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殡仪车驾驶员王亮,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每年平均运送2000具遗体。
最忙的一天他出车23次,运送26具遗体这让他逐渐练就了一颗"铁心"。
惨烈的车祸现场他见过,独自面对凶杀案件遗体他也经历过,可他却始终过不了一道坎——面对儿童遗体时的那份沉重。
是什么让这位看惯生死的"老司机"如此难以释怀?
谈到接送遗体这份工作,王亮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这个1983年出生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的男人,童年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幸福美满。
9岁时父母的离异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被送到乡下的他,虽然享受着祖父祖母的百般疼爱,但缺少父母的管教让他渐渐变得叛逆。
"那时候真是不懂事啊!"回忆起曾经和街头混混称兄道弟的日子,王亮不禁苦笑。
高中时期的一次醒悟,让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于是他选择了参军,在部队的严格训练中重塑了自己。
退伍后的生活并不顺遂,先是在钢铁厂干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转行当了司机。
"说真的当时就想找份稳定的工作。"经朋友介绍他进入了民政局。
然而命运总爱开玩笑,原本以为是普通的驾驶工作,没想到是开殡葬车。
刚开始那段时间,他紧张得要命办公室和走廊的灯都得开着,生怕黑暗中冒出什么吓人的东西。
第一次执行任务就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那是凌晨4点多的高速公路,一场惨烈的车祸夺走了4条年轻的生命。
"最小的才20岁啊,那个场景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揪心。"
血腥味扑面而来,支离破碎的遗体让他几乎吐出来,但他还是咬牙挺住了。
更让他难忘的是第一次独自执行任务,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载着一具凶杀案的遗体,在没有路灯的乡间小路上行驶,这种经历简直是对胆量的终极考验。
家属们说好要跟车的,可半路上却不见了踪影,这让他的内心更加忐忑。
"那条路现在想起来都冒冷汗,感觉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长。"
就这样王亮在对死亡的恐惧和敬畏中,慢慢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殡葬司机。
随着时间流逝这份特殊的工作开始悄悄改变着王亮的生活。
他变得很少主动和人打招呼,笑容也越来越少,仿佛被生活打造成了一个"闷葫芦"。
就连他的衣柜里,都充斥着各种深色系的衣服,这让他看起来总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
"不是我想这样只是这工作久了,连说'你好'都觉得怪怪的。"王亮苦涩地说。
开殡葬车也让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修个车都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修车店的老板看到殡葬车就跟见了瘟神似的,各种理由推脱有的甚至直接把他轰了出去。
无奈之下王亮只好自学修车技术,硬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修车达人"。
"你说这车也是车,咋就没人敢修呢?"说这话时他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他的同事赵虹浩的遭遇更是让人心酸。
岳父知道他在殡仪馆工作后,二话不说就冲到家里,指着鼻子骂他"靠死人赚钱"。
赵虹浩的妻子参加个同学聚会,同学们直接说:"你可以来,但你老公别来了。"
这种歧视甚至延伸到了下一代,有同事的孩子在学校就因为父母的职业被孤立。
"唉大人受点委屈也就算了,孩子受这种苦真的挺让人心疼的。"
王亮也尝试过维系与亲朋好友的关系,可结果令人心寒。
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去看望亲戚,却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以后不用来往了。"这句话像一把刀,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亲戚们觉得他会带来"不祥",纷纷与他保持距离。
渐渐地王亮学会了不再期待,把所有的社交需求都收了起来。
"可能这就是命吧,既然选择了这行,就得接受这些。"
在这个充满标签和偏见的社会里,他们这些殡葬行业的从业者,仿佛成了一群"隐形人"。
在这个仿佛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里,王亮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每一具遗体背后都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但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那个13岁的心脏病少年。
那天的阳光格外明媚,可少年的离去却让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孩子的面容安详得像是睡着了,身上穿着最常穿的那套衣服,干净整洁。
父母把他最爱的玩具一个个摆在身边,仿佛这样就能让他开心一点。
"看着那些玩具我的心都碎了。"王亮说这话时眼眶有些发红。
当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孩子时,能感受到那双手的颤抖。
因为当地的习俗,父母不能送孩子最后一程。
他们跪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整个村子都笼罩在悲伤之中。
"那一刻我突然特别感谢老天让我的孩子健康成长。"
2018年3月的那个案子,又给了王亮一个不同的思考。
一位独居老人在打完牌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
让人心寒的是那些刚刚还和老人共处一桌的牌友,此时却无一人愿意帮忙抬遗体。
邻居们纷纷后退,像是躲避瘟疫一般。
"早上还能和你称兄道弟,晚上就装作不认识了。"王亮摇着头说。
这让他深深感受到,有时候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冷漠。
"死亡只是生命的终点,但冷漠却是对生命的亵渎。"
这些年他见过太多生死离别。
有人含着热泪送别至亲,有人却对曾经的挚友避之不及。
生命的重量在这份工作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生命的沉重,王亮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尝试开启了网络直播。
"刚开始真的很忐忑,怕大家会像现实生活中一样躲着我。"
没想到的是直播却给了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因为总是把手机放在衣兜里直播,粉丝们亲切地叫他"兜主播"。
每当手机屏幕变暗,总能看到弹幕刷屏:"兜哥辛苦了!"
直播间里有人好奇他的工作,也有人开玩笑说"什么时候来接我"。
但王亮总是严肃地说:"生命很珍贵,可不能开这种玩笑。"
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他终于找到了被理解的感觉。
直播不仅治愈了他,也让他成为了别人的治愈者。
有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整天沉浸在悲痛中。
王亮经常在她的视频下留言安慰,还发动粉丝们一起给予她温暖。
慢慢地这位母亲走出了阴霾,重新拥抱生活。
虽然每年要接触2000多具遗体,但王亮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
特别是面对儿童遗体的时候,他总是会想:
"这个世界那么大,他们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
"人生那么精彩他们还没机会细细品味。"
作为一个父亲他深深明白生命的可贵。
也许正是这份感同身受的疼痛,让他始终无法对儿童遗体释怀。
但也正是这份悲悯之心,让他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坚守着最后的温度。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