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记者 郑方圆
10月16日,澳大利亚网球协会与爱奇艺在上海宣布双方续约4年。按照协议,从2013年起便在中国大陆转播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爱奇艺,将在2018-2021年间里继续保持澳网在中国市场的网络独家转播。
在网球赛事的互联网视频转播领域,爱奇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活跃度和绝对的优势。今年7月份,它从乐视体育手中拿下了2017-2020年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新媒体版权。在巅峰时期,乐视曾一度打造了超过200家体育媒体版权的庞大帝国,但随着贾跃亭的乐视体系快速崩塌,爱奇艺趁机将ATP这一重大赛事收入囊中。
截至目前,除了法网和美网之外(均在腾讯体育手中),爱奇艺几乎垄断了国内网球新媒体的所有资源。
体育只是娱乐的一部分
除了对网球“情有独钟”,爱奇艺对其它“小众”体育赛事也颇为青睐。在其官方网站上,还有高尔夫、搏击格斗、美式橄榄球等赛事频道。但在篮球、足球这类热门赛事上,爱奇艺似乎比较冷淡,只是在网站上展示了一些时长几分钟的视频集锦。
对于这样的体育布局选择,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曾表示,没有对标某一公司或平台,只是选择跟自己品牌调性相关的赛事内容。“在我们看来,体育是娱乐的一部分,选择合适的赛事来提供给用户。”
一直以来,这家由百度控股的公司将受众定位为“全球广大的年轻用户群体”,并力图展现出出自身对于“品质”的追求。
这部分解释了它为何高度重视那些体现“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的运动,但另一个事实是,对体育版权的争夺,说到底还是资本的游戏。
虽然背靠着百度这个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集团,但根据百度年报,2014-2016年,爱奇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运营亏损额分别约为人民币11.1亿元、23.8亿元和27.7亿元。
在亏损还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爱奇艺在体育方面的投入能持续多久,无疑要打上问号。尤其在体育内容很难说是爱奇艺赢利版图中的重要棋子这样的背景下。
直观的一点是,观众无法把它与体育视频直播网站划上等号。在这个更加垂直细分的领域,苏宁旗下的PPTV已经集齐了各大主流足球赛事的版权,腾讯在篮球领域则拿下了NBA等热门IP。没有足球、篮球这两项受众面最广,观赛热情最高的赛事,仅在相对冷门的网球、高尔夫、马术等运动上发力,体育对于这个平台的意义,似乎只是边缘化的部分。
电视剧、综艺节目是爱奇艺最大的流量入口,当然它也舍得花重金投入。此前风靡的《中国有嘻哈》爱奇艺砸了两个亿,不过相比自制综艺,在网剧的版权购买上,爱奇艺更舍得花钱,10月15日,爱奇艺从欢瑞世纪手中买下了《天乩之白蛇传说》和《盗墓笔记3》,两笔授权费总计达到6.18亿。而当时从乐视手中接下来的ATP,爱奇艺每年的花费不超过2000万美元。
耿聃皓也强调了体育是泛娱乐的一部分,“体育项目众多,新媒体版权投入的成本又非常大,在商业盈利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慎重挑选版权。”
付费观看试水版权变现
尽管盈利前景还不明朗,但爱奇艺已经开始了在体育版权变现方面的尝试——其网球会员服务将在年底正式上线,用户在购买年卡或月卡之后,将获得相应的赛事观看服务。
通过网球赛事试水体育版权变现,爱奇艺有它的逻辑。囊括了这么多的版权,不能变现无疑就是内容的浪费,况且在中国,网球赛事的关注度在名将李娜之后逐年上升。
刚刚结束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失去了两个超级网球明星——德约科维奇和穆雷之后,中网依然保持了与去年持平的上座率和票房,并且在商业赞助方面,拿下了42家赞助商、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澳网则有着天然的优势——中澳之间两个小时的时差以及赛程安排与中国的春节假期,这也让它成为了爱奇艺网球赛事中最优质的转播资源。根据爱奇艺提供的数据,2017年澳网观众数最多的五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二,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澳网最大的国际转播市场和收看观众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今年的澳网比赛,中国观众超过5900万,相较于2016年增加了84%。
当然这个数据无法与中超每年几亿的观众相提并论,但眼下,网球赛事在中国的热度的确在逐年升温。
与此同时,一度习惯于免费收看比赛的中国体育市场,也开始教育消费者为高品质的版权赛事付费。
2007年,曾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英超在中国3年独家转播权的天盛体育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但却失败于激进的商业策略——全部比赛通过自有的付费频道播放,单月点播188元,全赛季1880元。这样的策略没有得到的球迷认同,第二年,天盛体育亏损1.9亿元。
此后接手英超版权的新英体育要谨慎得多。2014年新英体育推出了“60%版权免费直播+40%付费直播”的模式,版权分销+付费转播+广告收入让新英体育也实现了盈利。从财务数据来看,新英体育2016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为7.05亿元,净利润为1.78亿元。而今年1-5月,新英体育的净利润已达1.76亿元,几乎与2016全年相当。
但拥有西甲转播权的PPTV,其今年针对部分比赛进行收费的尝试,效果则并不理想。其推出的一系列会员付费观看套餐,包括单场会员、球队死忠会员和赛事畅享受包等,被球迷普遍吐槽“价格偏贵,体验糟糕。”
而此时进入体育版权变现这一“竞技场”的爱奇艺,究竟能获得多少愿意为其网球这样的“小众”内容买单的用户,还需要市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