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心理学小课堂——心理学的内外功

心理咨询师陈实 2024-08-26 10:31:56

我们可以把心理学想象成是一门功夫,帮助我们思考,讨论,解决问题。虽然得到武林秘籍,但要习得一身好武艺,还需要一点点窍门,心理学这门功夫,内容有些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无外乎内功心法,外功招式。

心理学的内功心法:科学精神

心理学的内功心法,叫作科学精神。在之前的小课堂里,我曾特别强调,“正统心理学”与“通俗心理学”的差别,在于正统心理学为一门科学。科学并不等于一堆专有名词,也不是高深的理论,这些只不过是“知识”。科学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个科学领域的专家未必就具有科学态度,反过来,一个诗人也可以具有绝佳的科学精神。

从逻辑思维验证理论基础

科学的对立面是信仰,信仰的意思是指把某个知识系统视为真理,毫不怀疑地相信与接受。科学追求真理,但科学并不宣称自己是真理。科学理论需要不断接受挑战,才能越来越逼近真理,心理学也不例外。心理学的历史,从古文明时期、哲学心理学时期,再到当代的科学心理学时期,就是学者们通过不断地辩证,使心理学这个有机体不断推陈出新,趋于完善。

在小课堂里我提到过许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也示范过如何以研究逻辑来思辨,才不至于对随处可得的信息盲从误信。然而实验法也只不过是一种研究方法,心理学也有更多精彩的研究方法,然而所有的研究方法,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前提。

因此,心理学的内功心法,其实是训练一种独立思维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符合科学精神,特别当研究对象是人这么复杂的对象时,保有一份清晰的思维就更加重要了。简而言之,对于未知或已知的事物,一方面采取开放的态度,避免未审先判的加以否定,另一方面也需要严谨的眼光,在缺乏充分科学证据前不能全盘接受,这是学习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态度。

有了这样的基本态度,面对心理学中形形色色的理论、学派、典范时,较能冷静判断。这些知识中有些会比较合你胃口,有些你则难以认同,这都无所谓,只需记得,每个理论都只不过是真相的一小块拼图,而全貌只有神知晓。我们所要做的,是运用独立的思维,寻找对自己有意义的真理,使我们变得更好,如此而已。

心理学的外功招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之前小课堂里我曾说过,当一个三岁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得到母亲的安抚时,他已经算得上是个应用心理学家了。这就表示,人人必定都有一套自己的心理学理论,是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学习心理学最大的益处,就是让我们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理论是否完善?思维是否合理?视角是否多元?操作是否适宜?

从理论中找到改变生活的契机

举例来说,有一个人从小被教育,为了受人欢迎,必须让自己样样出色,各方面都达到最好。他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取得了耀眼的成就,为了让自己人缘更好,对于别人可说是有求必应,只要能力范围许可,都尽可能去帮助他人。相反,他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不论大小事务都避免麻烦别人,他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不会给同事添麻烦。

隔了一阵子,他发现手上有将近一半都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而是一堆义务帮忙的杂事,下班后他得在公司多留一个小时,才有办法完成业务。而他逐渐觉察到,自己似乎怎么样都进不去同事的圈子,大家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私底下的聚会却不曾邀他,碰面也都是聊公事。他不禁开始怀疑,尽本分又善待他人的自己,为何不受欢迎?

如果这个人去看人际心理学,他就会知道,优点多的人虽然讨喜,但有研究显示过于完美会产生相反效果,倒是有一些小缺点的人更受欢迎,因为这样的人不至于威胁到身边人的自尊心。此外,心理学实验还发现,适时请别人帮些“无关紧要”的小忙,反而能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再者,有来有往的互动,双方的关系满意度才会高,单方面奉献给予的关系,常常无法持久。

有了这些心理学知识,这个人就能发现自己信念的不足之处,拓宽他的视野,进一步调整自己与同事互动的模式。如果因为这样,他的人际关系确实得到改善,从某种程度上就能验证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若是不行,那就回到探索阶段,或许能发现自己的盲点,或许能找到理论的错误,或许会得到其他可用的知识,都有可能。

心理学的魅力就在于,只要我们每个人有心,将小课堂里介绍的小理论或实验结果,应用在生活上,也可能产生大大的不同。

看口袋心理学小课堂的很多朋友多半不是也不会成为心理学家,这是一件好事,少了专家学术的包袱,往往有更大的自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心理学理论,毕竟,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这里啊也祝大家能享受自己的生活,拥有真实的快乐。

不论您是希望花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心理学,希望将心理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是希望用心理学帮助他人,关注我,让我们在《口袋心理学小课堂》获取到关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全貌,我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对这门学科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到您所需要的东西。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