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行情,怕是又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只用了3天时间,指数重回3000点!让股民见识到,什么叫昨天爱答不理,今日高攀不起。这不,晚上的A50期货又暴涨,空头直接投降!
市场涨的让人头晕目眩,很多新手这才发现,原来股市还可以这样涨,三根大阳改变信仰,牛归速回的声音又来了!
可惜就剩一个交易日了。这就像刚吃了WG脱了裤子,结果被扫H抓进去1个星期。建议取消国庆假期,让股民继续大战一个星期。
段子就不多说,还是言归正传。昨天刚说了,货币政策不够,今天财政政策就如约而至。今年9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罕见地讨论了经济形势,彭博还有传言说更换了经济智囊。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在态度上是有了比较大的转变。这一次政治局经济会议,主要有这么几个要点:
① 总:努力完成5%的经济目标
会议指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就7、8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估计增速在4.5%左右,想要完成全年5%的目标,也就意味着4季度要有大动作,才能完成5.5%左右的季度增速。相比较3季度4.5%,还有一个百分点的空间,这是对财政政策大小的一个标尺。
② 进:保证必要的财政支持
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这一段,基本上相当于回答了上面的问题,通过加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特别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来获得融资资金,把钱从银行转移出来。
③ 稳: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罕见的用了一个目标性的词,叫做止跌回稳,同时,并没有说要放开地产,基本上就是说各种限制措施要去掉,但仍然不鼓励地产,相当于擦屁股的角色。
④ 钱: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直接涉及股市的就这一个点,但是用了一个词,叫做堵点,啥意思,就是要把钱引导股市上去。也就是说,要主动管理市值,说明已经认识到资产价格对经济的影响。
⑤ 法:兜牢民生底线
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要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这些财政政策,基本上和我昨天文章里面的判断差不多。主要还是对民生方面,但很多人期待的基建投资是没有的。
具体政策,会议上没说。但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计划推出新的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发行约两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以应对通缩压力和经济增长放缓,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
消息人士称,财政部拟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刺激消费,部分资金计划用于补贴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型设备升级,部分资金将向两孩或两孩以上家庭提供每孩每月约800元补贴(不包括第一个孩子)。还计划透过单独发行特别国债再募集1万亿,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债务问题,缓解去杠杆压力。
此外,中国政府还计划加大对中小企的阶段性补贴,如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以降低中小企的经济成本。消息人士称,部分措施最早在本星期公布。
显然,未来一段时间,会陆续出台促经济的各种政策,这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十分重要。但是,财政政策的力度,仍然是一个迷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一次A股的上涨,并没有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同步上涨,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背离。虽然说,部分原因是市场传言,沙特顶不住了,准备放弃减产,打不过就加入,进入原油增产的大军。
真正的大反转,往往是股票和商品的同步共振。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股市不会涨,2015年牛市的时候,商品也很怂。但,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一次政治局的表态,传递出政府要稳经济、对抗通缩的决心,对市场信心的改变,十分重要。下面,这张图,就很好地反映了市场心态的变化。
原来,政府一直采取的是紧信用的政策,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主动去杠杆,进入通缩。这个过程,也很痛苦,消费收缩、政府支出减少、投资减少,只有出口在支撑,持续了3年时间。
而这一次,政治局的表态,以及央行下场(回购贷款)的行为,都说明了一个事儿,即中国的去杠杆,正式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通胀去杠杆阶段。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参考《中国经济现状:通缩去杠杆的拐点在何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谈到了一些具体拐点的指标,而现在央行和政治局的表态,恰好说明,通缩去杠杆阶段,或许已经结束,我们正式来到去杠杆的第二阶段——通缩去杠杆。
这一阶段,呈现2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央行对资本市场的关注,以及财政政策的力度会比较大,用以填补私人投资的不足,转移居民和企业杠杆。
但,不要过于着急的认为,立马就能全力做多了!
现在的情况,只不过相当于汽车开始转向,还没有到加速的阶段。财政政策的态度已经摆出来了,但是具体的规模还没有落地。2万亿、5万亿还是10万亿,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
关于股市,我还是维持之前的看法《牛没来!但底大概率应该是到了!》。牛市的形成需要集合一定的条件,就像美国过去2年的牛市一样,减税、放水、AI变革,一个也少不了。
A股想要有牛市,光是靠央行抬轿子,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股市上行的核心动力是企业利润的抬升,短期有政策预期、有增量资金、有外资进入,带动一轮行情不成问题。中信建投首席说,A股市场主要指数有望挑战5月的年内高点的判断,可能性不小。
对冲基金传奇人物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在一档节目甚至表示,“我原以为美联储上周的降息决定会导致中国放宽政策,但没想到他们会使出那样的大招。这是一个彻底的转变。”当泰珀被问及买了什么中国资产时,他回答称,“什么都买,我会买ETF,也会买期货,所有的都会买。”
很多人把这次央行的行为,和日本央行下场买股票进行对比,2010年日本央行下场之后,日股涨了3倍,但绝口不提日本股市此前跌了10几年,以及日本货币在此期间贬值了1倍(兑美元贬值1倍,实际贬值幅度更大)。
前一段时候,大家很悲观,我花了不少的功夫要让大家看到光明的东西,比如中国制造业庞大的优势、非常出众的出口等等。现在,我也要提醒大家:不要光看到政策的好的一面,我们还要看到一些坏的方面。长期来看,中国处在房地产和基建共振的下行周期,这一点没有变,新经济还没能扛起大梁。比如钢铁、玻璃、板材、建筑材料等等,这些房地产相关的产业,才刚刚进入到一个去产能的过程中。它们对经济的刺激,还远没有到最深处。
所有人,都应该问一个问题:当前的政策力度,够不够对冲房地产下行周期带来的冲击波?如果按照路透社透露的2万亿来算,还是有点紧巴巴的。
所以,我们不要一看到政策转变,就立马扑上去,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政策的落地力度。说起来很容易,把股市抬起来也很容易,但抬起来之后呢?根子的东西,还是在供给端,把产业做起来,想不涨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