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反映,一个专项行动考评细则70多页,需要多少应对?

沈佳慧慧 2023-08-21 11:24:04

基层干部反映,一个专项行动考评细则70多页,需要多少应对?

碧翰烽/文

近日,一位基层干部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说,今年以来,某市围绕落实省委部署,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其中就包括多达70多页的考评细则。“每个月,为了应对繁重的考评任务,基层需要准备大量表格、台账、资料、报告等,在研究考评规则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原本应该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间和精力,却花在了应对繁重的考评任务上。”

考核本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是为了督促推动工作任务落实,是为了正确科学评价干部,是为了挖掘典型经验予以推广,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补齐短板弱项。

可是,当考核考评成为基层的一种负担,甚至演化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失去科学管理的功能,更会破坏治理的生态,让工作落不了实。

1:佐证

70多页考评细则,需要多少佐证?

一个小小的专项行动,就包含了70多页的考评细则,着实令人瞠目结舌。本来,当下的专项行动就比较繁多,一个专项行动就有如此之厚重的细则,其它的专项行动呢?还有那些常规的考核项目,又有多少厚重的细则?不敢想象。

细想一下,仅就这70多页的考评细则,需要有多少佐证?一是台账资料佐证,这是基本的要求,一条小小的项目指标,就需要若干文件、资料、图片或视频等予以佐证;二是属地和部门单位佐证,像这种专项行动,必然涉及到各个地方和多个部门单位参与,都需要有佐证;三是人财物佐证,有些指标可能会提出人员、物力、经费、现场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四是领导佐证,不仅需要领导开会布置、督导检查,还要能够熟记各种情况,随时接受座谈。

2:精简

精简考评项目,究竟有多大难度?

曾经有位从事绩效考核的同志说道,现在的考核项目是越来越多,细则是越来越复杂,为此他也感到头疼,觉得形式过多、基层负担过重,虽然自己想尽力而为、力求简单化。

可是,面对诸多部门利益,实在是有心无力。谁都说自己的工作特殊重要?有的只想把难搞的工作以考核名义甩锅给基层。

如果想要给基层减负,一个最关键的内容在于大幅精简考评项目。一是突出重点项目,至少占整个考核项目的80%以上;二是压减非重点项目,尤其是部门单位的职能没有延伸到乡镇街道的,考核一律不能延伸到乡镇街道;三是考评指标能做到客观化、可量化,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列进来。

3:实地

取消一般性实地检查,取消多头实地检查!

在这个方面,原来很多地方都有过探索创新。一是取消实地检查。也就是说,凡是考核项目,不得到基层实地去进行检查,主要依靠平时掌握的情况来进行。如果非要实地检查,也只能是采取暗访形式进行,尤其不得到了基层实地,还要坐在办公室或宾馆里听汇报、看台账资料。

二是取消多头检查。比如各个考核指标牵头负责的单位,应该不能单独下基层进行专门检查。如果确要进行检查的,可以由绩效考核部门统一组织,年底进行一次集中检查。这样在次数上予以严格控制,一年最多一次。

4:台账

取消台账资料!

考评检查为什么非要看台账资料呢?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一是检查台账资料比较轻松,不需要到现场,不需要访群众,多轻松啊。二是检查台账资料容易查出问题,大问题、小问题,只要在材料上细究,总能究出问题,好交差啊。三是有些指标设置本就不够科学,就是要求做台账资料。

我以为,考核检查不是不要看台账资料,而应该把看台账资料作为一种补充、一种例外。也就是说,光有台账资料,并不能说明佐证什么,关键还是要看结果、看现场、看数据、看民意。

有了结果、现场、数据和民意,可以不用台账资料来佐证,但是仅仅有台账资料,却不能视为已完成指标任务。

5:服务

落实工作不是只有考核一条路,还有服务。

这句话应该是对相关职能部门所说。对于工作在基层落实,不能只是督查检查考核一条路。而应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来。

比如在人财物保障方面,就要考虑多下沉资源给基层,确保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比如在激励机制层面,就要既有精神激励,又要给予物质激励。再比如在体制机制层面,应该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尽力为基层想办法、出主意,尽力为基层扫除障碍。还有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应该要多下基层实地了解,主动进行挖掘总结推广。

0 阅读:2