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苏州杀降有多残暴?看当时亲眼目睹暴行的外国记者怎样描

博学的白云朵 2025-01-14 18:42:57

《李鸿章苏州杀降有多残暴?看当时亲眼目睹暴行的外国记者怎样描述》

世人皆知李鸿章是晚清名臣,却不知他也曾做过令人发指的暴行。同治二年的那个寒冬,苏州城内外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英国军官戈登站在双塔寺附近的高处,望着城中此起彼伏的惨叫声,面色凝重。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几天前还与自己谈笑风生的太平军将领们,如今已经在李鸿章的"鸿门宴"上魂归黄泉。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血腥屠杀远未结束。几位在场的外国记者和军医,亲眼目睹了这场震惊中外的惨案。他们的记录,让我们得以一窥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李鸿章为何要下如此毒手?那些被屠杀的降军,又经历了怎样的人间炼狱?

一、苏州城内外的诡谲氛围

同治二年深秋,苏州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城外,程学启率领的万余淮军将这座太平天国的重镇团团围住;城内,太平军将领们却各怀心思,暗流涌动。

那时的苏州城,城墙高耸入云,守军近四万之众。按理说,这样一座坚城固若金汤,但此时城中早已不是铁板一块。城内太平军将领分为两派:一派以慕王谭绍光为首,誓死守城;另一派则以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为代表,已经对苏州的命运丧失了信心。

就在半个月前,太平军在盘龙桥一役中失利,虎丘、浒墅关相继失守。这些战略要地的丢失,让苏州城成了一座孤岛。更要命的是,忠王李秀成突然弃城而去,这让不少将领心生怨言。

城外的程学启可不是等闲之辈。这位桐城人深谙兵法,派出探子混入城中,四处散布谣言。一时间,守军军心浮动,人人自危。英国军官戈登带着他的洋枪队驻守在昆山,成了这场拉锯战中的重要一环。

郜永宽、汪安钧等人开始秘密出城,与戈登接触。他们打着"为苏州百姓着想"的旗号,实则是在为自己寻找退路。每到深夜,总能看见几个黑影悄悄从城墙上溜下,直奔昆山方向而去。

慕王谭绍光虽然察觉到了这些异常,但他万万没想到,叛变的种子已经在他身边生根发芽。那些往日里对他毕恭毕敬的将领,此刻正在密谋着如何取他性命。

城中百姓对这些并不知情。他们只知道,粮价在一天天上涨,市面上的物资越来越少。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各种传言:有人说李秀成已经投降了清军,有人说援军很快就要到了,还有人说城里有人要献城。

就这样,在寒冬的笼罩下,每个人都在揣测着别人的心思,等待着一场風暴的来临。直到那个血腥的日子到来之前,谁也没想到,这座江南名城即将迎来它最黑暗的时刻。

二、"鸿门宴"的精心布局

同治二年十二月初,李鸿章的大营里格外忙碌。营中的厨子们正在准备一场特别的宴席,这场宴席的规格之高,让众人议论纷纷。李鸿章特意命人从扬州采购了最好的酒菜,甚至连江南名厨都被请来掌勺。

这一切,都是为了款待即将到来的"贵客"——那十一位投诚的太平军将领。

就在三天前,汪安钧带着谭绍光的首级来见李鸿章,献城投降。李鸿章当场赏赐了黄金百两,还许诺要给这些降将高官厚禄。消息传开后,不少人都说李大人这次是要大破惯例了。

可谁又能想到,这场看似恩宠满满的宴席,背后却暗藏杀机。

那日清晨,李鸿章召来了心腹幕僚商议。席间,程学启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建议:"这些降将虽然献了城,但手中还握着重兵。若不除掉他们,恐怕后患无穷。"

李鸿章沉默许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就依你所言。"

宴会定在傍晚时分,地点选在了清军大营内的一处偏僻庭院。院子四周,早已埋伏了精选的淮军壮严。他们都收到了密令:听到三声锣响,就是动手的时候。

这一日午后,郜永宽等人收到请帖,上面写着:"李中堂设宴,为诸位将军洗尘。"降将们换上了新做的官服,簇拥着来到宴席。

宴席上,李鸿章举杯频频,称赞降将们识时务、顾大局。他还特意安排人送来了一批金银财宝,说是朝廷的赏赐。酒过三巡,李鸿章突然提议要给降将们一人赐座,让他们享受一下当官的滋味。

这时,早已准备好的十一把太师椅被抬了上来。郜永宽等人刚刚入座,远处就传来了三声沉闷的锣响。

转眼间,庭院四周冲出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淮军士兵。他们手持绳索,不由分说就将这些醉醺醺的降将捆了个结实。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连一声喊叫都没有传出院子。当天夜里,十一颗人头就挂在了苏州城头,向世人昭示着背叛者的下场。

这场"鸿门宴"过后,李鸿章立即下令处置降军。那些刚刚投降的三万太平军士兵,还在等待着清廷的招安,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对他们来说,这场血腥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三、程学启的特殊身份与心理

在清军将领中,程学启的经历可谓独特。作为安徽桐城人,他年轻时就加入了太平军,曾在太平军中担任要职。但在咸丰六年,他率部投靠了清军。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对付昔日战友时格外严厉。

当年在桐城,程学启曾是当地颇有声望的秀才。太平军攻入桐城时,他带着一批同乡投身太平军。在太平军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很快就被擢升为将领。

但随着战事的推进,太平军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咸丰六年,程学启看准时机,带着手下的桐城子弟兵投靠了清军。这支部队的特点是:几乎所有士兵都有过在太平军服役的经历。

投靠清军后,程学启刻意与过去划清界限。每次与太平军作战,他都表现得异常凶狠。在攻打宿松时,他下令将投降的太平军士兵全部处死。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清军将领中都显得格外突出。

在他的军营里,也禁止提起任何与太平军有关的往事。有一次,一个老兵喝醉了酒,提起当年在太平军的经历,第二天就被程学启下令杖毙。从此,无人敢在他面前提起这段历史。

苏州之战前,程学启的部队驻扎在城外。每天清晨,他都会站在营帐前,用望远镜观察城墙上的守军。那些守军中,说不定就有他昔日的战友。

当郜永宽等人派人来议降时,程学启第一个表示反对。他向李鸿章提出:"这些人当年在太平军中就是墙头草,如今投降也不可信。"

事实上,程学启手下的很多士兵都认识城内的太平军将士。有士兵偷偷告诉外国记者,他们在城墙上看到了不少故人。但在程学启的军令下,这些往日的情谊都必须被遗忘。

后来,程学启亲自主导了对降军的处置计划。他提出的理由很简单:太平军降将不可信任,必须斩草除根。这个建议得到了李鸿章的认可。

在"鸿门宴"后的大屠杀中,程学启的部队表现得最为积极。他们对昔日的战友毫不留情,仿佛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对清廷的忠诚。

这支由太平军降兵组成的队伍,最终成为了屠杀太平军降兵的急先锋。他们用刀剑割断了与过去的所有联系,用鲜血洗刷着自己的身份。这种极端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残酷。

四、英国记者眼中的屠杀惨状

双塔寺附近的那处院落,原本是苏州城内一处幽静的所在。可在那个血腥的冬日,这里成了一座死亡集中营。几位外国记者和医官站在寺院二层的阁楼上,亲眼目睹了这场惨剧的全过程。

那天一早,淮军就开始将降军押往这处院落。降军被分批带入院中,每批约莫数百人。起初,外国记者们以为这不过是例行的军事整编。但当第一声惨叫响起时,所有人都意识到情况不对。

这支太平军降兵刚刚放下武器不到三天。他们中有人还穿着太平军的制服,胸前的补子已经被撕掉了。淮军士兵毫不留情,用绳索将他们捆成一串,像赶牲口一样推进院子。

据英国记者记载,处决从清晨持续到傍晚,院子里的土地很快就被鲜血浸透。到了第二天,处决仍在继续。血水顺着院子的排水沟流入附近的小河,将河水染成了暗红色。

一位随军的外籍医官在日记中写道:"这些人被处决时连眼睛都没有被蒙上。他们排成长队,看着前面的人一个接一个倒下。有人高喊着'曾国藩答应过我们的',但无人理会。"

处决持续了将近二十天。每天清晨,城里的百姓都能看到河面上漂浮着新的尸体。淮军不得不雇用船工,日以继夜地打捞河中尸体,运往城外处理。但河水的腥臭味仍然弥漫在整个苏州城。

一位当时在场的英国工程师后来回忆说:"我看到一个老兵,他站在队伍中等待处决。他告诉押送的淮军,自己曾在南京保护过清军俘虏。但那个淮军士兵只是冷冷地说:'现在轮到你了。'"

尤为令人震惊的是处决的方式。为了节省子弹,大多数人都是被刀剑处决的。行刑时的惨叫声传遍了整个城区,以至于附近的居民都搬离了这片区域。

马加尼军医在给英国领事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用专业仪器测量过,院子里的土壤被血水浸透到了三英尺深。这种程度的杀戮,即便在经历过克里米亚战争的我看来,也是闻所未闻的。"

当记者们试图进入院子记录这一切时,被淮军士兵拦住了。但从高处望去,仍能看到院子里堆积如山的尸体。有目击者说,处决结束后,那些负责行刑的淮军士兵轮流去河边洗手,有人洗了很久,但似乎怎么也洗不干净。

这些外国记者的记录,成为了这场屠杀最真实的见证。他们的报道很快传到了上海的外国租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外国人开始质疑,他们支持的这场战争,到底是在镇压叛乱,还是在进行屠杀。

五、这场屠杀对历史的影响

在苏州屠杀事件后的第三天,戈登便收拾行装离开了淮军营地。这位英国军官临走时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直接呈交给了李鸿章。信中写道:"我不能继续为这样一支军队效力。"

戈登的离去在洋枪队中引起了连锁反应。许多外籍军官纷纷提出辞职,使得淮军一度陷入用人荒。这支曾经战功赫赫的洋枪队,在苏州事件后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更大的影响是来自国际社会的谴责。上海《字林西报》率先发表了一篇报道,详细描述了苏州城内的屠杀场景。这篇报道很快被转载到了欧洲各大报纸,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专门为此事约见了恭亲王奕,提出严正交涉。他指出:"这种行为有违国际惯例,将严重损害清政府的国际形象。"随后,法国、美国等国的外交官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立场。

在清廷内部,这场屠杀也引发了争议。曾国藩收到消息后,立即致信李鸿章,提出了含蓄的批评。他在信中说:"剿匪固然重要,但更应注意招抚之策。"这封信的措辞虽然委婉,但态度却很明确。

李鸿章的声誉因此受到了巨大打击。虽然他后来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解释说这是"军事需要",但这个污点始终难以洗清。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每当有人提起李鸿章,苏州杀降的阴影总会被重提。

这场屠杀还直接影响了太平天国其他地区的战事。安庆、南京等地的太平军将领在得知苏州的遭遇后,纷纷发誓要死战到底。原本有意投降的部队也改变了主意,使得清军在后续战事中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1864年初,李鸿章不得不改变策略。在进攻常州时,他特意下令严禁滥杀,并且主动释放了一批太平军俘虏。这种转变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苏州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民间,这场屠杀被编入了许多民谣和歌谣中。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苏州城歌》中写道:"城头悬首二十日,河水赤染三十天。"这些民谣在江南一带流传甚广,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血泪见证。

直到1866年李鸿章出任两江总督时,苏州杀降的阴影仍在。当他的座船经过苏州时,岸边聚集的百姓中传出阵阵议论。有老人说,每到深夜,双塔寺附近仍能听到哭声。

这场发生在苏州城的大屠杀,成为了太平天国战争末期最黑暗的一页。它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朝与列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沉重的记忆之一。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