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鱼缸聊聊自媒体这一行

浩小明 2024-04-23 03:25:48

有段时间特别着迷养鱼,大概人到了一定年纪自然而然就会发现花鸟鱼虫的乐趣。鱼缸买回家,又是造景又是培菌,整个一套开缸的流程折腾完,特有成就感。

有天晚上我坐在鱼缸前出了神,看着几条金鱼摆动身体在水草间穿梭,大概由于光照太多,鱼缸内壁上长了很多绿藻,还没来得及清理。养鱼的朋友都知道,鱼缸里长绿藻,不是坏事。虽然看着不太美观,但恰恰说明水质适合鱼类生存。

不过,凡事不可过度。这是孔丘老聃两大先哲的共同教诲。孔子说:“过犹不及”,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说的是同样的道理,都在教导人们说话办事不多不少恰如其分。

如果任由鱼缸爆藻,不仅有损观感,还会影响水质。所以鱼缸里的绿藻最好定期清理,清理了它还会长出来,长多了就再清理。万物如此绿藻,生于有,有生于无。生生不息,如此往复。

那天晚上我盯着这些绿藻忽然意识到,眼前这口缸不就是我们自媒体行业生态吗!

2013年末、2014年初,我们自媒体这个行当刚“开缸”那会儿,整个行业的水质清澈透亮,但越是如此越是凶险。我们最早进入这个行当的那一拨人,就好比一群以身试险生死未卜的“闯缸鱼”,好在最后活了下来,说明鱼缸的水质没问题。

自媒体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从2015年到2018这几年,许多头部自媒体忙得焦头烂额,赚得盆满钵满。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媒体生态也在利益驱动之下野蛮生长枝繁叶茂。

那几年,许多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索性辞职干起自媒体。原来在报社等传统媒体工作的,也见机行事加入自媒体的队伍当中来。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以文字功底见长,有的则以专业知识见长。总体来说还算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后来在企业的投喂和滋养之下,自媒体这口鱼缸的水质越来越肥。于是,缸里开始疯狂爆藻。各大行业会议、商业活动上,开始出现许多来路不明的新面孔,如初生牛犊,冲劲十足。常常让人感到后生可畏。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真正让鱼缸水质急转直下的绿藻,是那些年躲在暗处闷声发财的自媒体组织,说是自媒体,其实就是一门心思薅平台羊毛的做号党。

这帮人动辄运营几百几千个账号,大多缺乏原创能力,故而各种抄袭搬运,有的甚至里应外合搞利益输送大捞平台补贴。除此之外也不乏一些标题党和虚假信息,搞得整个行业乌烟瘴气。

直到绿藻多到看不清鱼了,问题才引起养鱼人的重视,原来绿藻是需要清理的。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清藻行动开始了。

水质变差,主要是绿藻惹的祸,但除藻行动虽然意在除藻,却难免殃及池鱼。好比谁家只要被帽子叔叔找上门来,街坊四邻看这一家人的眼光都变了,他们才不管叔叔是为何事登门又是冲谁而来的。反正同为鱼缸生态的一部分,抛开事实不谈,难道鱼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自媒体的名声坏了。我记不清那是哪年的事了,大约在2019年,忽然之间,很多同仁开始嫌弃自媒体这个名头了,对外介绍不再以“XX自媒体”自居,而是换作更唬人的名头:XX创始人、XX作家、XX学者,诸如此类。

当自媒体都开始嫌弃自媒体时,我知道,这个行业没什么意思了。

再后来,三年特殊时期开始了。行业环境急遽恶化,以企业投放为主要收入的自媒体开始食不果腹、饥不择食。原来不接投资理财之类广告的,终于放下原则和面子开始接了,毕竟有口吃的总比饿着强。

历史已经证明,人要是饿急眼了,就没有不能吃的东西。

说个有趣的事,前不久我在一个科技自媒体的公号文章里居然看到了壮阳药的广告植入,让我震惊不已。我首先是震惊于原来科技内容居然还可以跟壮阳药融合得如此完美;其次是震惊于原来我们科技自媒体已经到了如此不挑食的地步。

从2014到2024,自媒体的黄金十年过去了。

忽然想起2021年的某天,一个业内举足轻重的老前辈微信私信问我:“现在自媒体业务怎么样?能维持生活吗?”大概是怕我误会,他又补充说:“就是想了解下行业情况,看看这行还能不能干。”

我回答说:“断崖式下滑,勉强能活。”老前辈连忙安慰我:“手有余粮就好,看市场下一步发展吧!”

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次无比伤感的对话。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