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八十八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章 "探析苏轼与黄庭坚:文人书法中的艺术意蕴与美学追求"
聚焦于苏轼和黄庭坚,他们无疑是文人书法理想的奠基者。其书法思想的光辉,不仅在宋朝独树一帜,于整个书法批评史而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苏轼与黄庭坚,在诸多方面相互映衬,互为表里。这使得我们将他们置于专门的一章中深入探讨。或许有人会疑惑,自古以来论书者大多为文人,为何偏偏在苏轼、黄庭坚的书法思想前特意冠以“文人”二字?
其一,这得归功于朱熹这位苏、黄的反对者。朱熹曾言苏轼等人“大概皆以文人自立”,认为他们不像朝堂之上那些庄重严正之士。朱熹此说原本带着贬损之意,然而在今时今日来看,却恰恰精准地描绘出了他们自由洒脱的风度。
苏轼的书法,笔走龙蛇,随性而至,不拘一格,尽显文人的豪放与不羁;黄庭坚的墨迹,则是纵横跌宕,气势如虹,充满了文人的才情与洒脱。他们的书法并非仅仅是技法的展现,更是其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的流露。
其二,苏、黄论书极其注重文化品格。苏轼强调“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将书法与个人的精神气质紧密相连。黄庭坚则主张“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凸显了文化修养在书法创作中的关键作用。他们的主张开辟了全新的书法风尚,使书法不再仅仅是字形的雕琢,更是文化内涵的承载与抒发。
在宋朝那个文化昌盛的时代,苏、黄以其独特的书法思想和卓越的艺术实践,为文人书法树立了典范。他们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更穿越时空,为后世的书法发展指明了方向,不断激励着后来的文人墨客在书法的道路上追求更高的文化境界和艺术表达。
(此讲内容共计:726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