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1970年夏天的上海,毛主席一句话:“上海搞飞机嘛!”几个月后,代号“708工程”的运-10立项,上海人信心满满。
可是造飞机不是造车,谁能想到这架运-10几乎成了“钢铁巨兽”?上百人设计图纸,几千人试验装配,耗费了整整十年,终于迎来1980年的首飞时刻!
随着一声轰鸣,运-10终于腾空而起,可没想到,它的高光时刻却也是终点:试飞仅两年,项目搁置,终究因现实的压力倒下。
主席一句话,上海造飞机!1970年夏天,上海的厂房里传来一阵阵机械的轰鸣声。就在这时,毛主席一句话传来:“上海工业基础这么好,搞飞机嘛!”
一句话,成了上海航空业的新起点。几天内,代号“708工程”的大型客机项目在上海正式立项。周总理一声令下,上海人热情高涨,开始了中国首架大飞机的研发工程,项目代号为运-10。
然而,造飞机可不是造自行车,单靠热情显然不够。上海市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工程师、工人,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技术基础薄弱、设备不足、经验匮乏。
这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团队设计方案时参考了波音707的构造,但受限于当时的工业条件,能模仿却难创新。
1973年,运-10的设计方案基本敲定下来:采用四发布局的机翼吊挂发动机,最大载客量124人,航程8300公里。
这架飞机既要满足民用需求,又要在特殊情况下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提供专机服务。这让设计团队的任务变得愈加艰巨,但大家热情高涨,决心要让这架飞机飞向蓝天。
整个设计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技术员们对着图纸反复推敲细节。原本设计的大型起落架需要五万吨级水压机锻造,但国内没有合适的设备,最后只能改为零件焊接,这种“土法上马”的方式让整个团队的压力越来越大。
项目进展一波三折,设备和材料缺口极大,可即便如此,大家仍然咬紧牙关向前推进。
技术难题如山,“从零起步有多难”设计图纸敲定后,接下来的挑战就更显严峻了。发动机是大飞机的“心脏”,而原计划的涡扇-8国产发动机迟迟未能达到标准,最后团队只能用进口的JT3D发动机,暂时替代。
但“洋设备”和“土技术”的结合过程并不轻松,从适配到调试,整个项目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976年,运-10的静力试验样机终于完工,团队将它放在平台上,做了一次次的静力破坏试验,用来检测它的结构强度。
这个过程宛如一场“残酷”的考验,团队不断对机翼、机身施加极限压力,直到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978年,运-10在各项试验中表现良好,终于具备了首飞条件,团队士气高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历史性的一刻。
但好事多磨,细节检查过程中依然是问题频发。运-10的首飞准备工作如履薄冰,光是系统大检查就进行了四次。
由于技术不过关、工业水平低,许多零部件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机舱内显示器和滑油指示表都是波音707的专用部件。可以说,这架飞机是国产零件和进口零件的混合体,让技术员们头疼不已。
1980年9月26日,运-10终于迎来了它的首飞。那一天,机库外站满了航空人,大家一边紧盯着飞机,一边默默祈祷。
一声轰鸣,运-10顺利起飞,腾空而起。这一刻,设计团队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首飞成功,象征着中国在大飞机领域的“第一次飞跃”。
然而,欢喜之余,问题随之而来。运-10的试飞性能与预期有着不小的差距:它的噪音偏高、油耗过大,综合技术水平仍旧落后于国际市场上更为成熟的机型。尽管运-10首飞成功,但在实际应用上,前景并不乐观。团队开始担忧,这架飞机是否能真正投入市场。
梦碎何因?“飞不起来的大飞机”运-10首飞成功后,设计团队心中五味杂陈。虽然象征意义重大,但运-10的实际性能却让人头疼。
1982年,民航局的一份报告给运-10项目泼了冷水,明确指出这架飞机在技术、经济性上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在市场上获得认可。
这一报告无异于给了团队当头一棒,原本指望运-10投入民航市场,但现实却让这个梦想渐行渐远。
项目面临的资金压力日益加剧。早在1970年项目启动之初,便投入了数亿元,而继续推进运-10的制造、测试和推广将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尽管上海市曾多次申请追加资金,但最终支持迟迟未到。1984年,运-10的经费正式告急,项目陷入停滞,团队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
到了1985年,运-10的最后一次飞行划上了句号,项目正式搁置。这一刻,设计团队的热情化作了无尽的遗憾。
运-10项目从启动到搁置,历时15年,技术人员们投入了无数的精力和汗水,但最终未能走到尽头。
项目搁置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经费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航空工业基础上的薄弱和市场需求的缺乏。
运-10的经历,为中国的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它证明了造大飞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单靠技术人员的热情无法撬动这个复杂的行业。
此后的几十年,中国航空工业逐渐转向合作生产、技术引进的模式,努力在技术和工业基础上追赶国际领先水平。
今天的中国大飞机C919项目正是承载着这样的积累和梦想,逐步向国际市场迈进。运-10尽管没能实现最终的飞天梦,但它奠定了中国自主研发大飞机的决心和信心。
正如“运-10之父”马凤山所言:“像一个没有来得及排练就被推上舞台的剧组,演出了一台大戏的第一幕。”
在上海商飞的展览馆中,运-10静静地伫立,前方的石碑上刻着“永不放弃”。这四个字,不仅是对运-10项目的致敬,更是对无数航空人奋斗精神的铭记。
今天的航空人带着前辈的梦想,一步步让中国的大飞机重新飞向蓝天。这条路充满艰辛,但运-10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成了激励后辈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条路很长,注定不平坦。然而,运-10的遗憾,C919的成功,都见证了中国人不懈奋斗的脚步。
参考资料
首飞44周年,是时候谈谈运十下马背后的故事了 观察者网 2024-09-27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