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她愿意,完全可以效仿武则天做女帝,为何最后自己放弃称帝?

史理爱学思 2024-10-28 02:33:57

说起刘娥,她是北宋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

刘娥临朝的时候,穿着龙袍接受群臣朝拜,朝野上下都得看她的脸色。连寇准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至死都不还政给仁宗。

可要说她贪慕权力吧,她又很清醒,有大臣暗示她可以效仿武则天,她却又不以为然。

始终止步于皇太后,而不是迈出那最后一步呢?没有像武则天一般成为女帝,这是为什么呢?

一、悲惨身世

都说真宗的皇后刘娥的出身低贱,可是她的起点并不算低。

刘娥祖籍山西太原,她爷爷刘延庆,是后晋、后汉的右骁卫大将军。她爹刘通,后来跟着宋太祖混,干到了虎捷都指挥使,因为还兼职嘉州刺史,一家人就搬到了四川华阳。

刘娥的老妈庞氏,怀她的时候,梦见月亮掉进怀里,按理说这是大吉大利的兆头。

只可惜刘娥还没享受到家族的红利,她爸跟着太祖去打太原的时候,在行军的路上就挂了。她妈伤心过度,也撒手人寰。

就这样,还在襁褓的刘娥成了孤儿,被送到了外婆家。

不过,她外婆家没把她培养成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却让她走上了唱歌跳舞的道路。刘娥音乐细胞活跃,没多久就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歌星。

在古代,歌女可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职业,所以正常家庭都不会让女儿走上这条路,因此,可见刘娥小时候的日子过的很苦。

而且,在别的小孩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刘娥就嫁给了当地银匠龚美,已经开始得学着怎么持家了。

龚美觉得四川这地儿行情不好,挣不到钱。就带着刘娥跑到了汴梁做了北漂。

以为到了京城,刘娥以为就能和老公过上稳定富足的小日子了,结果却更惨。龚美竟然因为又混不下去了,竟然把刘娥给卖了!

然而“被卖”这件事,对于刘娥来说,虽然是失去了不幸的家庭,却也是她传奇人生的开始。

因为刘娥被韩王府的大管家张耆给买下了,然后转送给了韩王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二、皇后养成记

想当年,十五岁的刘娥就被韩王赵恒看上了,两人感情好得不得了,天天腻在一起。

赵光义对此颇为不满,干脆利落地下令将刘娥逐出门外。

但赵恒哪里舍得?便上演了一出宋版的“金屋藏娇”,还是把刘娥偷摸安置在张耆的家中。这一藏,便是十四年。

赵光义一死,赵恒二话不说,就把刘娥接进了皇宫。

别以为这是童话结尾,王子公主幸福的在一起了,因为赵恒这些年可没少找老婆,刘娥初进宫后,也没得到啥名分。

但刘娥可不是一般人,她很快跟赵恒的宠妃杨氏成了好闺蜜,两个人在后宫里互相扶持。

刘娥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了十年。

可突然之间,她就像是被命运之神眷顾了一样,噌噌噌地就升到了四品美人的位置,后来还一路高歌猛进,成了修仪、德妃。

据分析,可能这期间,是刘娥那处理政务的过硬本领起了作用。那时候赵恒精力不济,刘娥就默默地帮他扛起了不少公务。

不过,刘娥接下来的这一手,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也许怕别人欺负自己娘家没人,她竟然把自己的前夫哥加人贩子龚美认,作了干哥哥,龚美也趁机改姓刘,前夫家就这么摇身一变成了“娘家”。

公元1007年,皇后郭氏去世了。

这下,赵恒心里就盘算着把刘娥扶正。可那些朝堂上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摇头晃脑的,说刘娥出身卑微,还做过歌女,不配当皇后。

赵恒一听,那叫一个火大,直接就把带头唱反调的赵安仁给“踢”到地方上去了。这一脚,也把其他大臣们惊的哑口无言,索性问也不说了。

公元1010年,赵恒去看刘娥,顺道“临幸”了她的侍女李氏,结果李氏怀了龙种。

皇子还在襁褓中,刘娥就和赵恒商量,将这个皇子认领为自己的儿子,并请盟友杨妃代为养育,这便是日后的宋仁宗。

因为这件事皇帝点头了,因此谁都不敢提,所以,仁宗也就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

有了皇子的加持,刘娥终于在公元1012年顺利被册封为皇后,那时候她已经43岁,对古人来说已算高龄了。

三、掌控朝政

《梦华录》里有个神秘角色——皇后,虽全程没露脸,但全剧都是她的影子,她的原型就是宋真宗皇后刘娥。

刘娥妥妥的是个实力派女神,她不仅把后宫那摊子事儿治理得服服帖帖,赵恒熬夜加班处理国事时,她也是个不离不弃的好帮手。

刘娥书读得多,脑子转得快,记性更是好得让人羡慕。那些让人头疼的政务难题,到了她手里,轻轻松松就给解决了。

天禧三年,太白星大白天就出来了,占卜师说这可是“女主昌”的预兆。那时候,皇上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刘娥就开始逐渐接手朝政。

而这一接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那些文臣们,一个个心里都不痛快,他们生怕大宋再出了第二个武则天,于是便开始四处造谣,说刘娥这是要造反。

皇上听多了这些话,心里也开始犯怵。他怕刘娥太厉害,到时候赵家的江山都要改姓了。

于是,他就私下里跟自己的心腹周怀正商量,想让太子提前接手国家事务。

宰相寇准一听,立马进宫跟皇上密谋“太子监国”。

结果这事儿还是走漏了风声,刘娥马上找皇上质问,可皇上却缩回去了,说自己不记得跟寇准说过这事了,把锅全甩给了寇准。

刘娥、丁谓他们一合计,就把寇准踢出了朝堂,让丁谓接替了他的位置。

寇准那边的周怀正,看计划泡汤了,知道刘娥、丁谓不会放过他,就准备搞个大的——兵变!

结果手下还是不靠谱,提前跟丁谓透露了消息。

第二天,周怀正他们就被一锅端了,周怀正还丢了性命。

后来,丁谓他们又借着“伪造天书”的事儿,继续打压寇准他们。寇准的心腹朱能,不甘心坐以待毙,起兵反抗,最后还是失败了,也自杀了。

为了彻底扳倒寇准,刘娥干脆假传圣旨,把寇准的爵位一削再削,从相州贬到安州,再从安州贬到道州,最后被贬到雷州。

寇准连遭三贬。而皇上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有一天还问身边的人,怎么好久没见寇准了,旁边的人都不敢吱声。

经过这一波操作,刘娥就让9岁的小太子赵祯,开始跟着大臣学处理政务,准备接班。

她自己就在后宫忙着批奏章,而皇上赵恒就安心享受他的退休生活了。

四、临朝听制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12岁的赵祯接班,成了宋仁宗。

这时候,宰相丁谓看皇帝年幼,就想架空刘娥,独掌乾坤,结果被刘娥一眼看破。

刘娥在承明殿开大会,直接把丁谓的罪证甩出来,当众就给他治了罪。

本来刘娥想干掉丁谓,但群臣求情,说宋朝不杀士大夫,刘娥才勉强同意把丁谓贬到海南岛的崖州,让他去流放十五年,不料这家伙心态挺好,最后竟然比刘娥还活得长。

经过这件事儿,刘娥算是彻底醒悟了:手里没权,心里不慌那是假的!

于是,54岁的她,打着宋真宗的遗嘱旗号,开始“临朝称制”。

每隔五天,她就带着小皇帝赵祯去承明殿打卡,皇上坐左,她坐右,中间还拉个帘子,开启了大宋“垂帘听政”的先河。

刘娥确实很有武则天那范儿,她给自己弄了身男性帝王的龙袍,出门坐大安辇,仪仗队的排场,甚至比男性帝王还要壮观。而刘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她才是老大。

后来,有朝臣上书,暗戳戳的请刘娥效仿武则天称帝。

刘娥似笑非笑的询问朝臣看法,然满朝文武支支吾吾,竟无一人敢言,最后只有直男鲁宗道说:这样做,皇帝咋办?

刘娥轻扫了他一眼,还是把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刘娥,绝不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刘娥这次确实有心借着此事儿,试探一下朝臣有多少人是向着她的,但打心底里,她也确实不打算称帝。

她心里明镜似的,自己跟武则天还是差了好几步。

因为刘娥称帝没有意义,她在宋仁宗初期实际上就已经是半个女帝了,只是差个名位而已。

而且刘娥也不像武则天那样,有根基深厚的娘家族人支持,她唯一的娘家族人,就是她得势之后认的前夫哥龚美,龚美对她也起不到什么帮助作用。

所以,刘娥没必要去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再说了,刘娥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她称帝之后,皇位传给谁?传给前夫龚美的后人吗?那不可能。

别说人心不服,她自己也不服。

龚美搞不好现在比谁都希望她称帝,以后名正言顺让子孙继承大统,她没这么蠢,费尽心神为了一个不中用的前夫哥铺路。

况且赵祯虽不是她亲生的,但也算在身边抚养长大,多少有些感情,加上她眼光独到,看得出赵祯这孩子是有能力继承大统的。

于公于私,她都没有理由称帝。

由此可见,刘娥在称帝的事情上是非常有分寸的,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五、身后清白

大家提起她刘娥,都说她有吕后、武则天的才华,却没那么狠毒。

不过,她对权力也是真爱,一握就是十一年,连仁宗长大了都不舍得放手。

但话说回来,刘娥执政确实是干了不少实事的。

她结束了荒唐的“天书”运动,摆平了党争,还推出了发行交子等一揽子强国富国的政策,给仁宗留下了一个国泰民安、富饶的江山,为后来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到了公元1033年,刘娥病重。

她知道这次躲不过去了,就赦免了之前贬的大臣们,包括寇准、曹利用这些政敌,还把丁谓给召了回来。

刘娥去世后,仁宗不明白刘娥临终前为啥扯自己衣服。参知政事薛奎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说刘娥这是不想穿着龙袍走。

仁宗恍然大悟,立马让人给刘娥换上了太后的礼服。

虽然,刘娥对仁宗的身世一直瞒的很紧,甚至为了把仁宗母子给隔开,还让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去给真宗守灵。

可在仁宗的教育上,她可是下了血本,尽管严得让仁宗有点怕,但仁宗是个聪明娃,还是明白刘娥是为他好。

刘娥刚走,赵家皇族里那个一直装疯卖傻、称病不朝的八王爷赵元俨蹦出来了。他爆了个大料,说仁宗其实不是刘娥的儿子,是李氏生的,而且刘娥把仁宗亲妈给害死了。

仁宗一听,火冒三丈,立马派人把刘娥亲族的府邸给围了,还亲自去看了李妃的灵柩。

结果一看,李宸妃那是被高规格下葬的,面色跟活着一样,仁宗这才明白,他亲妈是自然走的,刘娥从来没亏待过她。

仁宗又想起刘娥的好,就感慨说:“人说的话,哪能全信啊!”

后来他又知道,刘娥还派人去找李妃的亲属,只找到了李妃的弟弟李用和,还给他安排了个官做。

仁宗感动得热泪盈眶,亲自到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

不过,刘娥临死前赦免的那些政敌们,一看她走了,就开始各种黑她。他们不但写奏章诋毁她,还跑到民间去写各种文学作品来抹黑她。

仁宗一听这消息,火得不行,立马下旨,不管朝廷还是民间,都不准黑刘娥。

但宋朝的有些文人也是出了名的“没节操”,他们颠倒黑白,写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把他们自己写成了忠臣,而刘娥则被塑造成了恶魔。

后来这故事又被写进了话本小说,到处传唱。

因为剧情太符合人民群众对正义的诉求,所以最终越传越广,刘娥也就被越描越黑了。

六、结语

刘娥这位从孤女到皇后,再至临朝称制太后的传奇女性,她的政治手腕与人生智慧确实令人赞叹。

面对称帝的诱惑,她最终选择了放弃,这背后是对丈夫的深情忠诚、对现实局势的精准把握,以及她个人内心的坚定意愿。

刘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启示: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精彩。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皇后刘娥“垂帘听政”》晏建怀

中国知网《宋真宗刘皇后(刘娥)不称帝的原因探析》王霄云,马泓波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