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后再读倚天三渡之战,才明白殷天正为何抢着出场

彬哲说历史 2024-10-08 13:56:39

如果在倚天中找出一个最具英雄气概的人物,非殷天正莫属。和明教其他高手比起来,殷天正的黑点不多,干的坏事也有限。虽然天鹰教名声也不好,但总归比明教好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光明顶之战,六大派都劝殷天正不要管闲事,赶紧走的原因。想象一下,如果天鹰教同样声名狼藉,六大派何必不把这些邪门歪道一网打尽?

说到光明顶之战,那绝对是殷天正的封神之战。这倒不是说他的实力有多强,而是说他的英雄气概,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无论是一人站出来独战六大派高手,还是重伤之下依然有能力重创唐文亮,都立足了不死老将的人设。另外,殷天正对莫声谷手下留情,也体现了他重情重义的特质。毕竟,莫声谷是自己女婿的师弟,自己的确不忍心伤害他。

不过,殷天正最出彩的一战,还是和张无忌杨逍合战三渡。这一战,殷天正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耗尽了自己的全部,最终灯枯油尽,一代高手大笑而亡。可以说,殷天正的死,豪气干云,更胜于很多二三流角色苟活一生。

但是,此战最微妙的细节,并不是对决本身,而是对决前的选人环节。张无忌选两个帮手,杨逍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在因为各种原因排除了范遥,韦一笑之后,张无忌的首选本是自己的舅舅殷野王,但此时殷天正抢先站出来,发表了一番不服老的对战宣言——自己再老,也老不过三渡,少林有老将,明教就没有吗?

初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一直都觉得金庸在刻画一个老当益壮,不服输的老将,就像黄忠一样。但人到中年再看这一段,突然打开了另一个角度。也许,这并非金庸的本意,但我的确有这种感觉。

殷天正一方面是不服老,另一方面,难道不是站出来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

根据张无忌的选人顺位,左右使之后,是四大法王,再往后,就轮到殷野王了。毕竟五散人的实力还不及殷野王。而张无忌跳过殷天正,就是因为担心外公年纪太大,万一有闪失,自己岂不是没了这位亲人?而殷野王不管怎么说,年纪四十来岁,还不算大。

这些,殷天正肯定知道。所以,他才会在张无忌召唤殷野王之前,自己先站出来,占得这个作战名额,不让自己的儿子出场。毕竟,自己的女儿已经死了,不能一头白发,再去送儿子这个黑发人了。

其实这个段落,金庸没有一个笔触,刻意渲染殷天正有这个想法。但对于一个有儿有女的中年人来说,看到这段,的确不能不共情。还记得金庸在倚天屠龙记后记里写过,自己在写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的时候,对于谢逊的反应写得不够到位,因为那时候,金庸还没有经历丧子之痛,还不能体会这样的感受。人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有之前不会有的牵挂,羁绊。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