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王”天津杜大娘,10年内碰瓷357次,带领女儿一起发家致富

烟火小事 2024-11-19 10:35:55

天津的杜大娘,靠着自己独特的“碰瓷”技术,火出了圈。

可以说,在天津就没有不知道她的人,不仅知道她,见了她还都得躲着走。

据说,这位杜大娘就是靠着碰瓷发家致富的,10年的时间里,就碰瓷了357次,甚至还把这个发展成为了职业,叫着自己的女儿、儿子儿媳一起来碰瓷。

那么,如此猖狂的杜大娘为何没人管呢?现在他们又怎样了呢?

迈出碰瓷的第一步

杜大娘今年已70岁,年轻时,她也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好手,家中虽不富裕,但生活还算平稳。

然而,生活在她中年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丈夫英年早逝,留给她的除了悲痛,还有养育孩子的重担。

那时,杜大娘的孩子尚年幼,她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为了维持家中的开支,她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但因为年龄偏大,又因身体状况逐渐欠佳,工作并不好找。

逐渐地,生活的重担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她的肩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杜大娘的身体每况愈下,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囊肿、骨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接踵而至,使她行动艰难,甚至依赖轮椅出行。

她的日常生活只能依靠子女接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每天被疾病和生活压力困扰的她,心情越来越沉重。

她经常感到无助与焦躁,生活的窘境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为排遣时间,她逐渐养成了翻看新闻报纸的习惯,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灵感,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些许改变。

某天,杜大娘无意间看到一则关于老年人“碰瓷”获赔数千元的新闻,这则新闻给了她心里很大的震动,像是为她指引了一条出路。

面对医疗费用的高昂与生活的艰难,杜大娘内心开始挣扎,思考是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困境。

这个想法在她的脑海中逐渐生根发芽,尽管内心有所抵触,但生活的压力逐渐压倒了她的道德底线。

于是,2006年开始,杜大娘决定模仿新闻中的情节,迈出了她碰瓷生涯的第一步。

某年她在餐馆吃饭时,抓住了菜品有问题的小辫子,当时虽然没有拿到大额赔偿,但这一事件给了她巨大的启发。

杜大娘意识到,凭借自己多病缠身的身体状况,或许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更多的金钱补偿。

最初,她只是小心试探,然而,看到几次碰瓷成功获得了赔偿后,她逐渐胆子变大了,开始频繁伪装成弱者,以各种借口制造“事故”,从而获取赔偿。

越来越升级的碰瓷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碰瓷手法越来越复杂,杜大娘开始升级策略,不仅仅局限于食品问题,而是扩展到了“销售虚假商品”以及“病情危及生命”等新套路。

她会拿着商品小票到店里,以商品对身体造成损害为借口,声称商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巨额赔偿这一系列操作,逐渐成为她常用的碰瓷套路。

碰瓷的成功让杜大娘越来越大胆,她的“战线”也逐渐扩展,最初只是自己单独行动,后来她发现单靠自己难以操作更多目标,于是开始带领家人共同参与碰瓷行动。

她会让儿子、儿媳或是邻居先到店里购买商品,自己随后拿着小票和商品前去“维权”,甚至还会专门租用出租车让司机代买,以此减少店员的戒备心。

通过这种方式,杜大娘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家族式碰瓷团队,逐渐壮大了作案规模。

在碰瓷的过程中,杜大娘精心挑选目标,优先选择那些规模较小、经营较为脆弱的小商铺。

对于这种类型的商家,她清楚他们在面对纠纷时往往更加脆弱,害怕声誉受损,容易妥协,这让她的碰瓷行动更加轻松、成功率更高。

杜大娘碰瓷的领域不仅局限于餐馆,她的脚步早已伸向了超市、药店、医院、理发店、美容院等各类场所。

几乎所有她能接触到的经营场所都成为了她的目标,不论是食品、药品,还是日常服务,她都能找到理由提出身体不适、精神受损等借口,索要赔偿。

杜大娘最擅长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情绪化的勒索。

她总是随身携带各种诊断证明和药品,常在纠纷中宣称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甚至在面对警察和市场监管部门时也不例外。

她会当场“犯病”,称自己头晕、血压高,甚至随身携带测血压的仪器,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她利用这种策略,逼迫商家不敢冒险拒绝她的要求,因为一旦她出现问题,商家怕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多年的碰瓷经历,让杜大娘在天津市各区逐渐声名远扬,无论是商家、市场监管部门,还是公安机关,都对她的出现感到棘手。

碰瓷碰到公家头上

除了周围的小店,就连官方也成了杜大娘的碰瓷对象,2017年3月的一天,天津市河北区的一段路正在进行市政施工。

施工现场沟渠刚填埋好黄土,周边也设立了警示标志,然而,这并没有阻挡杜大娘的碰瓷计划。

她选择了这个地方,并声称自己因为路面不平摔倒受伤,警察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建议她去医院检查伤情,然而,杜大娘没有去医院,而是暗中打听到这片施工工程由当地环卫所负责。

第二天中午,杜大娘带着儿媳和邻居刘某一起闯入环卫所的办公室,她一进门就赖着不走,径直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向工作人员提出赔偿要求。

从最初的几千块到后来的三万元,她的要价随着时间不断上涨,工作人员试图与她解释,但杜大娘显然没有打算通过正常手段解决问题。

她把脚架在桌上,满脸无赖地坐在那里,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见对方没有要赔偿的意思,杜大娘便开始在办公室里随意打砸物品,还随地大小便,让整个环卫所的人束手无策。

即便工作人员再三劝解,她依旧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坚持不拿到赔偿就绝不离开,眼看着整个单位的工作完全陷入瘫痪,工作人员只能无奈地选择退让。

直到深夜11点多,杜大娘终于拿到了一万三千元的“赔偿款”,拿到钱后,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才慢慢起身离开。

尽管工作人员对此感到极其无奈,但他们也明白,面对杜大娘的无赖行为,唯一能做的就是花钱买平安。

这起事件并没有让杜大娘收敛,反而让她在面对政府单位时更加大胆,在公家单位碰瓷时,杜大娘深谙“耗时耗力”的策略。

她通过反复纠缠、不惜闹事的方式,不断施加心理压力,迫使单位无奈赔钱了事。

碰瓷背后

杜大娘的碰瓷生涯在2016年至2019年达到了巅峰,这几年间,她和家人共计敲诈了20多家商户,涉案金额累计超过4万元。

她的碰瓷行径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恐慌,许多商家听到“杜大娘”之名,便感到胆战心惊。

随着杜大娘的碰瓷行为愈演愈烈,警方开始介入调查,2019年,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发现,杜大娘在110报警平台上累计报警达351次。

针对杜大娘的碰瓷行为,警方开始逐步收集证据,并展开了一场全面的打击行动。2019年5月,杜大娘和她的家人终于被警方拘留面对法律的制裁,杜大娘的碰瓷生涯终于走向了终点。

杜大娘的碰瓷行为背后,不仅反映出个人道德的缺失,也暴露了社会和法律层面的漏洞。她利用人们对老年人及病患的同情心,巧妙地将自己的弱势转化为对商家和执法部门的勒索工具。

通过频繁滞留、闹事甚至在公共场所大小便,杜大娘成功迫使许多商家为了息事宁人而选择赔钱了事。

碰瓷现象的泛滥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社会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缺乏有效应对手段。

法律虽然对老年人、弱势群体有一定的宽容,但这也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杜大娘正是抓住了“法不责老”的漏洞,反复作案,甚至连执法机关都一度无从下手。

社会对弱势群体应有的同情和关怀,在她的碰瓷行为中被扭曲为一种工具,使得人们在面对这类事件时常常感到无奈。

随着杜大娘及其团伙被警方拘留,法律终于对她的行为作出了应有的回应。

然而,杜大娘的案件也提醒我们,法律的宽容不应成为违法行为的庇护所,社会亟需更严厉的法律措施来填补这些漏洞,防止类似的碰瓷行为继续泛滥。

未来,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法律应该更加严格地处理那些滥用身份、挑衅公义的人,确保社会秩序和文明得到有效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那些试图利用“弱势”身份进行不法行为的人无处遁形,让社会回归正轨。

参考资料:

1、天津杜大娘的“碰瓷”十年 新京报 2019年5月30日发布

2、天津70岁“碰瓷王”为何至今才被刑拘? 环球网 2019年5月9日发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