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通俗化的一次尝试(旧作新读)

思聪谈社会 2024-12-04 10:58:51

老詹小注:

重新阅读旧作《活得有滋有味》,

选择一些文章,转载于公众号,

老詹此一尝试,受到读者欢迎。

不过,仔细看了看,当年关于改革开放方面的文章,写了不少。

虽然各有侧重,风格不同,但主题相似,内容也难免有些重复。

所以,关于改革开放的大文章,就不选了。

今天,选择一篇风格味道很不一样的文章。

这是我对于经济报道“通俗化”的一次尝试。

我把这种尝试称为“第二种翻译”。

曾经以此为题,参加报社演讲,还拿了一等奖。

自那以后,写作通俗化,成了我一辈子的追求。

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

写作背景:变艰涩为通俗,当一次成功的"翻译"。

杨尚德副总编辑到国家计委开会回来,交我一叠材料说,小詹,这是国家计委召开的一个关于规模经济的会议。内容非常重要,你看能否写篇文章,给介绍介绍?

我仔细翻看材料。心想,要把规模经济这个比较陌生的词儿说清楚,可不可以借用生活中的例子呢?于是想到了"煮饺子"这一比喻。我相信,凡是吃过饺子、煮过饺子的人,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明白什么叫做规模经济。

文章发表以后,在报社内外,颇受好评。当天编前会上,有人评论说,这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深入浅出的文章,相当有特点。

特点是什么呢?在其后不久报社举办的"业务演讲会"上,我把它称为"第二种翻译"。

我认为,记者,尤其是经济记者,日常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巧妙地当好这样的"第二种翻译",变艰涩为通俗,让人易于消化,易于吸收。

听说,此文后来曾被首都一些高校新闻专业作为范文,讲解如何把经济报道写得深入浅出。

我比较珍惜这篇文章,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代表作”之一。以此为开端,我开始更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当好"第二种翻译"。

它使我在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上获益匪浅,产生了一次小小的飞跃。

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

朋友,如果我向您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帮我煮一个饺子,地道的韭菜、肉末、虾仁做馅儿,精白粉做皮儿的"三鲜饺子";但不要多,只煮一个。您一定会说,别开玩笑了,要吃,咱就好好下一锅,只煮一个,谁那么傻?

是的,即使只煮一个饺子,也得买菜、剁馅、擀皮儿、包馅、生火、烧水、下饺子……一道程序不能少,饺子虽然还是饺子,那"成本",恐怕就高得令人咋舌了。

但是朋友,您可知道,在咱们的一些地区、一些企业,过去、现在(或许将来),还正干着"只煮一个饺子"的傻事儿呢!

不过那不是煮饺子,而是办企业,出产品。

这就引起了"规模经济"和"产品经济规模"的话题。

"规模经济",是指有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即随着生产批量的扩大,产品的单位成本会下降,收益会上升。而这一定的起码批量,就是"产品经济规模"。

以我们熟悉的汽车为例吧。我国目前已有汽车生产厂 125家,平均每个厂年产量仅 5000辆,其中有近 100家企业的年产量竟小于1000辆!这样的批量,由于远未达到汽车生产的"经济规模",其成本和效益,也就无法与国外年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辆汽车的厂家相比,更谈不上与之相争了。

汽车的"经济规模"是多大呢?

年产 30万辆。

企业产品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弊端甚多,吃亏大矣。

首先,单位产品建设投资偏高,有限资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第二,单位产品物耗、能耗高,生产成本高,企业经济效益差,难以同国外产品抗衡。

第三,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大型设备。

第四,难以筹措必要的开发资金,从而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第五,不利于有限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

我们不妨再举一个棉纺业的例子。1989年,全国共有棉纺厂2088家,生产能力为3565万锭。其中万锭以下的企业多达1259家,平均规模为0.38万锭。由于小规模棉纺能力增长过快,加剧了原棉缺口,造成每年700万锭生产能力的设备闲置。万锭以下小厂的大量涌现,使我国棉纺生产能力低水平延伸,浪费原料,降低效益,减少创汇。

既然"规模经济"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乍一听会觉得陌生,一些厂长经理甚至不知道本行业本企业的"产品经济规模"是多少呢?

请莫奇怪,亦勿自责。对产品经济规模的研究,在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为了切实贯彻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国家计委有关司局、技术经济研究所,会同机电部、化工部、纺织部等10个部门,于去年3月开始着手全国第一批19种重要产品经济规模的研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了这些产品的合理经济规模的初步意见:

乙烯——年产30万吨。

炼油——年产250万吨。

合成氨——年产30万吨。

棉纺——年产3至5万锭。

电梯——年产2000台。

轿车——年产30万辆,一期规模15万辆。

冰箱压缩机——年产100万台。

……

请别小看这些简单得一目了然的数字。它凝结着大量科研、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以及一笔并不算小的调研资金。每一个数字,至少包含着调查分析以下7项不可或缺的要素:国外经验,中国国情,行业特点,资源状况,设备能力,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

行文至此,人们要问了:我国千千万万达不到"产品经济规模"的中小企业——当然还有不少大型企业——怎么办呢?难道统统要关门大吉?

答案当然并非这样简单。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提请人们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提出和研究产品经济规模,主要是着眼于经济的"增量",即新建企业的规模。比如,由石化公司和化工部承担的乙烯企业产品经济规模研究报告提出,"从宏观和长远利益出发,我国今后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主要发展30万吨的'乙烯装置'。同样道理,国家今后批准新建炼油厂,规模不应低于年产250万吨,合成氨规模不应低于年产30万吨……"

第二,至于现有"存量",则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可能,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改造、调整或维持现状,而不是简单地淘汰或强求它们都必须达到经济规模。比如,对于全国1060家1万锭以下的小棉纺厂,有关部门提出的方针是"认真整顿、限期改造";对一些地方骨干铝厂,国家将在原料、电力、资金三落实的条件下,"有计划、分步骤地改造,使其逐步达到3万吨的经济规模"……

第三,在我国工业各产业中,就其规模的经济性,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化学纤维等;

另一类是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产业,如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

第三类则是基本不存在规模经济性的产业,如家具制造、饲料工业等。

当务之急,是在事关国民经济大局的第一类产业中,按规模经济的原则组织生产,真正把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促使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缩短和世界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

"规模经济"这词儿,尽管对多数人来说尚属陌生,但请相信,不用太久,我们谈起它,也会象说起"三鲜饺子"般兴味浓郁,亲切熟悉。

(原载《经济日报 》1990年12月8日一版头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