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哄动一史
编辑丨哄动一史
一场土木堡之变,不仅让堂堂大明天子朱祁镇成为瓦剌俘虏,也让二十一岁的郕王朱祁钰“临危受命”,被扶上了天子宝座。是为代宗!
而郕王妃汪氏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汪皇后!
但随着朱祁钰的薨逝,一场灾难也顷刻来临,英宗朱祁镇下令,将朱祁钰的妃嫔悉数殉葬,但唯独汪皇后幸免于难,并且富裕、安逸地活到了八十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汪皇后传奇的一生。
武将之后,性格刚直汪皇后出生于顺天,祖父汪泉是金吾左卫指挥使,父亲汪瑛也官至中城兵马指挥。武将家庭的氛围让汪氏从小就养成了刚毅坦率,偏执暴躁的性格。
1445年,十九岁的汪氏嫁到郕王府,被册封为郕王妃。一下子由将门虎女转变为身份尊贵的皇室正妃,原本是一件值得喜庆的事情。
但汪氏嫁到郕王府的时候,却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情况。原来,根据明朝制度,在嫡妻尚未过门之前,丈夫的妾室是不能有子嗣的,然而,当汪氏踏进郕王府门时,郕王与妾室已经有了一个一岁大的孩子了。
刚进夫家,就喜提庶子一枚,这让汪氏顿觉颜面扫地,于是便依着自己刚直的性格,常常在朱祁钰面前发牢骚。朱祁钰自觉理亏,于是便对她百依百顺,倍加宠爱。
四年中,汪氏为朱祁钰生了两个女儿,并无子嗣。到了1449年中秋节,一场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让朱祁钰意外地登上九五大位!
这场让整个大明皇室蒙羞的突变,虽然让汪氏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她并没有被眼前的权欲与荣华冲昏头脑,不仅对孙太后与英宗钱皇后恭敬有加,而且还担起了国母的重责,将后宫治理地井井有条,深得人心。
当时,京城在瓦剌军的摧残下,已是一片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善良的汪皇后于心不忍,便命人收敛城内百姓的尸骨,并设立道场,为亡魂超度,然后妥善安葬。
自代宗朱祁钰登基后,立储问题也被提上日程,当时在孙太后的建议下,仍立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但是朱祁钰坐稳皇位后,渐渐被权力与富贵所裹挟,便打起了改立太子的主意。而让朱祁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将改立他与杭妃之子朱见济为太子的旨意公之于众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竟是自己相处多年的嫡妻汪氏!
汪氏以“原太子并无大错,何来废黜之说”为由,坚持己见,硬是怼得朱祁钰哑口无言,这便触碰了朱祁钰的底线。朱祁钰以为:汪皇后之所以如此强烈反对改立太子,主要原因便是朱见济并非她亲生,所以出于嫉妒,她宁可让“别人家的孩子”位登九五,也容不下他与杭妃的孩子,实属可恶!
于是,在朱祁钰假想的“妒妇”形象下,汪氏竟被多年相濡以沫的丈夫废为庶民!
英宗复辟,因祸得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你日前对人的宽厚善良,必然换回日后别人对你的雪中送炭。得知汪皇后被贬为庶民后,钱皇后忧心忡忡。她秘密将所有私产及侍女、太监送到郕王府,如此一来,虽汪氏已成庶人,但她依旧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
而此时的北方,随着大明天子朱祁镇的被俘,瓦剌的野心被无限激发,他们正在酝酿着一场攻占北京城,灭亡大明的计划。
土木堡之变仅仅过去不到一个半月,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率领三路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朱祁钰与大小臣子吓得浑身哆嗦,主战、主和、迁都,议论纷纷,不一而足。
此时,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力主誓死守卫京城,最终,在诸多大臣的共同支持下,于谦被委以重任,朱祁钰擢升他为兵部尚书,全权处理“北京保卫战”事宜!
自“土木堡之变”后,京城所有兵力加起来不足十万,且粮食短缺。为安定人心,于谦一方面奏请朱祁钰调拨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等地的备倭军赴京勤王,另一方面将通州粮草用五百辆大车紧急运往京城,此外,于谦还在人事、兵力配置、武器装备、城防部署等各方面做了周密而详细的部署。
从十月十一日始至十一月八日终,历时二十八天的“北京保卫战”终于以瓦剌退出塞外,京城解除戒严而宣告胜利。
随后,已成瓦剌手中一张废牌的朱祁镇被遣回京城,一时之间坐在皇位上的朱祁钰颇感尴尬,只得草草地尊朱祁镇为上皇,让其在宫中优游卒岁。
但朱祁镇岂容自己“提前退休”,很快,他便联合几位亲信大臣发动复辟,将朱祁钰拉下皇位,而待朱祁钰死后,他已然不解余恨,竟残忍地将朱祁钰所有妃嫔悉数殉葬。
原本,汪皇后亦在殉葬之列,幸而此时大臣李贽及时进言,称汪皇后已成庶人,且子女年幼,姑且饶她一命,英宗准奏!
就这样,汪氏逃过一劫,但她刚直的性格并为因厄运的频频降临而发生丝毫改变,这就为她接下来遭遇的另一场磨难埋下了伏笔。
火爆脾气,丝毫不减某日,朱祁镇突然想起自己的一件玉玲珑被汪氏拿去,于是,便派人往郕王府向汪氏索要,汪氏听后,怒火攻心,大嚷道:“我家郕王好歹也做了七年天子,到头来竟还不如一块破玉!”说毕,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将手中的玉如意扔入井中。
朱祁镇也不是掌省油的灯,听说此事后,他龙颜大怒,马下将郕王府抄得一干二净,于是乎,此时的汪氏便由妥妥的千万富婆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苦百姓。
但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因朱祁镇的突然薨逝,汪氏的命运又发生转变。年轻的宪宗皇帝朱见深即位后,因感念汪氏在朱祁钰要废他太子之位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一直心存感激之情。
于是,在登上大位不久后,朱见深便马上将他这位命运多舛,几起几伏的婶婶汪氏接回宫中,赐下金银细软,不计其数。
当时,钱皇后尚在宫中,这对多年未见的好姐妹再次重聚皇宫,心中欢喜自是不消细说。此后,二人相处犹如妯娌,彼此和睦,衣食无忧。
汪氏就这样一直富足的生活在宫中,平生经常与钱皇后相聚宴饮,优游卒岁,晚年安乐,一直活到八十岁,才安然离世。
结语俗话说:日行一善,胜似日进斗金。汪氏虽性格直爽豪放,但天性善良,待人宽容,特别是她能在英宗朱祁镇尚在金营时,善待钱皇后,这为她自己也种下了善因。
善因必得善果,当汪氏落难时,正是钱皇后施以援手,才让汪氏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晚年还能得到一位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这正是汪氏平素用善行修来的福报!
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参考资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