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有人发现,有位将领的授衔情况十分“奇怪”。
他在革命时便已经是军政委了,与他搭档的将领不是成了大将,就是成了中将。而他自己却仅是一个少将。
可能是心中不服气,他每次在文件上署名时都会加上一个“少将”。
毛主席看后,不禁笑道:“这是有多大的委屈啊?”
这位将军究竟是谁?他为何只授一个大将?毛主席最后又是如何解决此事的?
悲惨的成长经历
这个人就是张广才将军。
他出生于湖北黄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家中世代靠租种地主家的土地为生。
但随着地主对他们家的剥削程度越来越深,一家人的生活开始变得愈发艰难。家中一年到头的收成,还不够他们还债的。
后来由于实在无力抵债,地主便直接派人将他们家唯一的牛抢走了。
张广才无奈,只好等别人将地种完,他再借了人家的牛,勉强将地种上。但此时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到了秋天更是比往年欠 收。
为了交租,他只好将家中仅有的三间房卖了出去。从此,一家人便再也没有了栖身之所,只能靠乞讨为生。
不久后,父亲便因积劳成疾病死了。而年仅十二岁的张广才便成了家中的支柱。
为了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他只身远离家乡,找到了一处砖瓦窑当了窑工。
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下,他有了一个能勉强糊口的手艺,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逃过被压迫的命运。那些贪官污吏、大资产阶级,时刻想着再从工人身上榨干最后一丝利益。
他也逐渐意识到,在这个旧社会受苦受难的不止他一个人,还有成千上万的穷苦百姓。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久后,全国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在我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也开始站到了历史舞台上,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权利。
张广才清楚地意识到,只有跟着我党走,才能摆脱贫困与压迫,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1928年,他辞掉工作,径直回到乡下,投身到革命队伍中。
他积极参加当地的农民协会,并联合乡亲们拉起了一支农民赤卫队,专门打地主、斗土豪,解放百姓。
凭借着敢打敢拼的出色表现,他很快就得到了组织的赏识。因此,他仅在参加革命三个月后,便被组织吸收为了党员。
当时组织本想派他去地方工作,但张广才坚定地认为,以当前的形势来看,最要紧的,也是最重要的,只有武装斗争。
只有积累与敌人抗衡的武装资本,地方工作才能得以发展和巩固。于是他毅然向组织申请到军队工作。
组织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便将他任命为了黄岗县独立团长。
从此,张广才正式开启了艰巨又危险的战斗生涯。
挥斥方遒的骁将
经过多年的转战,张广才带领部队打出了上百场漂亮的战绩。在他的守护下,我党在黄安一带的政权才得以稳步发展。
不久后,红四军来到了此地建立根据地。张广才卓越的工作能力很快就引起了徐总指挥的关注。
不久后,徐帅便向他递来了橄榄枝,张广才便顺其自然地加入了红四军。
之后,他被直接任命为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团政委,开始参与建立鄂豫皖根据地的工作。
1931年,老蒋对红四军的逐渐壮大感到惶恐不安,随即调集重兵向黄安攻来。
为了保卫根据地,徐向前总指挥决定对敌人进行“围点打援”,给予还击。
敌人进攻黄安时,在战斗前沿楔入了一个前哨据点,并由国军主力六十九师把守。
一旦此地陷入危机,老蒋必定会派人来支援。
六十九师师长名叫赵冠英,他的左眼在与我军对战中,不慎被我军战士打坏了。
从此他便记恨上了我军。攻占黄安时,他便一直叫嚣着要报这“一目”之仇。
为了对付这样的强敌,徐向前决定将阻援和攻城的任务都交给张广才。
接到任务后,张广才随即派了一部分兵力将黄安围了起来。而他自己则带兵到敌人援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
果不其然,见到六十九师被围,老蒋立即派了两个加强旅前去救援。
当敌人进入我军的埋伏圈后,张广才一声令下,立即带兵冲了上去。敌人当即被打得无力还击,只能静静等着被围歼。
老蒋心中焦躁,随即又派了重兵过去。张广才带兵抵挡一阵后,又佯装败退,将敌人引到了我军第三道设伏地点嶂山地区。
最后,我军凭借着地形优势,将敌人彻底拖垮。最后,张广才找准时机,立即对敌人发起总攻,一举将敌人援军消灭。
敌人援军被打没后,张广才又在师长王树声的指挥下,对守城的六十九师发起进攻。
赵冠英复仇心切。在张广才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后,他又亲自上阵带领部队向我军的指挥部进行冲锋。
就在这危难关头,徐向前率领援兵抵达,彻底摧毁了敌人最后一丝希望。
眼见再无胜算,赵冠英便找了一块破布蒙在了脸上,想要装作伤员趁夜逃跑。但没跑多久,他们就被几名红军战士抓获了。
战士询问他的身份,他只说自己是一名伙夫。恰好张广才经过此地,他敏锐地发现这名国军士兵的脖子异常白皙,顿时感到了不对劲。
在他的严格审问下,赵冠英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张广才抓住敌师长一事,也迅速传遍了全军。他也由此受到了徐向前的表扬。
主席的宽容
1932年,他凭着出众的功绩,被组织提拔为红25军73师师政委,与师长王树声正式开启了搭档之旅。
在红四军转战川陕时,他与王树声率领73师担起了先遣队的职责。
在打通入川通道后,他们随即发动了枣阳新集战斗,为掩护大部队进入川陕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一路上,张广才担负着军政两层重任。他一边打仗,一边执行当地的政治任务,为组织建立政权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不久后,73师扩编为第31军,王树声任军长,张广才则担任军政委。
后来,张广才便凭借着出色的指挥,配合兄弟部队,打退了刘湘的六路围攻,再次为部队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得不说,按照张广才在红军时期的资历和功绩,他确实有大将之才。
但可惜的是,他的军事生涯最光辉的时刻也止步于此了。
全国开启抗战后,张广才被调到了山西担任军事教育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组织很快就培养出了一大批军事人才。
而这些人才也在后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上。
不久后,日军便盯上了张广才所在的游击队。在一天夜里,日军调集重兵偷袭了这里,张广才也在激战中不幸中弹。
后来,他被抢救了三天三夜才捡回了一条命。但从此,他的身体情况便每日愈下,再也经不起奔波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便一直从事政工工作,鲜少再上战场了。
这也是为何他有着深厚的资历,却只成了一个少将。
毛主席得知他的不满后,也非常理解这位老将的心情。
主席在进行慎重考虑后,便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张广才的少将军衔不变,但可以给予他中将待遇。
对于主席的关照,张广才非常感动。他也为自己“幼稚”的行为感到了深深的懊悔。
从此,他再也没有闹过情绪,而是一心一意地坚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尽其所能地担负着一位人民公仆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