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的海底捞,“海外版”特海国际低调赴美冲IPO

闺蜜韭菜 2024-05-12 07:36:52

摘要:6年拿下3家上市公司(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07篇原创

最近两天,海底捞突然上热搜了。

4名男子含碎玻璃渣吃火锅,5个月内陆续在海底捞北京、承德等地5家门店上演碰瓷和恶意索赔戏码,涉及诈骗金额一万余元。目前4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刑事拘留。

意外上热搜背后,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和舒萍夫妇继续闷声发财。

近日,被网友们戏称为“海外捞”的海底捞海外业务主体特海国际,发公告称已决议赴美去纳斯达克双重上市。

这对四川夫妻做火锅创业31年,收获三家上市公司,如特海国际顺利登陆美股,则能拿下第四个IPO。

01

海底捞从初代网红餐饮到资本运作高手,用了22年。

1994年,张勇、舒萍夫妇在四川简阳开了第一家海底捞火锅店,谁也没想到一个餐饮巨头就此拉开序幕。

1999年,海底捞开始走出四川,相继在西安、郑州、北京、上海等地开店。

相比传统火锅店的粗放式发展,海底捞以超越同行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模式,备受市场关注。市面上研究海底捞生意经的书籍达30多种,一跃成为了初代网红餐饮企业。

早在2012年,海底捞就开始拓展海外业务,首家海外门店新加坡克拉码头店开业。

2013年,海底捞在美国洛杉矶Arcadia店正式营业。

同年,其在我国香港注册了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颐海国际”)。这家公司依托“海底捞”的品牌,主要生产火锅底料等调味料。

此后,海底捞加速出海,先后在韩国首尔、日本等地开店。

2016年,海底捞迎来了发展的重大转折:开始试水资本市场。同年7月,颐海国际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

02

张勇、舒萍夫妇用了20多年做火锅,但仅用6年就收获了3家上市公司。

距离颐海国际敲钟仅两年左右,2018年9月,海底捞正式赴港上市。

相比老老实实做了20多年火锅来说,进入资本市场后,海底捞尝到了甜头,也开启了快速扩张。

财报显示,2016年海底捞营收78.1亿元,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年成功上市的颐海国际营收10.9亿元,归母净利润1.9亿元。

等到2018年,海底捞上市,全年营收增至169.7亿元,归母净利润增至16.5亿元。同年,颐海国际营收增至26.8亿元,归母净利润5.2亿元。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两年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即便是疫情来袭,2020年,海底捞仍在逆势扩张,全年新开门店约544家。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但疫情冲击力度和持续时间都超出彼时人们的想象。

2021—2022年,海底捞经历了深度调整。

2021年,其营收创新高达391亿元,同比增长43.7%;但巨亏41.6亿元,同比下滑-1446%。虽然海底捞快速调整战略,关停了不少门店,2022年扭亏为盈,获利13.7亿元,但营收缩水至310.4亿元。

有意思的是,尽管海底捞的业绩和市值在两年内都经历了大幅缩水,但2022年7月却官宣要搞第三个IPO:分拆海外业务主体特海国际赴港上市。

同年12月特海国际成功登录港交所。

03

特海国际拟双重上市,加速出海。

近日,特海国际发公告,称已决议在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进行双重上市。据媒体报道,此次IPO拟募资约1亿美元。

截止2023年底,特海国际在国际市场有115家海底捞火锅餐厅。

其中,绝大部分位于亚洲,东南亚地区有70家,东亚地区有17家。此外,北美地区有18家,其他地区有10家。

但从财报数据来看,以特海国际以往的经营业绩,要进一步扩张还需要注入更多资本。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2019—2022年,特海国际持续4年“烧钱”抢占海外市场:营收尽管从16.3亿元增至38.9亿元,但分别亏损2.3亿元、3.5亿元、9.6亿元和2.9亿元。

4年累计净亏18.3亿元。

2023年终于扭亏为盈,营收48.6亿元,归母净利润获得1.8亿元。

如特海国际顺利赴美上市,张勇、舒萍夫妇将拿下第四个IPO,为其商业神话再添一笔。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的生意经和资本运作能力都令人叹服,但追随其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却未必能一起发财。

2021年,海底捞的股价高点接近85港元/股,总市值曾一度在4700亿港元左右。截至5月10日收盘,海底捞的股价为19.9港元/股,市值为1109亿港元,虽然业绩已恢复,但股价相比高点跌去了近七八成,市值蒸发数千亿港元......

本文未注明数据均来自于公司财报及公告,特此说明和感谢!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