进而主动探索更多知识!
欢迎体验!
作者 | 萌小果
亲子教育观察者,游戏力深度实践者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理想学校”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你认为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幼小衔接最该衔接什么?可不是识字和拼音!很不幸,我的孩子病好了,却还是厌学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帮助,孩子才能变成学渣✏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