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辅佐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国大将军王翦,与其子王贲一起,先后率领大秦锐士破赵、攻燕、降魏、拔齐、灭楚,父子二人以山东六国独灭其五的骄人战绩,成为了秦统一天下的具体实施者。
除了骁勇善战外,王翦还兼具老成持重、智而不暴、勇而多谋、急流勇退的特点。
而在每次战斗过程中,他所故意暴露出的陋习,竟让秦始皇心疼不已,但正因如此,王翦才得以善终,其子孙也福泽绵长!
那么,这个恶习到底是什么?王翦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传奇人生?
王室后裔,醉心军事虽然王翦生卒年不详,但他却是周朝太子晋的的第十八世孙,妥妥的贵族出身。
王翦从小就展示出极高的军事天赋,各种兵法烂熟于心,而且时常摆沙盘进行推演。他出生时正值天下风云变幻,秦国大举东出的年代,他年少时进入军中历练,出身行伍的他在一场场与敌人的拼杀鏖战中逐渐成长起来。
王翦先后功历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子楚、秦始皇嬴政四朝,这样的四朝元老在嬴政继位时大放异彩,深得嬴政信任,成为了秦国自白起之后的又一猛将!
这一点在嬴政铲除嫪毐的过程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当时,嫪毐在赵太后的纵容下,变得骄奢淫逸,胆大包天,最后竟胆敢发动“蕲年宫政变”,公然要取赢政的性命。
但是,政变很快就被先知先觉的赢政平定,而承担这项重任的正是王翦!并且,被政变牵涉其中的丞相吕不韦,最后也是在王翦的建议下,被毒酒赐死的。
要知道,蕲年宫政变的源头牵涉到赵太后与嫪毐、吕不韦两个外臣秽乱宫廷的丑闻,事关国体,兹事体大,如若不得秦王赢政足够的信任,王翦根本没资格参与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的。
在铲除嫪毐及吕氏集团后,赢政正式接过秦国权柄,开始了他一扫六合的雄图霸业,王翦极为精彩的军事人生也就此开挂!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将一扫六合的第一个目标定在赵国。而攻打赵国的先头部队就是由王翦率领的。
然而,伐赵的进程漫长而艰辛,秦人用了三年多时间,才一点点地将赵国的元气消耗殆尽。在面对同为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王翦巧妙地运用了反间计,让赵王迁夺其兵权,李牧伤心绝望中服毒自尽。
李牧死后,王翦率大军长驱直入邯郸城,活捉赵王迁,赵国从此消失在中国版图之上!
要兵要财,贪得无厌公元前226年,秦王政正式将攻楚提上日程,出征之前,秦王政召集群臣,咨询王翦:出兵楚国,到底需要多少兵马?不曾想对方狮子大开口,提出至少需要六十万的惊人数字。
这让秦王政大为光火,因为此前大将领李信表示自己只需区区二十万兵马即可!然而,王翦对此却耍起了小脾气,声称不给他六十万兵马,他宁可告老还乡。
赢政倒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当即成全了王翦,让其提前退休。不曾想,王翦走后,李信率二十万秦军在楚国疆场上节节失利,被敌方接连斩杀七个都尉,这是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
赢政无奈,只好向王翦表示歉意,此时的王翦似乎格外倨傲,不但固执己见,硬是让秦王政妥协,给了他足足六十万兵力,出征前夕王翦还再次向秦王政提出许多具体的物质要求:既要良田豪宅,又要园林池苑,总之给人的感觉他不像是要去打仗,而是要做暴发户,土财主。
这让秦王政大为不悦,当即诘问:“将军上了战场,战功卓著,还担心未来没有好日子过吗?”没想到王翦却厚着脸皮对秦王政道:“如今大王对臣下如此信任,我即将步入老迈,也想为子孙后代存些私产呀!”
公元前224年,王翦代替李信攻打楚国,楚王闻听秦军兵力激增到六十万,便倾全国之力抵抗强秦。这个时候王翦却坚壁清野,避战不出。
王翦让大秦士兵享受到了极其高级的待遇,不但天天可以舒舒服服地洗热水澡,每天的伙食也是格外丰富可口,王翦本人也与士兵们打成一片,天天与他们厮混在一块儿。
当他听闻士兵们每天无聊地玩投壶游戏打发时光时,便认为灭楚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在楚兵东去时,便派出一支精干部队,对其采取突袭,结果杀得楚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王翦继而率军在蕲南斩杀楚将项燕,随后攻占楚国都城,活捉楚王负刍,顺带又将南边的百越国降服。
与此同时,王翦之子王贲联合李信平燕灭齐,终于让秦王政在公元前221年,一扫六合,统一天下!
明哲保身,高级智慧曾经有人对王翦明目张胆地要兵要财,提出责怪。可王翦却面带微笑,给出了他的理由:“秦王生性多疑且残暴,我手握重兵,秦王难免会有所忌惮,但我若贪财好货,秦王必定会认为我对权力不感兴趣,故此才放心让我将秦国大部分精锐交到我的手中!”
众人听后,当即恍然大悟,直呼将军高明。其实,在王翦心中,对秦王政的为人个性了如指掌,秦王生性残暴,刻薄寡恩,为了权益,不惜拿自己亲生母亲开刀,干净利落地除掉嫪毐、吕不韦这两个心腹大患,为了权力秦王可以不择手段,哪怕众叛亲离,哪怕血流成河。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尤其是秦王政这样冷酷的君主,更是要小心伺候,王翦大张旗鼓地大肆向秦王要兵讨赏,实质上就是有意向秦王树立贪婪形象,而唯独对权力不感兴趣,如此一来,才能让秦王政,这个千古雄主心里倍感踏实,这样的政治智慧,古今少有。
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乾隆时期,出了一个大贪官和珅,走得同样是王翦的路数,尽管他是贪中巨蠹,可乾隆依然对他倍加宠幸,除了和珅有过人的办事能力外,忠心耿耿与不恋权力便是最大的因素!
秦王政平定六国后,便立即登基,成了中华首位皇帝。而此后,王翦却急流勇退,史书上渐渐少了他的身影,据说,他也因此得以善终,子孙福泽绵长。
结语自古臣子对君王最大的忌讳便是功高盖主,这样的道理王翦始终牢记,所以便以贪财好货作为掩饰,让秦王政消去对自己的忌惮。
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了南宋名将岳飞,倘若他也能像王翦一样做个明白人,何至于后来被秦桧构陷,冤死狱中!
自古君心难测,然能像王翦这样把事情看通透的,古今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