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男人宁愿光棍,也不愿意娶匈奴女子?原因令人难以启齿

哄动这史记 2024-03-07 11:57:20

据《史记》记载,匈奴民族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18年的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北方匈奴成了北方最大的威胁。秦始皇当即派大将蒙恬率军驱赶,并构筑狭长的防御线。

到了汉武帝时期,强盛的匈奴民族卷土重来,汉武帝刘彻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对匈奴展开漠南、河西、漠北三场大战,封狼居胥,让匈奴一度不敢南下。

但在其后的李广利远征中,汉军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败,导致李广利、李陵被迫投降,而作为飞将军孙子的李陵,因武帝怒杀其亲属,导致李陵心甘情愿长居匈奴,并在匈奴单于的受益下,娶其女儿为妻。

这应该是汉匈之间相互通婚的典型案例。此后,随着汉匈之间的不断交融,相互通婚早已不足为奇。但令人不解的是,有许多汉族男子宁愿光棍,也不愿娶匈奴女子为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匈奴民族的文化特性

匈奴民族属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天内蒙古地区的阴山北麓,自莫顿单于杀父掌权后,匈奴民族一度挥师南下,重新占据了蒙恬当年已然收复的河套地区。

单于是匈奴部落的最高首领,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下设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官职,这些官僚都操控着至少一万名以上的兵马。而在他们之下,又以千、百、十等十进制军政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军事管理模式。

显而易见,与自给自足,以儒家思想治国,提倡睦邻友好的中原王朝不同,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天生就与战争结下不解之缘。

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而居,掠夺资源、抢劫人口已然成为了他们生存的需要。此外,匈奴民族与中原汉族所存在的另一个重大差异便是:与中原王朝相比,他们的女子地位明显要高很多。

比如:阏氏作为单于的配偶,虽然不见得是皇后,但在匈奴部落却享有一定的地位。单于议政时,她们不仅可以坐在其身旁,对内政、外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而且在战争中她们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比如:莫顿单于将刘邦围困于白登之时,他的阏氏就在其身旁。

在信仰上,匈奴人信奉萨满教,每年的一、五、九三个月,匈奴人都会聚集在一起,祭拜天地、祖先及鬼神。其中,五月为参与的人数最多的大集会,每到此时,匈奴各部落都会聚集在单于所在的地方,以富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各类活动告慰他们的祖先,祈求平安顺遂。

当然,在仪式结束后,各部落首领,各级官僚都会聚集在单于帐下,商讨军国大事。每次发生战争之前,他们还会以占卜的形式预测吉凶,由此看出,伏羲所创立的八卦对匈奴民族影响巨大!

从以上信息也可以看出,匈奴人在生产方式与军事行动上虽然与同时期的汉民族一样,达到了相当文明先进的水平,然而,在某些生活习性上,依然处于原始部落状态,与中原汉人迥异。

汉匈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

虽然,李陵被迫娶了单于之女为妻,但从他寄居匈奴二十余年后,依然动心归汉这件事情来看,应该仍是对匈奴的习惯礼仪不太适应。

当时,正是汉昭帝当政时期,在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的授意下,李陵少时好友任立政前往匈奴,欲说服李陵归汉。

任立政见到李陵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心期望他能返还故土,李陵心动,但他又担心会被人责骂成“反复无常、朝三暮四的小人”,于是,仍是放弃返回汉朝的念头。

虽然,最终李陵没有返汉,但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朝的儒家文化仍是对李陵影响巨大。想当初,李陵之所以答应娶单于之女为妻,仍是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礼制所牵制,在回汉无望的前提下,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

而时隔二十多年,当回汉有望时,李陵再一次被儒家道德文化所羁绊,担心做“反复无常、朝三暮四的小人”,故此才强压欲望,放弃念头。

毫不夸张地说,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即便李陵身处匈奴部落二十余载,但其汉家习性、信仰始终不曾改变!

李陵如此,遑论那些始终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汉族男子。其实,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女子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一直是封建时代汉族人士始终未曾改变的信条。

而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匈奴的女子地位就要高很多,他们不仅有发言权,选择权,到了特定情况下,甚至还有当政的权利。曾经匈奴有位女首领便相当彪悍,在她的率领下,许多汉族将领及士兵都畏惧她的兵威,纷纷望风而逃。

很明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匈奴民族依然保留着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一丝滥觞,这对于中原汉人来说,简直是荒谬至极!

中原王朝仅有的女皇武则天出现后,被多少须眉男子所诟病,后世那些有关她的那些极具污蔑性的绯闻多如牛毛。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在古代汉族群体中,女子干涉政务犹如天地倒悬,大多会产生末日来临的恐慌。

此外,匈奴民族的女子,不但地位高,而且父亲死了,儿子还能再娶其妻妾,这种有悖伦常的婚配制度,更加让汉族男子瞠目结舌,难以接受!

民族融合为汉匈通婚破冰

汉匈之间文化、习俗的巨大差异,是导致汉族男子对匈奴女子产生排斥甚至厌恶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因此,只有一方认同或者屈从于另一方的文化、习俗,两族之间的通婚才有相互通婚的契机!那么,是什么时候起,汉族男子开始接受匈奴与其他少数民族女子,愿意与她们通婚了呢?

这个时间点无疑是在东晋以后!

众所周知。自司马氏篡夺曹魏江山后,由于晋武帝司马炎的荒唐,晋惠帝司马衷的愚蠢,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随后,晋元帝司马睿衣冠南渡,北方大部分地区陷入匈奴等五个少数民族之手。

但是,匈奴人毕竟不同于蒙古人,他们不仅没有对先进的汉文化予以排斥,反倒被它所同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便是:在如今的蒙古国中部地区找到了所谓“匈奴龙城”的遗址,考古人员在遗址当中竟然找到了一块汉文石刻。

石刻上清晰地镌刻着“天子单于,与天无极,千秋万岁”十二个大字,虽然,有专家认为,这是匈奴单于用“天子”跟中原王朝皇帝相提并论,有种挑衅的味道,但却从侧面反映出匈奴人被汉族文化所同化的情况。

进入南北朝以后,虽然匈奴民族消失,但是其他游牧民族虽然侵占了中原土地,但在文化上却清一色地向汉文化看齐。

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无异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虽身为鲜卑人,但在他执政期间,他一声令下,让所有人改胡服为汉服,让汉语代替鲜卑语,迁都洛阳后,还让所有鲜卑人入洛阳籍贯,在人事、军事等制度上,也与汉族中原王朝趋同。

毫不夸张地说,此时,无论是匈奴还是鲜卑,在汉文化强大的感召力下,他们已然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其中的一员!

因此,也正是在这个最为混乱的时间段内,匈奴及其其它少数民族在占领汉族领土的同时,又被汉族强大的文化系统所征服!使得他们已经丢掉了自身已有的民族特性,而将汉文化全盘吸收,成为不折不扣的汉人,这个时候,汉族男子才敢大大方方迎娶已被“汉化”的匈奴女子。

结语

匈奴民族虽然凭借一时强大的武力,横扫中原王朝许多年,但终究因其生活习性上的落后,导致大多数汉人不愿与之结合。

到头来,反倒是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同化或影响了他们,使之消逝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同时,又不自觉地融入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从而以一种新的形式赓续绵延!

参考资料:

《汉书》

《林幹:匈奴史》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