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唐腰斩的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何复叛?一场听墙角引发的劫难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4 02:23:00

公元 758 年,安史之乱的第三个年头,应该是肃宗李亨信心满满的一年。安史之乱的第二大叛贼头目史思明,已经归顺了朝廷。放眼北方,只剩下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还在相州垂死挣扎。

在李亨看来,安庆绪的死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想到这场持续了 3 年之久,令大唐蒙羞的叛乱即将在自己手上终结,李亨就激动不已。一种伟大君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过李亨设想的光明前景只实现了一半。安庆绪的确是快死了,至于安史之乱嘛,他这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见到其平定的那一天了。因为安禄山虽然嗝屁了,史思明又崛起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上次我们说了,看到自己即将被孤立的史思明,精明地倒向了占据上风的朝廷,一方跟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决裂。史思明刚刚归顺的时候,肃宗李亨对他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

但是朝廷百官却对他所谓的诚意持怀疑态度。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毕竟他可是安史之乱的 2 号头目啊。而且从他给阿史那从礼挖坑这件事就足以看出,此人是一个阴险狡诈之徒。

不少大臣都说,史思明这个人啊,人面兽心不可重用,需严加防范。甚至主张伺机将其除掉。河南节度使张浩就曾经秘密上书诉讼,说:

思明凶险,因乱窃位,力强则重,负势夺则人离彼。 虽人面,心如野兽,难以得怀。愿勿以权威假之。

可是肃宗啊一点都不相信这些朝臣的话。这个时候,有宦官从范阳回来跟他说,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史思明忠诚可靠。对宦官无比信任的肃宗,认为张浩不识时务,于是将其贬为荆州防御使。

不过人的想法都是瞬息万变的。

今天你可能对一个人充满了信任,一觉醒来之后,可能就突然认定了他是个反骨,欲除之而后快。肃宗也不例外。虽然别人说史思明不可靠,他不信。

可是呢,一个重要人物也这样说,肃宗就信了。这个人,就是在安史之乱的前 3 年里平叛的重磅功臣李光弼。李光弼跟李亨说,史思明很阴险,迟早都会反叛,应当及早把这个反骨除掉,以绝后患。

李光弼的话让李亨顿悟,接受了李光弼以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赏赐阿史那从礼铁券,让他们联合伺机消灭史思明的建议。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说李光弼的判断不对。

史思明的归宿啊,的确是迫于形势无奈的选择。 所以有八成的概率,他将来一定会反。只是李光弼选择解除他的时机不太对,或者说在这件事情上他太着急了。

要知道安庆绪还在相州跟朝廷僵持着呢。 就算史思明不会帮助朝廷攻打安庆绪,但也应当尽全力的稳住他,让他保持最起码的中立,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冒险去铲除它。

不过我们这些有后见之明的人,怎么分析都晚了。史思明就是复叛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文我们提到的,那位被朝廷派去河北各地宣传朝廷政策的乌承恩再次受命,暗中图谋史思明。

李光弼为什么要选择他去对付史思明呢?

史思明这么狡猾,他不信任的人恐怕连靠近他都难。没错,乌承恩恰好是史思明所信任的人。因为史思明在叛乱之前,曾经做过平卢节度使乌知义的部下。

当时乌知义对他很好,而乌承恩正是乌知义的儿子。所以念旧恩的史思明对乌承恩是很器重的。接到新任务的乌承恩,秘密地在史思明的地盘进行了一番策反活动。

然而呢,却被史思明的部下给察觉了,并向其报告。史思明一开始也不相信乌承恩会背叛。他以为这一定是一个误会。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史思明决定暗自对乌承恩展开一番调查。此时肃宗刚好命令乌承恩与宦官李思静一起前往范阳,去慰问史思明。乌承恩宣布了圣旨之后,史思明以他远道而来,鞍马劳顿为由,执意地挽留他,在府中安歇。

在乌承恩入住之前,史思明命部下把床用围帐围了一圈,人工窃听。乌承恩的小儿子也在范阳,也是史思明的部署。为了探明乌承恩等人此行的真实目的,好客的史思明格外开恩,允许他前去看望自己的父亲乌承恩。

父子二人相见之后,格外激动。嘘寒问暖一番之后,渐渐转入正题。这时已是子夜,原本很小心的乌承恩觉得夜深人静,无需戒备,于是便将此行的真实目的对他的儿子和盘托出。

他说:“我这次来范阳名为宣慰,实际上是受当今圣上的命令,前来除掉史思明这个逆贼的。届时如果大功告成,范阳就将成为咱们父子的天下了。”

听到乌承恩这段告白之后,藏在床下的两个监听人员当即大喊着冲了出来。

在门外等候多时的史思明听到屋里的动静之后,立即带人冲进来,命人将乌承恩父子拿下,搜查他们的行装。果然搜到了阿什那承庆的铁券和李光弼的文牒。上面写道:“阿史那承庆,事(赐)成就给他铁券。 否则就不要给他。”

还搜到了一本布书,上面列满了跟随乌承恩反叛的14名人员名单。这可不得了了!在史思明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而背叛的后果向来都是极其严重的。

怒不可遏的史思明,对着乌氏父子破口大骂。虽然乌承恩是为朝廷办事,可是面对史思明的指责,他心中难免有愧。还没从惊吓中缓过神来的他,连连谢罪道:“我罪该万死,这都是李光弼的计谋。”

心里拔凉拔凉的史思明,面向西方帝都的方向大哭着说:“我率领13万人归降朝廷,到底哪里对不起陛下?竟然想要杀死我!”

我觉得,改邪归正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信任一旦崩塌了,恐怕永远都无法修复。

伤透了心的史思明,令人将乌承恩父子杖打而死。另外还有200余人受到牵连而死。他还将皇帝派来的宦官李思进囚禁起来,上表质问朝廷为何要这样做,并且胁迫皇帝杀死李光弼。

估计肃宗收到史思明的表奏之后,一定是冷汗直流,不知他是否已经料到战乱将会再起。手忙脚乱的朝廷,再次派出使者前去安抚史思明,说:“这不是朝廷和李光弼的意思,都是乌承恩自己的主意。你杀他杀的对,杀的好。”

不要说是史思明了,就是我们这些普罗大众看到肃宗这无力的辩白,都不会信他的鬼话了。因为他们之间本来就很脆弱的信任,已经彻底崩塌了。你现在知错也太晚了,史思明的反叛已经只是时间问题,只需要一个契机和理由。

就在朝廷同史思明的关系日趋紧张之时,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二月初八,肃宗任命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为详理使,与御史大夫崔器一同审讯处置安史之乱中,叛变投敌的陈希烈等300余人的案件。,认为这些人依照法律,皆应处死。肃宗听后,想要按照崔琦和吕宁二人的意见办理。

而李岘却认为:当叛军攻陷两京之时,天子迄今难逃,人们也都各自逃生。而那些投降叛军的官吏,悉为陛下的亲戚,或是一些功臣勋旧的子孙。现在如果不加区分,一概以叛逆的罪把他们处死,恐怕有违陛下的人道之道。

再说河北地区还没有平定,群臣中投降叛军的,仍然有许多人。如果能够宽大处理,无疑就为那些误入歧途,失足投敌的人打开了一条自新之路。现在倘若将他们全部杀死,势必更加坚定那些投敌官吏的决心。

尚书曾说:“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吕营与崔妻二人,只知道墨守法律条文,不懂得大道理。因此,恳请陛下三思而行。

为此,争论了数日之后,肃宗选择听从李岘的建议,决定分成六等定罪:罪重者在市中公开处死;二等赐他们自杀;三等用仗重打100下以下;三等则流放贬官。

根据这个原则,最终将18名重犯在长安城西南独柳树下处斩,同时赐陈希烈等七人自杀于大理寺。

然而,即便是这种相对宽大的处理,也刺激了史思明的脆弱神经。

他借机对手下的将领,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说陈希烈等人都是朝廷的大臣,自己跑到了蜀地,现在朝廷却归罪于他们,将他们处死,可想而知,朝廷会怎么对付咱们这些,本来就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人呢?

众将越想越觉得心里委屈,纷纷热血沸腾的表示,自己愿意跟着史思明继续跟朝廷对着干。此时,正值唐军九节度使围攻相州的安庆绪。安庆绪手中虽有数万的军队,但是被唐军重重包围,有如困兽。

无奈之下,安庆绪派薛嵩再次向他的史叔叔求救,并且承诺要把燕国的地位禅让给他。世间从来就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深谙此道的史思明,决定答应安庆绪插手相州之战。不过,史思明可比这位胖二代安庆绪阴险得多。我们前面说过,稍稍缓过神来的朝廷集结了20万大军,准备一鼓作气干掉安庆绪。

为了确保作战万无一失,肃宗李亨派出了他的最强阵容。这支20万的大军,号称60万,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潞州节度使王思礼、淮西襄阳节度使卢炯、兴平节度使李焕华、鄮节度使许书记、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正蔡节度使季广成九人分别统领。

大家看到没有,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重量级的人物都在名单里。 可是,可是,可是,李亨却没有在这些猛将之中,选出一个统领全军的元帅。为什么呢?因为李亨觉得郭子仪、李光弼都是首席大将,难以互相同属。

最重要的是,经过安史之乱的李亨,心理已经不信任手握重兵的将领了。谁知道他们将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呢?还是那句话,信任感崩塌了,这很致命。

可是,20万大军出征,总得有一个人为帅吧?自作聪明的李亨选择了一个……他认为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人,来做这支军队的总指挥,他就是他身边的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碍于他宦官的身份,李恒体贴的赐予他一个特别的称呼,叫做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这个官名就是从这里开始出现的。不得不说的,这是肃宗起的一个极坏的头,给大唐和李唐的皇帝埋下了祸根。此时,安史叛将史思明已经公然反叛,并且调发了手下大军十三万,兵分三路做出救援的架势,实际上只是观望形势,并没有贸然进军。

他先安排了大将李归仁,率领步骑兵一万人驻扎在阜阳,在远处为安庆绪壮大声势。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看似不起眼,但是对大唐后世影响极坏的事,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在这个时候去世了。

朝廷派了使者前去安抚其手下的将士,就授予他旌旗和符节。 当时军中的高句丽人副将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举荐侯希义为平卢节度使。朝廷居然就这样答应了。史书记载,节度使由军中将士推举,就从这里开始。

这算是肃宗起的第二个坏头。话说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外行指导内行,那肯定是做不好的。打仗更是如此,就连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无法确保百战百胜,更何况是一支听命于毫无作战经验的宦官的军队了。

公元759年,安史叛将史思明在渭州城北修筑祭坛,不客气地以大燕皇帝自称。李光弼建议与朔方军联兵向渭州进逼,主动寻求战机。然而代表皇帝发言的鱼公公却说:“不可,不可。”

李光弼只得作罢。此时战场上发生了一件特别令官兵沮丧的事情,镇西节度使、大唐的陌刀大将李嗣业不幸阵亡。朝廷收复两京的香积寺之战中,正是李嗣业挺身而出,手持陌刀冲锋在第一线迎敌,才鼓舞了唐军的作战士气,稳住了阵脚,为香积寺之战击败叛军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次他再次奉命征讨安庆绪,李嗣业率领的大唐精锐——安西四镇边军,是平叛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围攻相州时,因为李嗣业亲自率军冲锋,被刘建所伤。本来他的伤势都快好了,结果一天晚上听到外面鼓声大作,他便从床榻上一跃而起,起身就要上阵杀敌,结果箭伤破裂,流血过多而死。

他的死是大唐一方巨大的损失,导致唐军士气严重受挫。瞅准了时机的史思明开始出动,从贵州向邺城进发。他派自己的人穿上唐军的服装,督促朝廷运粮的人,斥责他们迟缓,任意杀戮,引起转运使者的恐慌,史思明则率军攻打魏州。

魏州刺史崔光远,派骁将李楚云抵抗叛军,史思明则派人散布谣言,说李楚云与叛军勾结。崔光远轻信谣言,处死了李楚云。这无疑让守城的将士再次感到恐慌和心寒。

叛军攻城之时,崔光远竟然趁夜突围而走,置大义于不顾,导致叛军攻陷魏州。相州东北落入叛军之手。经此一战,相州从西北到东北都处于史思明的控制之下。

包围相州城的唐军腹背受敌,而唐军的各自为战,使得大唐一方指挥系统极为混乱,难以应对,将指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史思明。公元 759 年 3 月初,唐军高级将领经过紧急开会磋商,一致决定尽快出兵攻打史思明,因为他们知道再这样耗下去,唐军自己内部就要先被弄垮了。3 月 6 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卢九四位节度使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在安阳河摆开阵势,与史思明进行会战。

在布阵上,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与史思明接战,郭子仪统兵在后。混战之中,淮西节度使许叔冀临阵中箭,被迫脱离了指挥岗位。其部下士兵当即变得惊慌失措,使得叛军大部队得以趁机攻入阵内。

眼看唐军就要大乱,李光弼亲自践行,率领所部士兵杀了过来。李光弼不愧是名将,在他稳而不乱的镇定指挥下,唐军渐渐稳住了阵脚。而其他部队的士兵们看到他英勇杀敌的身影,立时士气大振,瞬间找回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经过一番苦战,在身先士卒的李光弼的带领下,唐军虽说是伤亡过半,但也重创了叛军。双方伤亡大抵相当。身在后阵的另外一名大将郭子仪,发觉卢炯的兵逃了,当机立断率军冲过来补漏。

这时唐军离胜利只差最后一步,只要郭子仪所部列好阵势,发起进攻,叛军必败无疑。但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时老天爷刮起一阵大风。这阵大风威力有多大呢?

史书记载:“大风起,吹沙伐木,天地晦冥,跬步不便,目不能视。”

大风将战场上的双方全部吹散。可是叛军被风吹散后是向北撤退,而各路唐军却被吹得丢下辎重无数,彻底溃散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唐军就这么败了。20 万的大军,就这样被一阵大风给吹没了。被肃宗寄予无限期望,盼着一部定乾坤的相州之战,以大唐的惨败告终。

这一年是公元 759 年,安史之乱还远远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