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的下午,阿雪来到了咨询室。
她身材适中,衣着和发型整洁,皮肤白皙,言语表达清晰,话语不多,神情略显紧张。
阿雪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女生,她从老家来到市区,两地环境和文化差异大,同时阿雪和原来的亲人、朋友分离,需要重新认识新的朋友。
这给阿雪带来了不少困难,适应不好导致她安全感缺失。
阿雪认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经常会感觉烦闷,情绪易怒且无法自控。
她对自己要求很高,很关注和在意别人的评价。
阿雪刚来市区时,父母工作较忙经常较晚回家,有一段时间她经常放学自己回家。
一个人在家里,阿雪总是担心会出现意外情况,感到紧张、恐惧、无助,有时甚至会哭出来。
这段痛苦的经历给她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现在她也时常会回想起之前的经历,重复当时的状态。
阿雪小时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上初中后才来到市区和父母生活,这使得她和父母的关系疏远。
阿雪的父母工作较忙,不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动态,也没有主动关心和关爱孩子。
阿雪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父母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年龄更小的弟弟身上。
因此,阿雪在遇到事情时以及心里有想法的时候不愿意向父母倾诉,同时也较少向朋友倾诉,社会支持较少。
我:很高兴你能信任我,愿意向我分享你的困惑,能和我说一下,你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阿雪:我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情绪也不太好,易怒,遇到周围同学吵闹,有人碰我,拿我东西的时候,会感觉很烦,控制不了自己,对他们大喊。
阿雪说现在班里的有些同学会说坏话,感觉班级氛围不太好,之前在老家和其他学校的同学不会这样,她很怀念老家的小伙伴和家乡美丽的风景。
在和阿雪的深入沟通中,我了解到,阿雪不能容忍自己做得不好,很关注和在意别人的想法。
她经常感觉像是心里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很难受,会在晚上偷偷地哭。
我:这块石头通常什么时候会出现?
阿雪: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会让我感觉不舒服,晚上就会不停地回想。
她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会比较在意,因为父母为了她和弟弟上学的事,在附近买了房。
因此阿雪很担心家里的经济问题,觉得给父母带来负担。
我:你觉得父母为了你和弟弟上学买房,负担很重,父母和你们说过这个问题吗?
阿雪:没有。
我:那你曾经把这个想法和父亲母亲说过吗?
阿雪摇头。
我:平时,你会把自己所担心的事和谁说呢?
阿雪:谁都不会说。
阿雪说自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对自己很好,初一年级的时候来到市区和父母一起住,后来奶奶也一起过来。
母亲比较温柔,但不太能理解她,父亲比较暴躁,经常不理人,阿雪找父亲说话时,父亲总是会说“别烦我”,这让她感觉很疏远。
所以阿雪平时只会和父母说有趣的事情,不会说不开心的事,认为可能会给家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但弟弟在家里什么都会说,阿雪认为弟弟不懂事。她有两个好朋友,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但主要会聊一些愉快的话题。
对于不开心的事情主要是通过网络,通过安慰其他同样有痛苦感受的人来抒发自己的痛苦。
我:这种痛苦的感受是一直持续的吗?
阿雪:过生日,有开心的事的时候不会感到难受,回老家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也会很开心。
阿雪对自己长期的痛苦状态感到困惑和怀疑,也有些恐慌。提及痛苦的来源,她说自己好像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她说近来的一周里周日比较开心,因为弟弟参加比赛得奖了。
我问阿雪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她说喜欢唱歌,有空的时候会私下自己练习,并在唱歌的时候会惊讶、激动,自己居然可以唱出这么好听的歌曲。
但她没有告诉家人,觉得这不值一提,还担心如果在外面报兴趣班会花很多费用。
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助她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中事物的感受后,我向她表达,很高兴她能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并向她解释,不能自己判断是否有心理问题,每个人都可能经历一些痛苦而产生抑郁情绪,这是正常现象。
我愿意和她一起调整,进一步探索自我,分析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
我和阿雪母亲说了她的主要表现和内心的想法,对于她对家庭经济负担的担心,母亲表示很惊讶,因为阿雪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主动找母亲谈心。
通过对阿雪母亲的家庭指导,母亲意识到平时乖巧懂事的女儿,有很多家长不知道的烦恼,表示会主动关心和了解女儿。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雪的病理性记忆,小学二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父母回家很晚,她经常一个人在家,感觉很害怕,有时会哭泣,有被遗弃的感觉,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非常焦虑。
后来就会经常入睡困难,总是想一些烦心事,要几个小时才能睡着。
阿雪还说她害怕一个人待在黑暗的地方,有一次家人为了让她勇敢一点,傍晚把她一个人留在外面,她感觉反感、抵触,想要有人陪着。
有时白天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会害怕,随时做好准备以防出现意外。
我对阿雪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害怕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雪在校园里变得更加开朗,她会主动过来和老师打招呼,也会和朋友分享她的生活。
她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眼神,主动地发言和思考,和同学讨论交流的身影,阿雪的变化让我发自内心地为她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